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轩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成都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立足“常态”“长效”,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扶贫工作实现“五个转变”,为实现长效脱贫、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由受助到自助,强化扶志助力精神脱贫。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以扶志为导向,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在有条件的贫困村成立扶贫自助型社会组织,以社工带义工,将贫困户发展成为互助志愿者,推动贫困户实现由“受助”到“自助”到“助人”的转变。鲜明“勤勞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导向,组织开展脱贫标兵、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等典型评选活动,树立创业致富标杆,引导贫困群众形成“自强自立”的精神状态,消除精神贫困。
由配菜到点菜,精准扶智实现技能脱贫。依托农民夜校和“微党校”,建立党员业务骨干、党校教师、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师资库,围绕贫困群众实际需求,精心设置时事政治、扶贫政策、技能技术、道德法治、文明新风等5大类27门课程,探索推行“群众点菜、支部下单、夜校接单”的菜单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致富能力。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纽带,组织贫困村留守儿童到城市社区学习体验,推动城乡家庭教育互助,防范贫困代际传递。
由分散到凝聚,组织引领加快产业脱贫。坚持市委统领,落实资金2.1亿元,规划实施5000亩农业产业园项目46个,为每个贫困村匹配5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坚持支部带领,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村实施生态农业项目29个,注册产业专合社143个、家庭农场71个,引进优势业主32个,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产业基地35个12万亩。坚持党员带动,启动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121个,培育致富带头人268个、种养大户186户、科技示范户610户。
由政府到社会,党建搭台带动协同扶贫。深入实施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组织百个帮扶单位基层党组织与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百个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与百村结对共建,实行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构建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常态化、长效化扶贫机制。搭建“先锋行·精扶汇”平台,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成立近1000个城乡社区党组织参与的成都市城乡社区互助联盟,推动贫困村与城市社区签订友好互助社区协议,实现“优质农产品进城”“优秀城市文化下乡”、贫困户与城市居民“点对点”互动帮扶,探索构建党组织引领、社会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精细化扶贫机制。
由外援到内培,建强堡垒培育持续动力。始终把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作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持续抓紧抓实。为每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配备党建指导员,高标准选派“五个一”帮扶力量,帮扶指导贫困村提升脱贫攻坚能力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扎实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整顿提升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22个。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议事会制度,有效提升党组织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能力。深入实施“千村万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为每个贫困村至少动态培养储备1名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和2名“两委”委员后备干部,为贫困村实现高标准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供稿/成都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 (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