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

2018-04-20 09:58杨培灵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贫困县

杨培灵

[摘 要]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的发展过程。目前关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教师教育方面,但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不等同于教师教育,教师不仅是一个成人学习者,更是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此外,目前的研究鲜少关注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只多是描述语文、英语等主流学科,对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很少。

[关键词] 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一、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念落后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主要是教师在对基础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全面的教育观理论、学生观理论和课程观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推动因素就是专业理念,专业理念同时也是教师素质结构最核心的要素。

虽然,当今社会信息的发展速度快之又快,但在贫困的县城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获取新知识的速度较发达地区尚有欠缺,教学仍是绝大多数地理教师的中心,教学成绩排名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对学生的关心较少,与学生或者家长交流也很少。

地理教师平常的生活状态是课前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命题,监考,改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配备的参考书,此外就是上网查资料,获取知识的行为单调而且封闭。终身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缺乏。对学生除学习以外的行为、情感、交往等缺乏指导能力。专业理念发展较为落后。

(二)专业知识匮乏

地理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较少。贫困县城地区地理专业教师非常缺乏,笔者曾在河南省某贫困县高中待过两年,学校地理教师或者是跟地理相近学科毕业的教师,比如旅游管理等专业;或者是专科毕业的学生;或者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比如语文,历史等。总之,这些地理教师缺乏完整的地理知识专业体系。

科研能力不足。科研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这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的共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科研能力。但是,在贫困县的高中地理教师队伍中,很少有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的。做科研的也都作为一项任务敷衍了事,没有教师是根据学情认真研究的。

高级职称地理教师较少。虽然现在职称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但高中高级职称名额依然较少,晋升高级职称难度依然较大,尤其对于贫困县的高中地理教师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城市地区的名额相对较多,主科教师的晋升机会比副科更大。总体来看,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师资队伍是以中、初级职称为主,专业带头人缺乏,地理教学处于比较放任的状态。

(三)专业发展环境紧张

首先,中国的高考制度。尽管国家在大力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的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目前高考成绩依然是选拔人才、衡量人才质量的唯一标准,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依然十分看重考试成绩。每年高考之后,各级教育行政和主管部门,都会将各学校的高考成绩印制成表格,以各个分数段的学生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这无疑就是在用“高考指挥棒”要求着高中的地理教师们,以此来鞭策他们为了学校的名次、荣誉,为了学生的成绩而拼命。

其次,新的工作聘任制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过去的平均制已被打破,竞争机制被学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引入到了教育管理中,实行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如:不合格教师将会待聘、下岗等,并且实施教师评定制、按绩取酬、末位淘汰制等制度。

学校发展环境非常紧张,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为了工作聘任而花费大量时间,提升专业能力发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专业情感欠缺

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境界就是指专业情感的健全,它代表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厚情感,是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持续追求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贫困的县城地区,学生大都是从农村而来。由于城乡教育環境的差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见识水平较城市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地理教师刚从大学毕业,怀揣着崇高的理想,想在教育领域创造一番成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尤其是经过几次考试后,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跟自己预想的差距较大。教师就自己对自己产生质疑,是自己教学有问题,教学水平不高,还是学生存在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致使产生懊恼的情绪。职业倦怠和隐性流失现象严重。有部分年轻的地理教师把教师工作当作副业,自己另外寻找一条赚钱的门路,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无暇顾及。

二、阻碍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自身职业规划不完善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安全、归属、尊重的需要”之后,就是实现追求自身价值。这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也是教师们追求的最高层次,许多教师的自我期望包括:崇高人生目标的追求、先进教学理念的实现、个人教学理想的完成、自身职业生涯的完善。这些期望本无可厚非,但是因为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况使得很多教师根本无法把这些期望与他们正在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更多的教师把教学仅仅看成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他们没有办法统一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与谋求自身发展这两个方面,导致他们课堂教学不能得心应手、对课程教材改革不能很快适应、师生关系不甚协调、职务地位升迁不是很顺利等等,继而教师们的心理担忧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便产生了,无法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究其原因,还是自我规划意识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阶段不甚了解。

(二)继续教育缺失

首先,贫困县城地区人们的教育理念稍显落后,对继续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学校及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认为教师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排名靠前,学校高考一本率和二本率拔尖,就足以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成绩排名靠前,学校口碑好,学校的招生就不存在问题。而继续教育跟成绩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因此关注度不够。

其次,继续教育形式单一。若实施教师进修培训,采取的形式主要是集中讲座,时间大概一至两天。可能大部分教师将此作为一种放松和与同事交流的机会,并未真正投入进去学习,培训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再次,继续教育经费缺乏。由于主管部门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若想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大都需要自己支付培训费用。然而我国中学教师的经济待遇在整个社会职业体系中仍然还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上。尤其是地理教师作为副科,待遇更差。而持续增长的房价和生活开支,让地理教师想自费去培训的想法无疾而终。

(三)地理学科地位不高

高考一直未停止过改革,但无论如何改革,地理在师生们的心目中,永远是处于副科的地位,较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地位比较低下。课程安排的规则一般是语文、数学、外语每天两节,地理一周才两节,而且是安排在“非黄金时间”,教师和学生状态不佳的时刻。学科地位的低下,导致地理教师的地位也不高。比如,职称评审时,优先考虑班主任和主科任教老师;评优评先时,依然不会优先考虑地理教师。这种地位的落差致使地理教师心理落差也较大,教学热情被一点点磨灭,教师自我专业能力发展的动力缺乏。教学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上课只是应付。由此,教学水平并不能显著提高,专业能力发展更是无稽之谈。

三、促进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对策

(一)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对贫困县地理教师的聘用制定相应标准

首先,贫困县教育行政部门在聘用地理教师时,应考虑贫困县这一地域环境的实际,考虑地理学科的特点,考虑学校学科教学的发展。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应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阔的知识面。此外,学历也应该是一个考虑的重要指标。虽然学历并不一定代表着能力,但学历程度是教师受正规教育程度的标尺。学历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

其次, 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教学经验。只有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才能把课程讲解得深入,教学方法才会灵活,教学手段才会先进。能够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次,注重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要想提高贫困县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教师在把教学工作做好的前提下,还必须把科研工作放在首位,让现有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因此,学校在制定奖励政策时,应把地理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参与不同级别的课题数,编写教材或专著等科研成果,进行量化,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二)拓宽培训形式,加强对贫困县地理教师的培训力度

首先,要对地理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新教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在职地理教师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积极创建平台、拓宽渠道,通过访学、培训进修、挂职锻炼、社会实践、校本研修等方式加强地理教师在职培训。

其次,优化培训形式,注重培训实效。在培训过程中要协调好几对关系:一是培训主题与个性需求的关系;二是协调专家指导与自主研修的关系。培训形式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研讨、个性化整改相结合的方式。在实地考察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落实检查”四个阶段,进行集中培训、自主研修和为期一段时间的效果跟踪。

(三)探索教学改革,提升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

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全民教育、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等。在贫困的县城地区,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和城乡教育环境的差异,高中地理教师获取新信息技术的手段相对落后,获取新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因此,应逐步建立和完善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注重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将他们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的考核结果与地理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挂钩。克服困难,采取城乡帮扶等手段和方法帮助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学会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更新他们的教学观念,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提升他们专业能力发展水平。

(四)完善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考核制度,注重精神激励

首先,完善对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考核制度。贫困县高级中学应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促进学校发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对高中地理教师的考核量表,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考核程序进一步规范。考核的内容重点是教师的备课情况、授课质量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家长的满意度、教师科研状况等。

其次,注重对贫困县高中地理教师的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时的,而精神激励所起到的作用是一世的。因此,贫困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不能忽视对地理教师精神激励的重要性。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除了受本人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看地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否被调动和激发。因此,应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激励机制,激发地理教师的工作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機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董国娟,刘玲.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

[3]姚远峰.试析成人高等教育的“普教化”[J].中国成人教育,1998,(10).

[4]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张筱平.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孙玮.重点高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7]刘剑虹.师资培训新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蓝光喜

猜你喜欢
贫困县
山西329万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山西省向10个深度贫困县选派科技特派员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山区贫困县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对策——以巴东县为例
为何争当贫困县
海南:“智力扶贫”破贫困县人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