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林
恬静的清晨,整齐的篱笆,葱郁的林木,黝黑的土地,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总会让我生出别样的亲切……我的家乡在通江县空山镇,如诗句“空山新雨后”描写的一样,是意蕴满满的地方。春节假期,带着一家老小,我们从县城驱车回家,绕着盘山公路,看着家乡变化,思绪不由得在丝丝寒风中慢慢飞扬。
小时候,家乡是一个幽静贫困的小山村。大山深处,丛丛树林环绕着一片片青瓦屋面。每到夜幕降临,炊烟袅袅的屋檐下晃动着几盏微弱的煤油灯,院子里满是小孩打闹、嬉戏的声音。
那时,没有电灯,我还很年幼。吃过晚饭,一大堆伙伴便会在门前屋后园子地的包谷草堆里玩乐;或借着月光,坐在家门前的核桃树下,安静地听着大人们唠家常、听奶奶讲故事。
每逢周末或寒暑假,我的“任务”便排得满满的。白天上山砍完柴,还要下地帮着父母做农活,直到夜幕降临,才背起一背篓重重的粮食回家。这些是生活在山村孩子的规定“作业”。
直到小学毕业,我都没有进过一次县城,更别说感受城市的灯火霓虹、车水马龙、电光荧屏。但煤油灯下成长的童年一样让人快乐,有天真活泼的伙伴、有和蔼可亲的乡邻,那样的家乡情怀,就像大山一样坚毅、厚实、淳朴,让人倍感温暖。
上初中时,一次放学回家,看到了头戴安全帽、手持工具箱的电工队,他们一会儿爬杆、一会儿拉线,忙活了大半年,家家户户用上了照明灯,从此正式结束了古老的煤油灯时代。随后几年里,修路工人、水厂工人、建筑工人等,一支支“扶贫突击队”陆续“进山”。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乡亲们十人一组八人一队,与他们奋战在一起。一年、两年、五年、十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就这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家乡,总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感受家乡巨变带来的满满幸福感。我的启蒙小学校的“换装”,是最让人感到欣慰的。一进校园,一间装修古朴的图书室映入眼帘,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宽敞的活动广场边,一排排青松傲然挺立,两边花坛里,盛开的菊花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偶见几个春节返乡的大人,领着孩子们来这里游玩。
五间教室里,全新的课桌摆放得整整齐齐,有两间宿舍,孩子们中午可以午休,村里每个孩子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天堂,他们再也不用早早地起床了,中午再也不用吃冷飯剩菜了……
还记得1994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村里还没有一所小学,所有的伙伴儿挤在一间80多平方米的土墙房子里,屋里摆放着十几张陈旧的书桌,上面还常常被画上“三八线”,只要哪个小同学“越界”便会以大闹收场。
那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的收入只够供两个孩子上学,连作业本儿都只有三个。衣服是春夏不分地在穿,本子用铅笔写,写完一页翻面再写。夏季暴雨连连,水漫桥面,冬天气温达到零下七八摄氏度,大雪纷扬。但我们依然要早早起床,顶着风雪徒步在求学的路上。上学条件的艰难,让很多同学早早地辍学了,他们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挣钱。
如今,在政府的关怀下,村里的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学校,还免除了所有学费,中午提供一顿营养午餐。良好的学习环境带给孩子们的是求知的海洋,更是梦想与希望。他们可以快乐地成长,拥抱知识展翅飞翔。
“山高路远,上坡下坎”,这是我们山里曾经最为真实的交通写照了。2003年,我家建房屋,从村主干道到我们家不通公路,十吨水泥只能靠人挑,全家老小都被拉上运输战场,耗时两年多,才把砖瓦房建了起来,真是极其艰难。
2006年,我上了高中,第一次坐上到县城的班车,除了激动、兴奋之外,更多的是颠簸五个多小时后的腰酸背疼。一学期下来,也难得回家几次。
2007年初,在交通要“村村通”的惠民政策下,县上给镇里下拨了扶贫资金,由此全镇上下掀起了“交通大会战”,成队的挖掘机开进了山里,乡亲们也开始积极投工投劳到筑基修路的工程中。累了从不叫苦,饿了忍忍再吃,就这样,人人参与,日夜坚守,为的就是修出一条“致富奔康路”。
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两年多后,106公里通乡公路完成改造升级,70多公里村道先后贯通,村组道路、场镇环线相继完工。终于,大山里飘起了一条条用汗水和鲜血打通的一条走向外界的脉搏——生存之路。随之,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纷纷上阵、竞相发展……
如今,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小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水泥路如缎带般延伸向远方,来往车辆在公路上顺畅疾驰,一片片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农业项目百花竞放,村民在田园里务工劳作,老人们在广场上悠闲散步。
春来,路边白杨婆娑,凉风习习,河流潺潺……赶上新时代的家乡人,正健步迈向新生活。(作者单位:通江县委组织部)(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