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学龙
新以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为表现形式的新经济具有跨界融合、需求主导、动态变化、高速增长的特征,既体现了全球产业发展最新趋势,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面对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要素与环境承载约束,坚持发展“四新”经济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近年来,江苏出台的“科技创新40条”等若干新政落地见效,“四新”经济呈现出如下特点:
新经济加快成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7万亿元,同比增长8%,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5%。全省新兴产业每年培育约1.6万个新产品,2016年全省大数据产业规模达700亿元。
新要素加快汇聚,经济动能接续转换。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2016年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专家696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家547人。科技金融快速发展,全省累计成立科技金融支行39家、科技保险支公司3家,其他各类科技金融特色机构76家;等级备案的私募基金中VC和PE占64%,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的超过七成。数据、信息等新要素应用初具规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横向互联、纵向贯通,“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现象逐步消失。“四新”投入不断加大,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010.8亿元,增长6.3%。
新机制加快形成,创新生态显著改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近3年累计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09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79.8%;“不见面审批”办事模式推广应用,“3550”服务承诺变为现实。科技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40条”政策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产生积极影响。各类科创平台应运而生,全省先后建立了涵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及知识产权服务等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300余家。
从目前进展看,“四新”政策客观上存在内容分散、不够聚焦、合力不强的不足,前瞻性研究、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程度有待加强。新政策与传统政策的衔接协调机制不够。“四新”政策配套也有待完善,有些优惠政策有可能停留在政策文件里,相关企业无法“对标”获益。政府购买、行业优惠政策等扶持手段局限于现有行业目录和传统领域,“四新”企业常因行业归属不明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扶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瓶颈尚未得到真正解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研究人员对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缺乏动力,科技成果处置、使用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落实不到位,构成“四新”核心要素的知识产权“难保护”。针对这些问题,可从谋篇布局、深化改革、营造环境和市场动员等方面下功夫:
在谋篇布局、规划统筹上做文章,拓展“四新”政策的覆盖广度。顶层设计要加强“四新”经济前瞻性动态研究,对“四新”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载体建设、重点项目、产业投融资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发展趋势和规律、基础条件和目标,突出规划引领和政策定位导向。针对“四新”经济的政策空白,关注国内外最新发展态势,注重引导“四新”经济从单纯的技术导向转向创新导向,从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全力打造创新引领的“四新”经济产业新高地。以系统化思维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四新”工作,明确“四新”标准和发展重点,拓宽培育促进“四新”发展渠道,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培育“四新”。
在深化改革、破拆藩篱上下功夫,追求“四新”政策创新深度。改革传统审批模式,落实“负面清单”准入审批制度,加快破拆新经济发展的准入壁垒,建立以事中事后為重点的新型监管和追责体系,形成容错机制,保护创新,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瞄准创新纵深目标,搭建新平台载体,实现体制新突破。政策指向要鼓励以产业基地园区作为发展“四新”经济的新载体,创新“四新+基地+基金”的载体建设模式,吸引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集聚,形成相互支持配套的产业生态圈。把“四新”发展纳入产业技术创新改造、开发区转型、城市商业转型、创业创新园等项目的考核目标和支持范围。
在营造环境、创新机制上求突破,提高“四新”政策实施精度。针对未来科技制高点领域的创业设立政策特区,在行政审批、经费支持、法律保障上建构优质的市场环境。政策要聚焦为创业者提供公司注册、办公场地、货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诸多便利和配套服务。政策支持的重点要聚力孵化和培植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支柱和骨干“四新”企业,突出政策精准发力指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普适性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适应新经济知识智力密集特征的制度生态。确保把以人为本的“四新”发展人才政策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大力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打破制度障碍,在税收缴纳、利润分成等领域改革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在市场动员、加大投入上显成效,加大“四新”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完善面向“四新”的投融资机制建设,设立“四新”引导基金,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带动作用和放大作用,根据“四新”重点领域形成“一区多基地、基金加基地”模式,建立面向基地的专项基金,鼓励建立创新的企业联盟,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四新”发展,确保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需求侧激励,打造消费者选择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厚植创新优势,激发“四新”发展所需的创新潜力。在具体举措上整合统筹面向“四新”推广应用的各种专项投入,整合政府不同部门的奖补政策和专项资金,建立精准性更强的“四新”发展支持模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具有“四新”特点的项目优先推荐专项资金支持,加大专项资金对“四新”研发和应用等环节支持力度。
在面向未来、放眼全球上定视角,落实“四新”政策支持强度。瞄准科技发展最前沿和世界“四新”最先进国家的发展新方向、新动态,按照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与科技小巨人企业、世界级隐形冠军企业同步打造的思路,研究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催生的高估值新型科技企业。深入创新基层一线和“四新”企业车间“问计于民”“问策于众”,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提高政策执行的刚性和强度,协同各个部门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难题,真正解决“四新”政策执行中的“虚”和“软”的问题。
(作者系盐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