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
【摘要】建立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居民共治自治、市场补充提供专业服务构成的三层服务结构,是我国城市治理的现实需要,可以明显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城市管理效率。其中,居民共治自治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精准地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建立起高效的城市管理分工体系,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管理 精细化管 理居民共治自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城市政府需要建构扎根社区的城市服务网络,才能保证为城市居民提供有效服务,并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在当前的社区治理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国家性与社会性并存的状况,存在着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政府化、居民的被组织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行政化等问题。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改善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机制,应以服务为抓手,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目标,对社区治理进行改革,用好居民共治自治这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绣花针”,让城市管理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对准居民需求。具体而言,可以分居民融合和居民共治自治两步来走。
政府应当把握“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有利时机,搞好硬件建设,为“居民融合”这一软件的修复服好务。在过去以厂办社区、职工大院、军属大院为主的社区结构下,熟人社会发挥了良好的融合作用,邻里相处融洽,有问题找组织,居民习惯了被动服务的模式。现在的社区是老人新人一起住,陌生人社会效应凸显,邻里不相往来,而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又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城市管理模式应对这些细节问题就像“牛刀绣花”,投入大、效率低、满意度差。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在居民自身,社区居民必须变被动为主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就需要政府先为居民融合创造有利的硬件条件、活动场所、适当的渠道和激励措施。
第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将网格化管理向網格化服务推进。将与保证城市健康运行关联最为密切的社会公共服务规划、城市管理规划和公共租赁住房规划“三规合一”,建立住建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为联合负责单位的社区公共服务优化领导办公室。以边界相邻、社会经济环境类似的多个街道或网格为单位,对城镇生活配套进行标准化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每个规划区内居民的基本生活品质稳步提升,确保居民在规划区内步行或乘公交可以实现10-15分钟半径内基本生活服务的自给自足。应根据老旧居民区特别是物业管理匮乏的居民区在规划区内的比例,在财政上给予倾斜,建立转移支付机制。
第二,明确街道办的社区大物业职能,匹配对应市场机制、财政机制和绩效监管。政府应开展老旧小区物业问题的摸底排查工作。推动私营部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多家专门从事街道范围内社区管理服务的物业管理代理公司,根据其公益性质给予适度的财政补贴。建立街道办的公开招标机制,明确老旧居民区居多的街道必须聘请物业管理代理公司的要求。以保基本为前提,区别化考核各街道办的物业管理工作,考核内容包括绿化养护、环卫保洁、交通疏导、设施巡查安全防范、重要设施维修、水管疏通、居民电气设备和卫浴维修等。
第三,加强大型居民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提升居民文娱生活质量和邻里联系。除建设开放的休闲设施之外,保证每个社区有一个集中的大型居民活动场所,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街道办直接负责运营,政府承担全部建设和管理费用。动员辖区内外有特长的居民提供音乐、美术、气功等各种课程辅导,配备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以及非遗技艺馆、风貌馆等休闲场所。保证社区居民在重大节庆日都有一个稳定的活动场所,增强邻里认同。改变老旧居民活动中心无人问津、无人参与的现状,改变熟人社会变陌生人社会后邻里没有交流渠道的现状,建设人人乐于参与、人人乐于贡献的居民活动中心。
从发达国家城市治理的经验来看,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居民共治自治和市场补充提供专业服务构成的三层服务结构,对于满足街道、社区层面居民的基本需求是高效的:一是可以有效地提升居民满意度、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二是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角色应当有一个逐渐淡化退出的过程,不能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监督始终一肩挑。从世界经验来看,当某一项城市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相对清晰、问题相对缓解之后,政府就可以把建设、管理、服务、监督的部分职能转交给市场和居民,自己抽出力量干其他的工作,通过用好居民共治自治这根“绣花针”,可以将政府、市场、居民有效地串联起来,在城市管理上更好地配置资源、合理分工。
第一,构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支部的基层融合机制,增加居民对党的执政认同,增加下情上达的渠道。可在街道办和社区设立居民融合工作办公室,办公室采取主席委员会负责制,各个社区的市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支部负责人为主席团成员,街道办配备2-3名常设工作人员。鼓励办公室成员每周走访居民、参加居委会活动,增进与居民的感情交流;鼓励办公室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专业资源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收集长期或重大问题,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和党支部会议的方式集中上报。为集中力量,居民融合办公室建立后,应当撤并职能类似的机制和机构。
第二,强化社区志愿者鼓励和培训政策,加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愿和能力。建立社区志愿者评级制度,社区义工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均可参加考评,每两到三年考评一次,考评工作由居民融合办公室、社区和街道办具体负责,城市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联合审核。对志愿者领袖及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发放带有奖励标记的超市购物卡,邀请参加国庆集会等。鼓励政府部门出台志愿者领袖奖励政策,比如优先选购共有产权住房、优先签订公共租赁住房合约、小区停车优惠、幼儿园优先登记、颁发公共服务奖章等。与高校合办公益性的社区志愿者基础培训机构,提升社区承接社会服务的能力,培训内容可以涉及工作纪律、法律法规、工作技能等;鼓励优秀的公益组织、医院、文化团体提供专门的技能培训,为希望提升个人技能的志愿者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第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培育专业的社区服务机构,准确挖掘居民需求、补充满足居民的专业性需求。针对社区服务日益专业化、居民需求日益个性化的特点,政府应当定期通过调研的方式准确把握居民需求的最新特点,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和支持一批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弥补居民自治以及政府公共机构服务能力的不足,涵盖需要更多专业技能的服务,如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社区关怀、社区教育、学生托管、老年人日间照料、邻里互助服务制度设计等。
在实际案例方面,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平房区治理水平,全面推行平房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以公共区域及其附属设施为切入点,在平房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包括环卫保洁、绿化养护、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安全防范、设施巡查,同时兼顾街道特色化需求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①徐林:《花园城市的“管”与“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责编/杨鹏峰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