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2018-04-19 08:33王刚
考试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改素质

摘 要:在新时期下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主观意识发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有助于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新时期下,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应当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道德核心素养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浅要分析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阐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希冀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拓展延伸,加深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品德;教育;素质

一、 引言

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对学生的个人素质与道德思想产生直接性的影像作用,所以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完善,有效的实行教育进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二、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一) 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教师也并未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部分教育工作人员认为学习应当将精力放在语数英课程上,提高这三门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思想上的认知成不成熟都无关紧要。所以开设思想品德,课时较少,一般一周仅有一两节课,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也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二) 教师并未以身作则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与好奇心,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并未加强自身行为与言语的约束,可能会出现辱骂或者是体罚学生的情况。这严重缺失思想品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部分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不利于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导致思想品德教育质量逐渐下降。

(三) 教学方式滞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开设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也是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并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思想品德学习。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通过死记硬背来了解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对于现有的知识体系难以理解,根本难以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三、 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加深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

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改要求,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正确认识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全面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都能够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当今世界不仅需要综合性人才,也需要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培养不应当只停留在成绩上,应当重视学生的个人品格与思想品德意识培养。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提升品德修养,通过自己的谨言慎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进行模仿,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二) 加强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根据新课改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实践,通过开设课堂实践活动,来有效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教学模式创新,重视课堂实践,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提问“如果同学们捡到一百元钱会怎么处理?”有的同学会提出交给警察叔叔,也有的同学会说把他交给老师,或者是给需要被捐助的人们。对于学生不同的答案,教师应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正确引领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要过分局限学生的思維拓展,通过多元化的分析与探究,增强学生的思维完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教学

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课程丰富,加强生活化内容的体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启发学生正确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正义感。通过结合生活情境来启发学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场景时,可以采用正确的方式应对,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引入社会热点话题“老人倒了扶不扶?”让学生分析这一问题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进行分析,并对问题进行下一步延伸,看学生能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答案进行总结,并提炼出几点观点,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加强小学生人格的完善,保持助人为乐的态度,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四) 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改发展背景下,教师应当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知识的熏陶,通过互动式交流,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思想品德观点的认识,加强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帮助过他人,请同学们发表下各自的看法”的,一提出问题,学生便会热情高涨,众说纷纭,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在组内讨论下,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团结友爱以及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根据每个成员的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观点表述,教师根据学生观点进行分析,并将思想品德知识潜移默化的传输给学生,对有帮助他人行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调动其他学生的效仿热情,进而提升思想品德修养。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优化教学模式,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引导。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活动能够促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倡互动式的交流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俊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小学时代,2014(4):47.

[2] 杨林.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18):78.

[3] 陈智辉.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8-88.

[4] 李春平.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1):207.

作者简介:王刚,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潮洛窝乡孙家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新课改素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