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连续发生的多起青少年自杀的悲剧,不仅给这些家庭带来极大悲痛,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统计数据显示,自杀是15-34岁年轻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本应处于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纪,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自杀呢?
从媒体报道来看,造成青少年自杀的表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抑郁情绪或抑郁症;②学习压力大或考试成绩不理想;③受到老师的处罚或父母的责骂;④家庭氛围不和睦。不可否认,这些都是诱发青少年自杀的因素,但自杀行为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扭力,即不协调的压力,它至少包含两种相互冲突或对立的社会事实或体验。压力是单向的,而扭力是双向的。扭力在导致精神疾病或自杀行为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和精神病理因素的干预或强化。
在扭力的形成过程中,至少要有一对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反复纠缠、冲击。一言概之,扭力就是个体因经历了不协调的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而产生的压力。
扭力是一个人遭遇冲突并要做出决定时的心理体验,当个体无法放弃两个冲突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时,会体验到心理痛苦。扭力是负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引起的,有了扭力,人们感到不适、纠结、焦虑、不解、沮丧,甚至心理疼痛。尽管多数体验到扭力的人并未选择自杀。但是,如果扭力产生后调节不当、受到强化,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向外发泄可能会导致越轨行为或犯罪,向内发泄会出现抑郁或自杀行为。
扭力本身是怎么产生的呢?研究发现,扭力可以由以下冲突导致: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同样背景的人比较产生的冲突、面对人生中的危机缺乏应对技能产生的;中突。以上任何一种扭力都会产生作用,都可能会引起抑郁或自杀想法。我们曾对105例15-34岁自杀死亡者的亲友做了访谈,结果发现,这105位自杀者都经历过至少一种扭力。在这四种扭力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理想与现实的扭力,而年轻自杀者(15~22岁)比年长者(23~34岁)更多感到应对危机的扭力。
值得关注的4大扭力来源
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提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值观在青少年心目中占有相同的分置。就可能发生冲突,形成扭力,甚至导致自杀行为。
两种价值观中,一种是社会、学校和父母的价值观,如整个社会对学习成绩的极度推崇、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侵袭、校园中激烈的竞争、父母对子女考试分数的过高要求等;另一种是青少年本人的价值观,主要指青少年追求自由和个性、享受自我等价值观念。当个人在生活中被迫把两种相互抵触的价值观同等看待时,就会体验到严重的不协调压力(扭力)。扭力产生后,如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强化,如外界压力强迫青少年接受这种观念,而他本人却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扭力就可加重,严重者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提示: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体,如果两者形成严重反差,就会形成扭力。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做梦”的年纪,会有很多美好愿望:每次考试有个好成绩,升入好高中,考上理想的大学;受到父母和老师的称赞和喜爱,跟同学保持良好关系,受到同学的欢迎;对于异性的浪漫幻想……但现实却是“骨感”甚至残酷的,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关系紧张、早恋中遇到挫折等。当内心的美好愿望与令人沮丧的现状形成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导致内心的严重不平衡时,扭力就会产生。这种扭力持续存在、得不到缓解,就会给青少年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相对剥夺
提示:自己拥有的和别人拥有的出现强烈反差,就会形成扭力。
当个人的困境与他人优越处境比较时,便会体验到相对剥夺感。个体判断自我价值和生存状态时,更多是与周围人或自己的期望标准比较,且普遍是与比自己好的(而不是差的)个体进行比较。当个体将自己的处境与理想标准相比,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愤怒、绝望、抑郁等消极情绪。从某些自杀案例可以看出,在家庭比较贫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敏感,容易形成心理负担。除了经济层面,其他方面的比较也会让个体产生被剥夺感。比如,别人拥有和谐家庭氛围、成绩优异、具备某项特长、受到老师喜爱等。当青少年有意无意就某个方面与周围同学比较,发现自己比别人都差时,就会为此承受心理压力,感到情绪低落。感觉到的“相对剥夺”越多,压力就越大。这种不协调压力受生活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强化后,就增加了青少年采取不理智行为的概率。
面对危机缺乏应对能力
提示:危机来临,而个人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两者形成扭力。
青少年时期,往往会遇到很多“危机”或负性生活事件,比如学业受挫、被老师严格批评甚至体罚、与同学人际关系不和谐、父母冷战甚至离婚等。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素质较差,容易叛逆、暴躁、自卑等。面对负性事件,他们常缺乏应对能力,或者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会使得青少年的心理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长此以往便有可能患上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甚至做出自杀的极端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有一些青少年,在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恋爱受挫或遇到其他“不开心”的事情后,可能轻率地选择自杀等过激行为。虽然在成人看来,孩子遇到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但对青少年本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误认为自己遇到了重大的危机,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并因此而采取不理智的行为。另—方面,面对此类危机,一些孩子对自杀行动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对自杀的概念停留在小说、电视剧或各种媒体报道的描述上,结果一时冲动采取这种行为。这也是应对危机能力不足或应对方式不正确的表现。
掌握四大原则,预防青少年自杀
根据扭力理论,削弱或减轻形成扭力的某一个方面,扭力就不会形成,自杀现象的出现就会大大减少。为此,家长在与孩子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要掌握以下4个原则。
樹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给父母的提示:多与孩子沟通、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
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最重要的环境,父母应建立正确的教育观。一方面,不应该对子女提出过高和过严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该过于溺爱孩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青少年能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教育孩子:人的生命就是人的存在,是异常宝贵的,珍惜生命是最基本的生存态度。另外,当孩子的观念与社会、家庭的观念不一致时,应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加以引导。
建立合理期望标准,量力而行
给父母的提示: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应该充分挖掘孩子的特长,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考名牌大学。或许可以借鉴作家龙应台给儿子信中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应该全面考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只关注一个方面(如学习成绩)。
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取向
给父母的提示:告诉孩子要相信自己,不要與别人盲目攀比。
父母要引导孩子,不要盲目攀比,多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在这方面,父母应该做好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自己应当做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不应该传染给孩子。同时,父母别把孩子永远当“孩子”,应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以及时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学校也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育。
提高应对技能,乐观面对危机
给父母的提示:教会孩子正确看待和应对“逆境”。
生活中遇到危机不可避免。父母不该过分溺爱孩子,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提高“逆商”水平。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在逆境中不放弃的积极人生态度。告诉孩子,对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应激事件,应提前有心理准备,学会求助他人,尽最大努力乐观面对。对孩子要多赞美、少批评,多倾听、少质疑,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的情绪。同时,家庭内部的和谐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家庭、学校、同学、社区提供的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可提醒孩子注意利用这些资源。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要指导孩子正确、客观看待“危机”,因为孩子还不成熟,很多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有可能被他们误认为是“天塌下来了”。告诉孩子,没什么东西比生命、健康更重要,也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够解决的;在经历“危机”时,不要急于处置,冷静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特别提醒
如何及早识别自杀迹象
当青少年产生了自杀意念或想法时,往往会有以下反常表现:①提前留遗言,或者向周围的人说过有自杀想法;②疑似抑郁症的表现,如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恩维迟钝、失眠、兴趣丧失等;③言行举止反常,如平常爱说话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突然很关心身边的同学,亲人等;④突然遭遇急性的应激事件,如与恋人分手、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受到同伴排斥或孤立等。能够尽早发现这些危险信号并进行干预,将会有效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青少年也应当多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遇到问题尽快与父母沟通。老师和家长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平时多留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一旦怀疑其有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大众医学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