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
[摘要]中国国家形象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部分,而国际汉语教育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独特作用。针对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要加强国际汉语教育的话语体系研究,重视国际汉语教育的多重目标,提升话语表达的针对性,拓展话语修辞研究。
[关键词]中国国家形象 国际汉语教育 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3.014
国家形象是“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受众角度看有面向外国的外部形象和面向国民的内部形象;从内部构成可以区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形象,从感情认知上看有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它具有巨大的精神凝聚力、感染力。正因为此,软实力理论将国家形象视为“国家信誉的总尺度以及软权力的最高层次”。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目标。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舞台,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越来越重要。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提高国家软实力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2017年5月7日发布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也明确将国家形象建设作为全面实现化发展改革的一项目标任务:“文化开放格局日益完善,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广泛传播,良好国家形象全面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美国Pew研究中心最近对中国形象的调查显示,多个世界大國对中国均持有负面态度,且近几年的好感度在不断下降。如从2011年到2016年,美国、法国、印度受访民众对中国印象的好感度从50%左右均降至30%左右,日本则从30%降至10%左右。国外机构的调查数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它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国家形象建设的现实不足,同时也体现出国内声音的传播能力有限,我们没有掌握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主导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致力于提升国家形象时,一定要避免简单宣传,简单化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2011年官方主导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登录美国纽约时代广场,60秒时间集中展示了59位中国人物。根据英国BBC-GlobeScan的调查,广告播出后,对中国持好感的美国人从29%上升至36%,上升7个百分点;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者则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51%。“很多人说,看了这个广告很紧张,第一个想法是:中国人来了,而且来了这么多。”
因此,国家形象的建设必须把握其规律,善于讲述中国故事。应当看到,国家形象的建构不仅是一种国家和人民“仓廪实衣食足”后的自我表达,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外宣,更应该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一种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和互动的方式。具体包含三个参与者:社会公众主体、国家形象客体以及关于国家的信息及传播信息的媒介。因此,从广义修辞学来看,国家形象的构建是各参与者之间互动的一个主体间性的过程。一个高效的建构过程必须基于双方的共同参与,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双方超越表层的单向的展示,在深度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中实现。而国际汉语教育就是这样一个双方共同参与的深度且直接探讨中国形象的过程和平台。
国际汉语教育的多重目标。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有各种各样的层次和途径,“其中最直接、有效、亲和、畅通的路径是汉语国际传播”。根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必然也了解与其交融的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思想,逐渐形成对中国的印象。鉴于此,汉语学界学者呼吁,国际汉语教育除了着眼于提升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之外,还应提升学习者理解中国的能力和对中国的情感认同能力。在这个更高的目标和定位下,使汉语学习者形成对中国的正确、全面、良好的印象是应有之义。
外国学生的中国印象认知。在现实中,诸多外国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识与我们的愿景相差很远。笔者于2016年秋季针对复旦大学的外国汉语语言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中国形象问卷调查。调查要求100名各国留学生(均来华半年以上)针对10个命题进行认同度判断:1分代表“一点儿不同意”,10分代表“非常同意”,选择分越大则越倾向于肯定该命题。这10个命题及学生判断的平均分如下:
从调查可知,中国的环境问题、产品及食品的质量问题等,都受到受访留学生的高度关注。但“自由、开放、和谐”的中国社会,“和平、正义、负责任”的中国形象的认可度都非常低,对“诚信、友善、文明”的中国人形象也是极不认可。简言之,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识有着突出中国问题、忽略中国成就的倾向。这个调查虽然比较初步,但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如果留学生来华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汉语水平有所提高,但对中国形象却抱有负面的认知,很难说我们的这种留学生教育是完整和成功的。
国际汉语教育在展现中國国家形象中的不足。汉语国际教育在对外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现实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首先与主观方面我们对国际汉语教育的性质的认识不无关系。亓华(2000)在分析国外汉语教材的意识形态渗透时,指出当前的汉语教学有一种“狭隘的工具主义”:仅仅把对外汉语教学当成语法、词汇的语言项目的训练,一般不涉及文化,对意识形态问题大都采取回避的态度,造成了话语权的“失语”或“真空”状态。秦蕙兰(2015)分析了国内汉语教材在展现中国国家形象上的不足,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缺乏主动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缺少正确的传播中国国际形象的清醒意识是国际汉语传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其次,国际汉语教育在跨文化传播策略和话语修辞上的不足也会影响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效果。比如一些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沿袭国内传统的宣传方式,没有把握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不仅不能取得正面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例如,2011年英国BBC纪录片《中国人来了》曾报道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Cedarlane中学孔子课堂遭部分当地民众抵制的消息,原因是一些当地的美国人对孔子课堂使用中国政府提供的教材、教师和经费感到不满,将之看做“中国式的共产主义传教”。虽然这种误解的发生与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分不开,但也与我们长期习惯把政治、经济、学术、教学等不同范畴的问题综合处理的做法有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单纯的说教式内容也容易引起反感。如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回忆,她在学习汉语时,一篇对共产主义国家医生赞扬和对资本主义国家医生贬低的课文让其十分愤怒,并因此与授课教师和学校产生了冲突,她“感到与这个国家的距离在令人不安地增加”。至今为止,这种敌我思维浓厚的课文依然存在,不只是单纯地“赞扬”中国,还进一步要“批判”外国,从外国学生的角度看,这样的课文没有照顾到学生的文化和接受心理,自然让人抵触。
如前所述,中国的国家形象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既有客观的历史文化差异原因,也有国外媒介和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甚至意识形态偏见,同时也与我们主观上忽略国家形象建设,客观上的工作失位有关系。从跨文化形象学的理论看,我者自身建构的形象不清晰,我者的形象就会被他者建构。从语言哲学来看,“语言即思想,话语即权力”,国际汉语教育是我们理应主导话语权的的事业。因此,国际汉语教育应首先重视其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既要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又要重视语言内容的传达,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主动意识。善于介绍成就,敢于面对问题,公正而不中立。这种意识进一步体现在实际研究和工作中,则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国际汉语教育的话语构建也要求提升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的针对性。国际汉语教育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主体间性”的过程,因此,国际汉语教育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也要根据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内容体系和表达模式。诸多经验告诉我们,单向度的宣传往往适得其反。国家形象的建构是自塑与他塑的共同过程,在教学中所展现出的国家形象是汉语学习者在对信息主动加工、过滤和重新建构的结果。这启发我们要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受众,有选择地调整内容侧重点,与其关切同频共振,方能更好入耳入心。“把握话语权的特征及构建技巧,扼住问题要害,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动态把握话语权的独特性和通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动态把握传统优秀文化与世界主流价值的理论创新。”提升我们国际汉语教育话语表达的针对性,就必然要求我们深入发掘中国优秀文化与世界共通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凸显中国文化中的世界意义。
国际汉语教育的话语构建还要求提升教学话语表达技巧,深化话语修辞研究。如在宏观主题上,善于通过在教材和教学中设置话题议程,引导讨论走向。善于创新表达方式,用学生熟悉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用恰当的技巧和形式表达中国观点,形成“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在微观语言上,注意文本中的个人意见与评论性词句的设计,将抽象的价值观和思想符号化、具象化,使用开放的文本和多义性话语,允许学生从多个文化角度进行多种理解和辩论。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感性体验相结合,多维度地了解、思考中国,形成丰富、积极和充满生命力的中国形象。
责编/樊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