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

2018-04-21 04:53周嘉鸿
祖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的精英群体,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可以说,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既影响自我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党的事业的进一步壮大。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面临价值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广东省高校应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党教育,从而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党建研究 入党积极性

入党动机指的是一个人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内在缘故,它也是推动个人加入党组织的精神力量。广东省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部分,其入党动机不仅直接关系到广东省党员队伍的整体发展,更关乎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调查广东省高校学生的入党动机,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推动广东省高校党组织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通过下发调查问卷(抽样调查1000份问卷,回收975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总体来看,广东省高校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积极的,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实用性与功利性。

(一)大学生总体入党意愿

调查数据显示,在广东省高校学生中,77.1%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入党意愿。其中,442名学生表示“入党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560名学生表示“入党能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想”,这也说明总体上广东省高校学生学生对于入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并不单纯,57.43%的大学生表示“入党能够为就业增加资本”,认为“入党能够为评奖评优加分,同时会增加德育分”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0.2%,认为“入党是为了给家人争光,不辜负长辈期望”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7.1%,认为“入党可以为个人政治价值镀金”的大学生占13.8%。上述调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广东省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在主流上还是较为积极的,但当中也出现了功利主义现象,部分学生将入党作为个人发展的垫脚石,而并非信仰共产主义,缺乏正确的政治态度。

(二)各年级学生入党意愿对比

从总体数据来看,77.1%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入党意愿,其中55.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想加入党组织,这也说明广东省高校学生的入党意愿还是很强烈的。从各年级的数据分布来看,在参与调查的625名大一、大二的学生中,534名学生“有入党打算”或“非常想入党”,但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中“非常想入党”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一二年级大学生初入大学,多数人试图建立一个新的自我,而加入党组织对于他们来说则是自身足够优秀的证明,因而他们对于入党有着强烈的主观意愿。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都在忙于毕业、实习、找工作的过程中,无暇花费太多时间在党组织的培训上,再加上自身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等因素,其入党意愿反而不如低年级学生那么强烈。

(三)各年级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价值比较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入党动机的个别选项上具有明显差异,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关注于入党能“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个人理想”。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选择了“入党能够为就业增加资本”。在其他选项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选择基本都趋同一致。

二、原因分析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广东省高校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功利性与现实性的特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当中既包括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也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学作为开放性区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现实主义等价值观不免会在其中滋生和蔓延,这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群体,导致很多学生把市场经济的消极现象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些思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更加现实的是,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优先选择学生党员,形成了党员学生就业相对于非党员学生较容易的局面,造成部分大学生把入党作为成功就业的前提。

(二)学校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各高校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的专职化和制度化建设。在很多学校,学生辅导员充当了“万能手”,既要负责学生学业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如此繁重的工作使得学生辅导员无法平衡好工作重心,使得学生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面临尴尬的局面。此外,学校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时重视学生的前期考察,忽视对于学生入党后的考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广东省高校每年面临党员的量化指标考核,因此出现了重视党员数量,放松党员质量的情况。多重因素集合在一起,使得高校党员培养工作出现了漏洞,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和入党动机。

(三)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入党动机有重要的影响。部分家庭在教育上忽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家长在生活中过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状态,当孩子在大学准备入党时,家长只关心孩子能不能入党,而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想法,部分家庭甚至不征求孩子的意见,采用强迫的方法迫使孩子入党。同时,用人单位“党员优先”的做法也使得家长认为入党可以增加就业砝码。上述种种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一方面让一些大学生产生反感的心里,拒绝家长的安排,对入党持消极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听从家长安排加入党组织,但也仅仅是把入党当做完成一项任务,而并非真正的认识到入党的价值。

三、端正广东省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策略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的精英群体,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可以说,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既影响自我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党的事业的进一步壮大。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面临价值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广东省高校应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党教育,从而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整体工作中重要性。

对于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来说,必须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所面临的思想问题,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予以引导。一方面,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一步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二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三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大学学习生活,将大学生关心的就业升学等问题与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从追求自我价值向追求社会价值的转变,重新塑造信仰与价值追求,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

(二)发挥家庭、学校于社会的联合教育工作

大部分大学生并未树立起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与价值观,很容易被繁杂的社会现象所蒙蔽,因而缺乏政治敏銳性与鉴别能力。而大学生成长基本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环境中,如果把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入党动机的形成。

具体来说,在家庭层面,家长从小就要引导子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摒弃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学校层面,在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培养人才,既要重视党员数量,同时也要紧抓党员质量,更要紧抓学生党员的后续培养工作;社会层面,积极弘扬正能量,抵制消极影响,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上述三方目前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三)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活动中注意总结典型,及时起示范推动作用”。高校党委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优秀典型,从而树立学生的榜样,通过榜样力量的引领,提高大学生完善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助推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党员及其先进事迹,宣传部借助新媒体等手段进行宣传推广,并通过组织党员先锋学习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与学习,利用他们的模范先进事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并认识自身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参考文献:

[1]唐倩云,等.“95后”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分析—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

[2]郭秀兰,黄建华.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3]左树强.大学生入党动机及其教育引导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4]吴宜锴.浅析如何端正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J].大学教育,2017,(03).

[5]冯泽龙.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与思考[J].新丝路(下旬),2016,(09).

(作者简介:周嘉鸿,本科,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及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微信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影响高校大学生信仰多元化现象的原因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