孟洪祥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实例 趣味视频
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他们对其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如何才能学好这门科目完全没有头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按部就班地按照课程进度讲解书本知识,会使得学生从课程刚开始就对物理学科产生厌烦心理。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但需要学生识记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且需要他们完全理解这些内容,并且能够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因此,一旦学生在学习这一学科的过程中产生消极心理,不仅使得他们难以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进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升,还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应采用哪些手段去有效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呢?
物理来源于生活,初中阶段的大部分的规律和结论都是由科学家们从大量的生活经验和严谨的实验验证中总结得出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课程知识多应用一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首先,使用生活当中的实例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紧张的课堂氛围;其次,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能够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最后,能够增加学生对生活当中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这部分内容时,我给学生们列举了几个在生活中常见的和大气压相关的实例:“在家中厨房的光滑墙砖上大多都固定有塑料吸盘,用来悬挂勺子、铲子一类的做饭工具,它们都有一定的重力,但吸盘却能够牢牢地固定在墙上,不会掉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还有为什么茶壶的盖子上都要有一个小孔?它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思考,有人回答:“吸盘能够牢固地吸在墙上是因为盘面和墙面间有很少量的空气,而它所产生的压强要远远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还有人回答:“盖子上的小孔主要是起疏通空气的作用,如果茶壶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那么在往外倒水时,一旦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不能顺利流出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地引入一些微型演示实验,去展示一些物理规律和现象,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加深他们的印象,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未知现象的探究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好感,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部分知识时,我带领学生们做了“小孔成像”的小实验,他们在课前都已经准备好了无盖圆筒(大多人准备的是八宝粥空罐)、透明塑料袋和一小截蜡烛;在课上,我们一起用小刀在圆筒的底部钻了小孔,然后将塑料袋罩在圆筒的另一头,并且用橡皮筋固定好;实验的简单装置制作完成后,我又让学生们将小孔对准燃烧的蜡烛,观察其在塑料膜上呈现的像,最后他们都成功地看到了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相对于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更易于接受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其中还有部分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绘制出了小孔成像实验的光线传播原理图。把光线这一模型,通过实验达到了由抽象到形象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利用多媒体设备适当地播放一些短小的视频,特别是一些不容易做的实验的过程,不但能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下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
在讲授“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学生们的疲劳状态,我给他们播放了液氮遇到水进行强烈物态变化的视频。我问学生们:“你们能够想象出液氮遇到水会有什么现象吗?”学生都摇摇头,接下来我就给他们播放了短视频:一位男士提着一大桶的水站在椅子上,他的正下方放置着盛有液氮的方形容器,当他将整桶水倾倒入下面的容器时,在水和液氮接触的一刹那,迅速升腾起一股白烟将男子完全淹没。学生们在看到白烟时,都发出“哇!”的惊叹声,并询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我答:“液氮的沸点是-183℃,而水的凝固点是0℃,因此把-183℃以下低温的液态氮放入0℃以上的相对高温的水中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學生答:“液氮会瞬间汽化。”经过这样的兴趣激发过程,不但使学生认识到了物理的神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从中知道了液氮沸点的相关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物理视野,增加了其对“物态变化”这一章节内容的印象。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任务导向,将抽象、乏味的物理知识同生活实际、实验教学以及新型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促使他们以积极、主动地心态去学习物理学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1]纪媛.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孙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