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茜婷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00)
妥乐村风光 邓强 摄
我们经常会听到地缘关系,对“树缘”关系的研究还很少,到底存不存在这样一种关系?笔者在对贵州传统村落的调研中,发现了在大量的传统村落中,某一种树木或树群在村民的生活中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村落的发展息息相关。树木本是生长在某一片土地之上,被土地上的人群改造,或伐或养,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倚重于村落,倚重于人类。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树群的生长,村落的生长,村民的生活也倚重于树群,某些村落的发展与树群形成了互不可缺的关系,有的村落中树成为了村民的信仰,有的村落树维系着村民之间的关系,有的村落中树决定了村落发展的方向。村落生活的普遍特征是血缘化、地缘化,树缘是在血缘、地缘的基础上,与村民、村落形成的一种新的关系,组建的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村民、村落与树群共同都在生长,他们之间并不是树群单方面支撑村落生长,而是共同生长、共同影响、共同支撑。
所谓地缘关系,辞海的解释是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有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等组合词语。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就是生活在一片地区上,由于近邻关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它能够建立、维持、修复、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树缘”关系类同于地缘关系,它的媒介是树或者树群,树群和村落共同生长,与乡土社会逐渐产生一种新的关系,逐渐与村民社会的生活形影不离,并形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在乡土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贵州省西部的一个村落-六盘水市石桥镇妥乐村就是“树缘”关系存在的典型村落,下文将对该村落进行分析,梳理出“树缘”与村落发展之间的关系。
妥乐村隶属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西南部,横亘于茶马古道途中滇黔锁阴的门户位置,拥有世界上分布最为集中的千年古银杏林、充满浓郁乡土风情的传统村寨和满载历史回音的古桥驿道,是一个与自然共生、拥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银杏村落。
妥乐村内部地形总体呈峡谷状,西高东低,建筑坐西朝东,顺山势布局。村寨沿妥河呈带状,妥河从村寨东侧由北向南缓缓流过。妥乐村又被称为“生长在树根上的村庄”。全村有古银杏树1450多株,千年树龄以上的银杏树有100多棵。妥乐村经济状况以农业为主,主要靠银杏发展果林特色产业,近几年依托银杏发展旅游业,村民收入稳步增加。
村内所有银杏树分布于住宅周边,邻近各家前后院.有的树木已生长进入村民家中,有的树根已深入到房屋地基下方,与村民的生活早已连为一体。妥乐村的传统格局是沿山坡等高线布局、地基层层升高的排屋建筑为中心。建筑群具有明显的生长痕迹,从对门山视觉,可以清晰看出建筑与地形等高线的呼应关系。排屋建筑的东侧设有院坝,院坝前后则分布较为密集的古银杏树,呈现“排屋层叠、树伴人家”的独特格局。村落内银杏树的布局和建筑布局相呼应,在建筑周边生长,或沿主要道路布局,村落的中心区域也是银杏树成长最为集中茂盛的区域。
妥乐村村域范围内古银杏树分布密集,树龄最大的树王有1500多年历史,位于村寨的中心位置。全村每棵银杏树都有其独特的外观向四周延展,以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妥乐村的祖先在族谱中规定:木不成株,枝叶何盛,毁树者罚跪,砍树者棒打。正是妥乐村祖辈们对古银杏树的保护和重视,妥乐村也逐渐形成了“人树相依”的树文化。村内银杏树围绕建筑生长,经过多年生长,树根已经伸入到建筑下方,与建筑的地基合为一体,所以,妥乐村又被称为“生长在树根上的村庄”。夏天,银杏树的枝叶为村民撑起一片阴凉地;秋天,银杏结果是最为丰收的季节,村民负责采摘自家门前的银杏果,银杏果具有抗衰老的功效,所以妥乐村村民的平均年龄普遍较高,可谓“种之以果,取之以果”。
妥乐村村域内树龄上千年的达一百多棵,据记载村落是随明朝朱元璋时期征南调北而迁至于此,距今约有600年历史。银杏树的生长比妥乐村的历史更悠久。在村民心中,有一个世代相传亘古不变的传统习俗,银杏树作为守护神是村民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时代保护。每户村民有责任保护好自家门前的银杏树,村落中年龄最大的银杏树是村中的保护神,每到节庆日,村民都会系红绳于此,以寄托哀思。妥乐村所在的盘县区域是煤矿较为丰富的地方,但该村村民却仍从事着传统的农耕,以保护古老银杏树形成的良好生态和发展银杏业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不允许开采,破坏地质,影响银杏树的生长。
随着社会逐步发展,以“树”为源头的新的社会结构在逐渐形成。在妥乐村,村域范围内每棵银杏树都分别安排了相应的人进行监管,由于村民不断增长,现在每棵树基本都有3-5个人进行监管,责任的划分通常在地缘的基础上,地缘相近有助于日常照看银杏树,除此以外,每年秋天银杏树的果实也有这些监管者拥有,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银杏树的有效直接保护,另一方面也增进了村民保护银杏树的积极性。例如有的银杏树根部生长茂盛,伸入地基,或者直接伸入房屋内部,由于银杏树的保护责任在自己,村民在新建房屋时也会小心翼翼的保护树木。此外,这也使得村民之间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每到逢年过节,共同照看一棵银杏树的村民还会一起吃饭庆祝,像亲人一样,日渐久之,通过银杏树这一新的纽带的新社会关系逐渐形成。
在传统乡土社会,人们是以血缘、地缘关系为轴心,以家族、宗族的形式聚居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城市新市民关系相比较,具有较强的紧密度,但是近几年这样的社会关系受新市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弱。像妥乐村,将人们时代相传的银杏树作为纽带,构件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是一种有效社会关系的构成,并且持之有效。由此投影到现代传统村落的保护,保护的关键是人,在寻找纽带的同时应该深刻挖掘村落价值,以及形成村落价值的源泉,通过外界的力量促使自身形成强有力的生长力量才是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的完成要感谢《妥乐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所有项目组成员)
[1]李汉宗,血缘、地缘、业缘:新市民的社会关系转型.深圳大学学报,2013(4);113-119.
[2]杨晓,血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2011(2);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