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爱花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支撑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低、中外技术落差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已经大大减弱,高质量发展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和发展壮大,有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的过程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创新型企业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希望江苏诞生“阿里”“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创新型企业具有颠覆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在行业或地区担当着领导地位,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国外企业如亚马逊、苹果、谷歌,国内企业如阿里、华为、联想等,都是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
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发展对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言意义重大。从“2017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名单来看,江苏的百强创新型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强、企业经济效益好、行业影响力大、创新管理水平高的鲜明特点。这些企业研发经费占比、研发人员占比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倍、3.2倍、3倍,均建有研发机构,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6年共实现销售收入4443.9亿元,实现利税665.5亿元,平均销售利税率达15%,规模超百亿元的有11家,50亿元以上的有24家,10亿元以上的有73家;有15家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0家列入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29家获得过国家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性;企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质量保证体系、知识产权和品牌管理体系。作为我省各个行业创新的龙头骨干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在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江苏是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要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把江苏丰富的科教资源激活起来、把实验室沉淀的科技成果转化出来、把世界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过来,就离不开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离不开推动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离不开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这其中,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将扮演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角色。发挥好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一方面可以形成集聚吸引各类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推动江苏企业融入全球研发网络,参与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可通过其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现有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不断更新和完善,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诞生。
创新型企业缺乏成为制约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
独角兽企业成长情况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科技部火炬中心等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总估值达到6284亿美元。其中,“北上杭深”聚集企业数量超过84%,北京70家,上海36家,杭州17家,深圳14家。江苏企业占7席,比上一年增加5席,但数量上与制造业大省、区域创新能力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称,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近5年来,我国科技实力大幅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第20位升至第17位,独角兽企业数量已占全球36%,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新能源汽车等跻身世界前列。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曾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0%,有5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各省第一,全社会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左右,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创新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江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产业总体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亟需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基础性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通道还有待进一步打通。从创新型企业发展来看,2017年全国由平台型企业孵化或投资产生的独角兽企业共77家,阿里、腾讯已基本形成了涵盖“衣、食、住、行、娱、育”的产业生态。相较而言,我省互联网经济优势不明显,缺乏一线互联网行业巨头,缺乏专注孵化的平台型企业。我省金融资本市场总量很大,但资本偏好于赢利预期明朗的成熟企业、进入上市流程的种子企业,对初创企业、新兴领域的风险投资偏少,影响了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发展。
加大江苏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扶持力度
江苏具备实体经济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活力较强、县域实力雄厚的优势,为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较大的市场规模为创新型企业试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成熟的制造业体系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用好江苏的资源优势,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需要遵循创新规律,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流动,深化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更多的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向江苏集聚。同时,支持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深入推进产业创新国际化行动计划,拓展、深化与创新型国家、地区及海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与竞争。
强化政府统筹引导功能。加快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在提高服务水平等软环境建设上发力,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壮大和活跃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努力把我省打造成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加大海外保护力度,同时发展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打通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下放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完善股权激励相关制度,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和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动态发布符合产业升级方向、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科技成果包。建立网上技术需求及技术创新供给市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规范有序交易流转。
完善金融服务支持政策。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支持担保机构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发债提供担保。落实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政策,支持各市、县(市、区)、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建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加强差异化信贷管理,适当提高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建设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完善科技金融“一站式”公共服務平台。□
(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