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丽 单颖 陈俊飞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四川省多所不同类型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情况,以期为高校、社会、政府在扶持大学生创业、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大学生群体是否有创业意愿及创业经历将其分为ABC三个群体,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辅助理论研究、个别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有创业经历者(群体A)占14.16%,没有创业经历但有创业意愿者(群体B)占48.53%,没有创业经历且目前无创业意愿者(群体C)占37.31%。创业阻碍因素分为大学生自身、高校及政府三方面因素。结论 当前四川省在校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但普遍缺乏规划,实际创业的人数较少。大学生自主创业阻碍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大学生自身)与间接因素(高校和政府)。缺乏创业资本(人脉、资金、专业知识)是本次所有调查对象都最突出的直接阻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认识 创业意愿 阻碍因素 网络调查
(一)对象。为四川省内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了减小高校类型对本课题结果的影响,调查选定了不同类型的高校。
(二)方法。以网络问卷调查形式为主,并且当面或通过电话访谈在校大学生,获得问卷以外的讯息。从在校大学生是否有创业意愿或创业经历出发,将在校大学生分为三个群体,群体A: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群体B:没有创业经历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群体C:没有创业经历且目前暂无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一般情况回收网络问卷1426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当面或通过电话访谈20位在校大学生。在1426份问卷中,男生488例,女生938例。
(二)创业基本情况有创业经历者(群体A)占14.2%,没有创业经历但有创业意愿者(群体B)占48.5%,没有创业经历且目前暂无创业意愿者(群体C)占37.3%。群体A中41.6%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的项目处于刚起步的状态,仅次于这部分人群的是表示已放弃的群体,占26.7%。大学生对创业的激情较高,在未创业的大学生中有56.5%的大学生表示有创业意愿,但问到其是否有创业规划时,有45.4%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规划,52.0%的大学生仅有初步的规划。
(三)大学生创业阻碍因素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较为保守,73.9%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店铺、公司或者企业。大学生普遍担心自己社会经验不足,准备还不充分,集中认为创业的最佳时期是工作几年之后。在问到“创业需要什么”时,大学生对创业所需的客观条件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的,认识到影响因素依次是团队组建不理想,缺乏好的项目,个人能力不足。对于国家已经颁布的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法规,大学生了解程度不高,52.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愿意主动关注,知道一点”。还有77.7%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创业培训。对于学校开展的创业类培训参与性不强。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阻碍见表1。
(一)大学生创业激情高,但普遍缺乏规划我省大学生对创业的激情较高,很多同学都有创业意愿,但普遍缺乏创业规划,需要高校适时加以引导。
(二)不同群体创业的直接影响因素缺乏创业资本(人脉、资金、专业知识),一直是大学生群体中最突出的问题。但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又有各自的特点:群体A反映合作伙伴不理想,创业环境差,难以坚持。群体B是人数最多的群体,这部分人创业阻碍因素分布较分散,他们规划的冲突,害怕风险,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没有理想合作伙伴等,可以看出他们的顾虑较多,对于这部分对创业持观望态度的大学生,如果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及培养,可以很大程度地推动大学生创业;群体C突出的问题是存在与其他规划的冲突、不喜欢创业,可能与他们对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包括高校和政府两个方面。高校虽大力宣扬创新创业,但未将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列入系统的教育和考评范围,缺乏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部门,未形成一个长效的教育体系是根本原因所在。政府对推动整个大学生群体创业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包括政策发展不成熟、政策点太分散、政策推行的监督力度有所欠缺、接收反馈不足、创业相关审批步骤太繁杂、政府對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
(四)大学生创业阻碍因素的对策分为大学生自我、高校、政府三方面。大学生加强自身创业意识,包括培养创业思维和增强创业能力。高校健全创业教育长效体系,具体可有建设创业能力培养教研室、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政府优化创业环境,可从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优化政府服务角色、注重解决创业资金问题等方面入手。
[1]石丹淅.高校在校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大学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6,(07).
[2]高健海,郭安娜,桂燚,张正洁.大学生创业阻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3,(08).
[3]汪秀,雷宇.重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励与阻碍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11).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