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E国际贸易下一代贸易趋势特征
一、E国际贸易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扬弃”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互联网革命,互联网革命使整个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引发了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大量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代表的E国际贸易平台的崛起和大數据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的时空局限,为跨境电子商务过渡到E国际贸易铺平了道路。E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现代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形成大数据流量处理的能力基础上,依托跨境贸易平台的集聚和管理,以数据的流动带动全球消费者和生产者、供应商、中间商集成产生贸易流量,形成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平台化和混沌化的一种全新贸易方式。
(一)E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互联网革命
自国际贸易产生以来,贸易方式一直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互联网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历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延续,但其作用范围远远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它将触角延伸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拓展到社会的无数个领域,产生了互联网时代下的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结合最具明丽的色彩,成为E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
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属于真正的全球化工具。因此,跨越时空的国际进出口贸易与互联网革命的结合似乎必然会引起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变革。互联网技术在商业和国际贸易领域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中信息获取、展示、联结的形式,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如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等,传统国际贸易产品与互联网技术不断结合,带来了国际贸易无形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大幅增加和传统有形商品的创新,国际贸易流程也由原来的纸质合同、单证以及面对面贸易变为买卖双方通过虚拟方式达成贸易,合同和贸易单证不断电子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效率的提升。互联网技术给国际贸易主体、贸易流程和贸易产品带来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市场结构发生改变,贸易效率更加优化,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阿里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时代的全球贸易新机遇——普惠贸易趋势。阿里研究院。
(二)E国际贸易发展的物理载体:E国际贸易平台
依托平台的国际贸易是指整个国际贸易交易过程包括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跨境的全球贸易平台上进行的。平台是互联网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应用中最典型、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阿里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时代的全球贸易新机遇——普惠贸易趋势。阿里研究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依托平台的国际贸易与传统国际贸易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国际贸易运行场所在网络平台上。平台把厂商对产品的营销、谈判、订货、销售、分发、支付等贸易流程的商务活动集中在网上来进行,变为由网上营销、网上谈判、网上订货、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等组成的网上国际贸易,形成了虚拟的全球贸易市场。
第二,超越中间商出现了一批跨境贸易平台型企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国际贸易信息获取、展示、谈判、交易的流程,买卖双方可以跨越中间商直接进行交易,中小微企业乃至个人都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主体直接参与国际贸易,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国际贸易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咨询及交换并提供相应服务的第三方跨境服务的平台型企业。
第三,信息依托平台成为联系世界市场的纽带。平台网络贸易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的时空限制,国际贸易场所从固定场所转移到了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了从简单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向全球、多边的网状结构转化,只要与互联网跨境贸易平台实现连接,就能随时随地开展国际贸易,互联网平台上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形成了真正的全球化市场贸易体系。
第四,空间集聚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实体国际市场如义乌市场等的主要优点就是将空间聚集起来,很多人、交易商都聚集在一起,依托互联网贸易平台,所有的生产者、供应商、中间商和零售商,所有的消费者,都集聚在互联网贸易平台上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都可以在平台上寻找到轨迹。
第五,网络平台国际贸易给一国对国际贸易的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提供了便利。如网络平台贸易导致的关检税费、统计等难题,同时也为政府宏观监管的电子化、便利化提供了机遇。
(三)E国际贸易的基础:大数据的应用
互联网革命引发的国际贸易变革重新定义了国际贸易的内涵和形式。但互联网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相结合。随着全球范围内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互联网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积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国际贸易主体行为的重大变化,并成为E国际贸易的发展基础条件。
首先,国际贸易主体对信息基础设施和平台的依赖性不断加强。交易前的信息搜集、谈判、决策等国际贸易全流程都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平台,国际贸易主体呈现高度互联网化,加强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成为E国际贸易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
第二,国际贸易主体行为的可追溯性。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主体的行为都被记录下来,形成了可追溯的大数据,国际贸易主体行为日益互联网化和信息化,可以追溯以往。
第三,依托大数据的国际贸易主体行为的可预测性。大数据时代使预测国际贸易市场主体行为尤其是消费者行为成为现实。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能够将国际贸易主体的行为数据不间断的记录下来,形成全球生产者、中间商、供应商、零售商等集成数据流量,形成全球消费者的集成数据流量,而积累的这种集成数据流量能够帮助预测分析未来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轨迹,这使国际贸易市场主体行为预测成为现实。
第四,去中心化特征明显。大数据及其分析让所有市场主体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了最大限度的对称性,消除了过去以信息不对称获取利益的盈利模式赖以存在的土壤,信息流动变得更公开、透明,产业链分工、主导权遭遇重塑分化,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去中心化”特征日益鲜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互联网革命与中国业态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6(第一版):56。
此外,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还对国际贸易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产生了深远影响,简化了国际贸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国际贸易的风险,促进了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创造下一代互联网贸易生态,下一代贸易形态,下一代贸易模式,下一代贸易治理结构和体系奠定了技术基础。
(四)E国际贸易的驱动力:全球化大流通
现代流通已经跨越了国界,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陈文玲中国现代流通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4(第一版):3。如今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全球多极化和多元化的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的扩大和加深,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交往不断拓展,具有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流程化、混沌化和共享化的现代流通,将逐步成为涵盖全球生产、交易和销售后循环流通的经济运行方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
未来的全球化不再是某个单一国家的全球化,全球化大流通把所有国家的资源、生产、消费等全部纳入全球现代流通这个大体系和大平台中,推动世界从隔离走向互联,从民族分割走向融合,网络链接程度的加深将弱化国家概念,形成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全球化社会。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大流通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主要表现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下生产、金融、技术、知识和人才流动的博弈,主要体現为在全球范围内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的便利化、共享化和顺畅化,即全球范围内的现代流通能力。信息进入流通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黏合剂,这是当代流通最显著的特征。流通的本质是开放,是不断地在流通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与E国际贸易的本质和内涵是一致的。从绝对意义上讲,跨国界的流通是没有边界的,因此,跨国界流通所能到达的边界是不确定的,其天然地要求突破各种人为的交易障碍,如闭关锁国政策、禁运、经济制裁或关税壁垒等,E国际贸易也是如此,因此,现代流通是E国际贸易发展的内驱力。随着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全球范围的共享、流动和重新组合,全球范围内社会化、信息化、混沌化和多维立体的大流通格局将会形成,世界统一市场也会真正形成。
二、E国际贸易的趋势特点
在互联网技术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国际贸易,与传统国际贸易比较起来,具有鲜明的趋势特征:
(一)平台化与网络化并存
E国际贸易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进行国际贸易,并衍生出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付结算平台、物流平台、征信平台等各种平台基础设施,依托这些平台基础设施,E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动在平台上实现了分离与聚合,E国际贸易呈现出平台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平台依托网络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电子终端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了商品资源、信息资源等的全面共享,国际贸易呈现网络化特征。
(二)信息化与无纸化并存
E国际贸易下,信息成为一种独特资源进入流通并成为流通中最大的变量,成为国际贸易的先导性力量。各类要素都呈现信息化和数据化特征,并依托平台形成跨国界的消费者集成、生产商集成、供应商集成、市场集成等的巨大贸易流量信息。同时,E国际贸易下,交易主体依托信息化实现无纸化操作和交易,卖方通过网络发送信息,买方通过网络接收信息,整个电子信息的传输过程实现了信息化,“无纸化”交易方式代替了传统对外贸易中的书面文件(如书面合同、结算单据等)进行贸易往来,大大简化了国际贸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国际贸易效率提高。
(三)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并存
传统国际贸易主要是进行实物交易,是以有形商品为主要内容的贸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无形商品与服务进入流通与贸易领域,一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如计算机软件、视听娱乐产品、电子书、电影、版权等)贸易量增长迅猛。有形商品贸易与无形商品和服务贸易并存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共同发展,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共同进入全球化大流通,出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融合发展。
(四)即时性和快速演进性并存
在传统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受地理时空受限,信息传递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间差,使信息无法流畅即时地进行传递,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进行。在E国际贸易下,跨境电子商务依托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时空地理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输,在网上实现了传统贸易中的“面对面”交流磋商。一些数字化商品(如软件、电影等)的交易,下单、付款、交货、结算更是可以通过网络瞬间完成,给交易双方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E国际贸易的即时性特征减少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中间商环节,使出口商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成为可能,提高了贸易的效率。此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E国际贸易的即时性特征推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与之相适应,,从而使得国际贸易呈现出即时性与快速演进性并存的特点。
(五)去中心化与民主消费交织
在E国际贸易下,网络、设备、平台、支付、物流、数据、金融、云计算等都成了基础设施服务,依托这些基础设施,国际贸易可以绕过传统国际贸易的中间商,缩短交易环节,实现供应商乃至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无数市场微观主体汇聚产生了市场集成,突破了传统地理疆域和行政阻隔,呈现出去行政化、去中心化的典型特点。另一方面,E国际贸易下,消费者可以依托国际贸易平台在成千上万的同类乃至同质商品做出选择,使得消费者选择真正成为基本权利,民主制造、民主消费成为未来引导国际贸易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力量。
(六)碎片化与集成化并存
E国际贸易使单个企业之间或者是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为可能,国际贸易零售模式开始兴起,这种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跨境零售模式使国际贸易尤其是消费品行业的国际贸易呈现出订单量较多,金额较小的碎片化特征。与此同时,依托平台的E国际贸易汇集了全球的消费者、供应商、生产者和制造商,产生了若干消费者形成市场集成,若干制造商、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市场集成,呈现出集成化的特征。
(七)消费的个性化与趋同化并存
E国际贸易发展使得国际贸易从以生产者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在E国际贸易下,网络贸易的即时性特征使消费者需求,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与服务的回馈信息能很快反馈给平台乃至供应商,从而出现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产品(定制产品)和商业模式(C2B);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下消费者对商品与服务的正回馈信息会产生集聚效应,若干个性化需求通过正反馈集聚效应形成了趋同化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者需求偏好,产生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效益,E国际贸易呈现消费个性化与趋同化并存的特征。
(八)多边化与全球化并存
在E国际贸易下,国际贸易不再局限于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依托平台可以将贸易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向多边演进和拓展,并呈现网状的多边化结构。如俄罗斯的居民可以通过美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国的支付结算平台、新加坡的物流平台,来实现与其他国家间的直接贸易。此外,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国际贸易,实现了全球互联,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对地理时空的限制,凸显出全球性特征,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大市场和大流通的平台体系。
三、中国正在成为下一代贸易——E国际贸易的引领者
中国正在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在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已经并继续创造E国际贸易发展的先发优势,有可能在下一代贸易方式——E国际贸易发展中占领制高点,这对中国是重大战略机遇。我们应把握好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特点,设计提出下一代贸易——E国际贸易的理论框架與政策体系,提出有关国际贸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主张,重塑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贸易朝着普惠、公平、自由、便利、共享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已经具备发展E国际贸易的先发优势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网民渗透率、跨境支付、物流等服务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E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已经具备了发展E国际贸易的先发优势。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境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惊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55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12万亿元。据阿里跨境电商研究中心的数据预测,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将达到376%。二是跨境零售将呈现跨越式增长。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和中国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对海外优质、长尾、个性化商品的刚性需求突出,跨境电商零售潜力巨大。2015 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交易额达到7512 亿元,同比增长约69%。其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5032 亿元,同比增长约60%;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2480 亿元,同比增长约92%。。根据测算,2020 年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将达到216 万亿元,年均增幅约34%;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15 万亿元,年均增幅约43%。三是出现了一大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型企业,并推动平台型企业功能向基于互联网的全球供应链综合平台转变。1999年成立的阿里巴巴,从最初的信息撮合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平台型企业,见证了中国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与发展成熟。敦煌网已经发展成为采购商遍布全球超过230个国家和地区,每16秒产生1笔订单,每小时超过100000买家在线的全球领先的跨境电商B2B平台企业,与秘鲁、国际卡组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能力建设。四是跨境电商相关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自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海关总署共同开展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围绕健全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等颁布实施了各类政策和通知共计15项,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从最初的5个拓展到如今的杭州、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福州、平潭共15个城市,跨境电商政策不断健全完善。
(二)中国有望成为E国际贸易的引领者
E国际贸易是当今科技革命、业态变革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变量相互作用形成的新型贸易业态,是下一代主要贸易方式,代表国际贸易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已经并继续创造E国际贸易发展的先发优势,有可能在下一代贸易方式——E国际贸易发展中占领制高点,这对中国是重大战略机遇。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E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特点,把支持E国际贸易发展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超前研究和设计下一代贸易——E国际贸易的理论框架、组织框架和运行框架,提出发展下一代贸易的政策体系。E国际贸易将成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领域,应根据E国际贸易发展和国家整体战略的需要,对E国际贸易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与E国际贸易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培育全球最优的E国际贸易网络体系和价值链体系,应跟踪研究E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尽快研究提出E国际贸易规则与标准制定的有效方案,加快研究E国际贸易规则的中国理论、中国议题和中国方案,逐渐推动WTO标准规则的优化和变革,重塑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贸易朝着普惠、公平、自由、便利、共享的方向发展。应加快E国际贸易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构建E国际贸易发展的物流体系、结算支付平台体系、监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打通各环节的发展瓶颈,为E国际贸易持续发展提供系统化的支撑。应加强与WTO、联合国贸发会议以及各种区域性多边合作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加快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E国际贸易安排,选取电子商务基础条件好的国家开展对等谈判,积极提出中国方案和推行中国模式,完善促进E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刘秉镰,刘维林新经济爆发性增长的内在动因——互联网革命与传统业态变革[J].全球化,2016(6)
[2]陈文玲中国现代流通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互联网革命与中国业态变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4]阿里研究院贸易的未来:跨境电商连接世界,2016年跨境电商发展报告[R].2016
[5]阿里研究院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展望——数字化消费重塑商业全球化[R].2015
[6]阿里跨境电商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互联网时代的全球贸易新机遇——普惠贸易趋势[R].2015
[7]杨兆纵论国际贸易电子化——关于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行业中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分析[D].对外经贸大学2000
[8]徐小点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影响研究[D].首都经贸大学,2016
[9]于文菁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10]常成跨境电子商务与贸易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
[11]王小珍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贸大学,2015
(颜少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