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松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多、价值高、实物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属资产密集型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完整且高效运转,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是电信运营商资产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依托于移动终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代表了一种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现有电信企业运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相对传统手工方式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但只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优化流程配置,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发挥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才能使资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管理的潜力,合理配置生产能力,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资产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移动终端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年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二)依托于移动终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定义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以企业固定资产为管理对象,以资产台帐为基础,通过对固定资产运转生命周期和经济生命周期进行动态、可视化管理,为企业搭建起规范化、体系化、协同化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1]。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移动终端将是聚合和承载应用的平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化是趋势。所以,依托于移动终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指以移动终端为平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2]。
(三)使用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1.资产管理系统是企业内控管理的必要工具。资产密集型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大、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资产管理系统赋予每一个实物资产唯一的编码,记录每个资产的使用人、责任人、地点信息,设置多级管理人员权限,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设定资产新增、调拨、维护、报废审批流程,為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提供了系统保障。
2.资产管理系统从源头保障了财务信息的正确性。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流程,依据业务部门的采购及建设订单信息,组成资产价值、数量等信息,从源头保证了新增固定资产整体成本的完整性。
3.资产管理系统为分析资产结构、投资效益提供数据依据。固定资产条码信息化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可实时地掌握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情况。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可方便地了解到固定资产的结构、分布。
(四)使用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的意义
1.加强实物管理,确保固定资产完整,促进固定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
2.正确核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为单位资产评估、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集中管理,分析固定资产的分布、结构,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对闲置资产和使用效率较低的资产进行处置(如调配、变卖、出租等),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占据企业资产比例较大,但原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已不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办公管理的需求。同时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配套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从购置、新增、日常维护保养、闲置报废及对外转让处置各个阶段的流程要求不明确,管理制度及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缺乏固定资产管理配套实施细则,资产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
1.单位资产成本不准确
对于自建的设备资产,现场专业建设人员与后台账面转资操作人员分离,难以保证物料分摊情况与实际相符。如同2套相同的设备,只有其中一台有单独的扩展模块,现有模式是后台账面转资人员把该扩展模块平均分摊到2套设备,对于专业能力不够的人员来说,甚至分摊到该任务点的所有设备上。最终导致资产成本不准确,资产颗粒度与实际设备有偏差。
2.资产信息颗粒度不统一
面对复杂多样的专业设备及物料,很多物料名称接近,难以与资产目录准确对应,后台账面转资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物料的分类及归属,导致形成的资产与实物不一致。如监控设备,可能转资成1个摄像头、1台电脑、1台存储设备,也可以转资成一套监控设备。
3.资产数量信息不符
如房屋数量单位为平方米,但数量均为1,光缆单位为皮长公里,数量为1。原因为现场完工信息传递不准确、人员责任心不足等。
4.资产所属地点不符
现有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的地址由后台人员根据工程完工情况表信息建立。往往会出现地址精度不够、地址重复、甚至与实际地址不一致的情况。如地址只反映到一个村、一条街,同一地址叫法不同、甚至人为出错建立不符的地址。
5.缺乏专业分类管理细则
综合资产、市场经营资产、专业设备缺乏专业的管理细则,管理效率低,管理职责不清晰。
(二)流程设置及人员匹配脱节,存在内控风险
1.资产标签及粘帖有待规范
电信企业资产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如果标签粘贴难以辨认、难以查找,就会给资产的交接、调拨、盘点、报废工作带来困难,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带来内控风险。
(1)标签与资产不符。由于上文所述的资产颗粒度不一致原因,导致形成的资产标签与实际不符。
(2)标签打印粘贴不及时。资产标签的形成及发放在实物交接之后,影响交接的可靠性及准确性。额外的标签粘贴,增加人工、交通等成本,并且只能通过后期检查手段来监督。
(3)标签粘贴位置不统一。未规定资产标签粘贴位置,资产标签粘贴位置五花八门,如有粘贴在设备的后面,有粘贴在设备附近的墙上,有粘贴2个标签的。
2.资产责任不清晰,资产交接环节存在不足
(1)新增资产交接不规范。为了设备及时投入使用,现场实物交接时资产标签未形成,资产标签交接与实物交接分离,交接未包含资产卡片信息,后期发现出现资产信息不符时返工难度大。
(2)资产调拨反馈不及时。现有资产调拨采用现场扫描采集,再反馈电脑终端后提起工单模式,资产调拨不能在当场发起。事后的集中提交、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资产调拨不及时、甚至遗漏的情况。
3.资产规模大,资产盘点难以落到实处
固定资产实物种类繁多、装置地点分散,遍布各产权单位的不同生产作业区域,部分固定资产实物的标签模糊不清,重复等问题严重,盘点工作的难度大,盘点计划时间不足,盘点责任人过于集中,固定资产实物的盘点难以落到实处。
(三)现有资产管理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1.系统功能不全面
现有的资产管理系统需要通过电脑终端查询所辖资产信息,资产信息的查询、信息修改、标签打印、资产交接无法在现场完成,降低工作效率。
2.系统性能不符合实际需求
现有资产管理系统手机APP,属于电脑端的衍生程序。盘点工单的下发及提交均需通过电脑端的提交及确认,再从移动终端采集信息,操作环节繁杂、扫描成功率低、扫描时间长,初装出错率高,使用也经常出错,客观性降低了工作效率。
3.报废资产回收处置情况未关联
资产正式报废后,资产卡片注销,资产管理系统上信息终止,但后续还包括报废实物的回收、处置环节,只能通过回收部门的反馈来跟踪资产回收情况,而由于回收部门的专业限制,处置情况的及时性难以保证,闭环管理跟踪难度大。
(一)完善资产管理配套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制度化
1.完善新增资产配套制度,提高固定资产信息质量
健全新增资产配套制度,即结合本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及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新增固定资产建设具体实施細则[3]。
(1)在资产购置阶段,制定固定资产实物采购管理办法。规范固定资产实物订单信息的录入规范,保证固定资产基本信息的正确性。
(2)在资产的建设阶段,制定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工程设计、物资领用、信息反馈、转资流程,建立物料与资产对接目录,保证固定资产颗粒度及成本的准确性。通过移动终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查询、录入、拍照功能,可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采集物理领用、物料分配、完成程度信息,在源头确保了资产颗粒度、资产成本分摊、完成进度的准确性。
2.制定专业资产管理细则,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
根据固定资产用途及作用分专业进行管理,制定专业资产管理细则,发挥专业部门管理职责,同时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如综合部负责办公设备的发放、调配及报废更新、房屋产权登记等事项,制定《办公设备更新配置管理办法》、《产权登记及档案管理办法》;市场经营部负责营业渠道类固定资产的发放、调配、报废更新等事项,制定《外包经营场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网络部负责专业设备的投资计划、运营维护、报废更新等事项,制定《设备日常维护细则》。
3.加强人员培训,简化日常操作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资产信息形成、资产交接、资产盘点环节更多的是依赖前端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及责任心[4]。往往这些环节工作量负荷大,人员素质要求高,日益增多的设备与有限的运营维护人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要加强各专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要标准化、简单化日常操作流程。
(二)优化制度配置,匹配内控要求
1.整合优化资产标签使用制度,保障资产卡片与实物相符。
(1)优化资产标签新增流程。完工后立即转资并形成资产标签,在第一时间打印标签进行粘贴,确保资产标签与实物资产一致,在新增资产交接之前粘贴资产标签。
(2)规范资产标签粘帖要求。按照资产的权属、性质规定资产标签用纸的材料、大小及颜色。规范资产标签的粘贴位置要求,为资产的交接、盘点、日常维护管理提供良好基础。
(3)严格执行制定地址标签编码规则,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2.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程序
每一件固定资产(包括共用资产)均应指定管理责任人,并登记在固定资产卡片中。固定资产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的原则,由直接使用人或管理责任人维护和保管。新增资产交接给责任人,及资产调拨责任人变动时,须将固定资产盘点清楚并办理交接手续。交接即代表资产责任的变更。
3.根据资产规模制定盘点计划,让资产盘点要求落到实处
鉴于固定资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也可以建立循环盘点制度:固定资产专业管理部门每年年初制定固定资产的循环盘点计划,列明循环盘点的批次、时间和范围,分批、分部门盘点固定资产,确保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完成对所有固定资产的循环盘点。盘点结束后,盘点人和监盘人确认资产盘点清册及盘点结果。汇总盘盈、盘亏、闲置、毁损、待报废的固定资产,查明差异产生原因,落实责任。根据经公司管理层审批后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在资产管理系统录入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进行增加和核销固定资产卡片的处理。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发挥移动终端的优势
1.优化管理系统相关功能
同步移动终端系统与电脑终端的功能,发挥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势:
(1)通过移动终端优化新增资产的标签打印。通过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人员可以在完工时即打印资产标签,并粘贴在实物资产上。
(2)通过移动终端优化资产的交接。通过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工程建设部门或资产调出部门可以现场完成新增或存量资产的交接程序,确保资产责任得到落实。
(3)通过移动终端完成资产的查询及信息维护。通过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维护、使用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所辖资产信息,修改资产信息,补打资产标签,为资产保管、日常维护提供了信息保障。
(4)通过移动终端优化资产的调拨。通过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资产调出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起资产调出申请,资产调入部门可以在接收时完成调入确认,提高资产调拨及时性及准确性。
(5)通过移动终端完成资产的盘点。通过依托于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在现场核对、采集、维护资产信息,提高资产盘点的效率。
2.提升系统性能
提高资产扫描速度和成功率,简化依托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安装,集成到OA系统,设定系统的提醒功能,增加意见建议反馈功能,消除技术障碍。只有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系统才是成功的系统,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增加报废资产回收、处置关联功能
使报废资产的回收、处置跟踪可视化,设置报废资产回收处置时限提醒功能,及时跟踪报废资产情况,为固定资产闭环管理提供有力的系统支撑。
(一) RFID技术的应用
设备投入使用前加装电子标签,标签内写入资产的信息,通过射频技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资产标签进行扫描。如资产盘点时,移动终端进入一个房间即能扫描到该房间的所有标签,该功能大大提高了资产盘点的效率。。
(二) GPS技术的应用
设备加入GPS模块,可以实时定位跟踪设备的位置,运用后将大大提高资产位置采集效率,并能实时监控。
依托于移动终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对资产内控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只有建立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人員配置,建立真实准确的固定资产财务信息,达到“账、实、卡”相符,才能保障资产安全,从而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管理的潜力,合理配置生产能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林.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2015.10.
[2]曾侃.基于手持终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3]沈晨.Y公司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5.
[4]赵娟.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沈阳大学,2017.1.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