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交出城乡建设高质量的“贾汪答卷”

2018-04-19 05:20曹志
群众 2018年7期
关键词:城乡生态

曹志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第一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州、亲临贾汪,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提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既是对贾汪转型发展实践的肯定,更是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备受鼓舞备感振奋。贾汪区作为江苏唯一资源枯竭城区和徐州唯一城乡统筹发展改革试验区,多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加速产城融合,打造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提供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建设全民共享的幸福家园,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创建了幸福宜居、近悦远来的创新绿色人文智慧城市。2017年,贾汪首次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位列第85位。

在生态修复再造中恢复绿水青山。贾汪区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百年煤炭开采留下13.23万亩采煤塌陷地,“一城煤灰半城土”“一把手电照两头”是旧时贾汪的真实写照,生态环境脏乱差成为制约贾汪发展的突出短板和主要矛盾。推进贾汪转型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补齐生态短板,生态转型成为了突破口和主抓手。采煤塌陷地治理变包袱为资源。贾汪采煤塌陷地占全市塌陷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我们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生态修复的突破口,先后实施了潘安湖、小南湖、商湖、月亮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累计实施采煤塌陷地项目82个、治理面积6.92万亩。对采煤塌陷最严重的潘安湖区域实施综合整治,打造成为徐州的生态明珠和城市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来贾汪视察时,现场视察了潘安湖采煤沉陷区治理情况,称赞“水很清嘛!”绿化造林为煤城披上绿装。贾汪有大小山头283座,岩石裸露率曾高达50%。我们持续“向荒山进军”,在石头缝上种出了森林,累计绿化荒山3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水环境建设重现泉城风采。全面推进“碧水工程”,重点实施督公湖、凤鸣海、凤凰泉等系列水利景观工程,实现新老城区水系贯通,彻底改变了长期煤炭开采导致的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的状况,形成“河流绕城、湖水映城、水网织城”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山水贾汪成为了徐州名副其实的“大花园”。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产城融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我们彻底摒弃跟随发展理念,擦亮贾汪生态底色,以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推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全区城乡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强劲内生动力。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8亿元,增长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3亿元,增长1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亿元,同口径增长3.9%,在市对区重点经济指标考核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冶金、煤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不断把传统产业做出特色。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家居家具、装配式住宅结构、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丰富山水观光游、文化民俗游、乡村体验游内涵,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经济,真正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恒大、融创等行业领军企业发展养生地产、旅游地产,建设徐州地区高端养老养生基地,城市品质大幅提升。依托运河港口,提升双楼保税物流园区能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实现至长江沿线重要港口的航线全开通,建成淮海经济区大宗物资集散中转基地。开创贾汪“新乡土时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农民从种粮食变成“种风景”、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效益、有奔头的产业,27公里的農谷大道成为全市最高标准高效设施产业带。

在城乡片区化发展中优化布局。依托修复再造的生态优势,坚持片区化发展理念,科学布局、错位发展徐州工业园区、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双楼保税物流园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洞山旅游度假区五大功能片区,成为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重要的都市功能拓展区。这些片区覆盖贾汪全域,错位差异发展,不仅是支撑贾汪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区。我们聚焦这些重点平台,认真做、持久做,以平台能级的提升带动城乡建设新一轮转型发展。徐州工业园区全力推进扩容提质,建成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筑巢引凤,吸引了21个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入驻,工业园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市提升最快、变化最大的开发区。双楼保税物流园区开通至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年运输量达一万标箱,占全省内河运输量的6%,荣获江苏省示范物流园区。潘安湖科教创新区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江苏师大科文学院开工建设,徐州幼专等新建项目加快推进,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又一新高地。大洞山旅游度假区全力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让淮海经济区老百姓旅游在贾汪、休闲在贾汪、消费在贾汪。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农谷大道为主轴,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带、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

在城乡扩容提质中改善面貌。坚持一手抓老城区改造,一手抓新城区提升,做大做强贾汪城区,增强对周边农村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解决好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举全区之力大规模实施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安置房建设,让“居者有其屋”,让百姓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目前,我区已累计投资69.6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92个,建设安置房项目27个,建筑面积307.95万平方米,万户矿工喜迁新居,打造了以人为本的棚改惠民贾汪模式。做优做美农村。重点建设大泉墨上小镇、耿集水美乡村、磨石塘美丽村居,打造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特色小镇。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农村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十大工程,把一个个乡村变成风景线,争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动力,全域范围内高标准整治城乡环境,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示范点。有序推进城乡区域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老城污水主管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提升等工程。开通23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城区到乡镇的路灯全部开通,“同城效应”逐步显现。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通讯信号覆盖率、农村宽带覆盖率达100%。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着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并轨,建立了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提高20%左右,实现了城乡医疗待遇标准的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城乡一体化,参保范围逐步扩大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者,取消参保人员户口性质限制。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依托全区146个基层人社平台,统筹做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用工需求等各项就业工作。将各类招聘会延伸到镇村基层,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纵横相连的劳动就业服务招工用工体系。面向城乡广泛开展免费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通过积极指导创业转移就业。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优化农村教育布局,提升农村师资队伍水平,累计为1820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在職务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倾斜,加快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多媒体进教室,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均达省二类以上标准要求;小学、初中校际间差异系数分别为0.27、0.29,达到省定标准。突出生态富民增收。坚持生态富民、休闲观光农业富民,挖掘发展“马庄香包”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产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取工资性收入,让小香包变成富民大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墨上集民俗文化园、潘安水镇、“莓好甜园”草莓基地等富民工程示范点带动辐射作用,建设一批农家乐、采摘园和特色民宿,让土地变成“聚宝盆”,让“大农业”成为致富源,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把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变为金山银山。

在强基固本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广马庄村党委“一强三带”工作法,常态化开展“两化”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和“两新”党建活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作用,发扬“肯吃苦、重实干、不服输、争一流”的新贾汪精神,把党员干部的心气鼓足鼓旺,汇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贾汪力量。在推动发展上发挥作用。开展“转型升级先锋行”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找准创新、富民的切入点,在农谷大道沿线,推行“党建+现代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法,5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占全区总数的41.2%,7832名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占全区总数的57%;在旅游景区,推行“党建+全域旅游+富民”工作法,开展乡村旅游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创业就业,让群众分享生态改善带来的民生红利,2017年来贾汪旅游人数达到77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亿元,有效带动景区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在工业集中区,推行“党建+人才+产业”工作法,引进各类人才360余名,落地人才项目120个,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在服务群众上发挥作用。以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法律援助中心,设立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开办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建设村(社区)活动广场、文化礼堂、村史馆以及“红白理事会”,推行“社会主义大家庭”精准帮扶新模式,开设“四点半学堂”,解决了困难群众、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儿童脱贫难、供养难、教育难等农村共性问题。在大走访活动中,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建立健全包挂网、会办网、信息网、评议网,形成了“一体四网”走访帮扶工作机制,实现了党组织服务区域化、社会治理常态化、民生改善长效化,为全区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创新治理上发挥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新形式,涌现出“乡贤工作室”“阳光调解室”等特色做法。“乡贤工作室”通过成立乡贤协会、乡贤党支部、乡贤民间艺术团,发挥以党员为主体的矛盾调解员、民情联络员、政策快递员、文化宣传员等作用,用乡贤文化涵育乡村文明,走出了一条“用百姓法儿、解百姓事儿”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厚植生态优势,增强城市竞争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保障,提高百姓幸福感和满意度,奋力建设产业旺生态旺乡村旺百姓旺的新贾汪,为资源枯竭城市城乡建设高质量提供贾汪经验。□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贾汪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城乡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城乡边缘人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