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爱平 张锋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面对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产业转移与合作,已成为沿江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引进来的实质是以市场换资金、换技术,走出去的实质则是以产品、技术和资金换资源、换市场。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提速,区域间产业转移与合作已成新常态,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更为可能。
从必要性来看,外有要求,内有需求。推进产业转移与合作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央层面设立了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支持区域间产业合作的联动机制。江苏省级层面出台了贯彻实施规划,提出应利用天然的长江航道和现代化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产业转移和转型的双赢。作为长江经济带29个节点城市之一,扬州在建筑、机械、光伏、日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由于成本、传统市场等优势不再,已呈向外转移态势,扬州应主动融入國家战略,通过产业转移、输出与合作,把扬州制造、扬州企业、扬州技术推向更广阔市场,这样既可实现资源、市场、技术等优化嫁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又可优化企业基因组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紧迫性来看,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就长江经济带而言,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巨大的内需潜力、东中西部发展显著差异带来的城市分工和产业梯度转移机会显现。长江经济带腹地广阔,产业基础、劳动力、科教、人才、物产等资源尤为丰富,经济回旋余地大,以长江为轴来平衡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褶皱,顺流而动,水到渠成。“十三五”时期,扬州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和“两化”深度融合,任务艰巨。引导富余产能走出去,引进创新要素,不仅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缓解加快发展与要素资源紧张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去产能”“补短板”的压力,还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腾出空间,为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时间,为企业降成本、拓市场占得先机。
从可能性来看,空间广阔,基础扎实。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落差,具备产业转移与合作的强大势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划定了六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促进长三角、中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的“三圈”衔接和要素流动。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长江经济带上的中心城市,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上海张江、安徽合芜蚌、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昭示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在迈入一个“智”的腾飞和“质”的跨越的新时代。长江中上游省份资源丰富,投资合作需求旺、领域广、回报大,加快推进产业转移与合作空间巨大。扬州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被定义为Ⅱ型大城市和江北新区以东唯一重点开发的黄金区域。随着南京都市圈外向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扬州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有望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高地。多年来,扬州建立了常态化与上海、深圳等地的产业合作恳谈机制,与长江沿线城市的产业合作、科技交流孕育出丰硕成果。可以说,扬州加快推进产业转移与合作有路子、有经验、有品牌、有市场,具备了良好基础。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区位优势不断凸显,产业潜力厚积薄发,政策利好纷至沓来,成为扬州参与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合作的优势条件。近年来,扬州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聚全面发展。良好的产业先发优势和综合基础,使得扬州在南京都市圈战略中彰显出其中转站和枢纽点的综合功能。随着长江江苏段“动车环”和“高铁环”即将成型,沿江城际铁路“公交化”和“半小时通勤圈”指日可待。加之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国际新航线开辟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扬州立体交通走廊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与上海、南京及周边重要节点城市的联系将更加密切,与长江中上游城市携手发展的脚步将更加和谐。《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相继定型,其中国家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鼓励政策将兼顾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双方,从土地、财税、保险、用工等多方面集合发力,引导加工贸易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借助政策东风,加快推进产业转移与合作将成为扬州“腾笼换鸟”、释放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主导产业引领效应偏弱,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政企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喜进恶出思维的影响仍然存在,则成为制约扬州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合作的不利因素。扬州汽车、机械、船舶、石化、新能源和新光源等产业虽已形成千亿级规模,但领军企业少,引领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转移的能力偏弱;纺织服装、工艺美术、酒店用品、文体用品等传统特色产业虽知名度高,但企业“数量多体量小”、“散落多聚集少”、“代工多品牌少”、“手工多智动少”。2014-2017年,扬州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处于52%-55%的区间,工业投资在高位上继续保持稳增长困难明显加大;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4%,低于全省2.7%左右的平均水平,研发强度仍然偏低,致使产业转移与合作面临许多局限。企业转型发展需求与政府服务的互动机制尚未合拍。一些企业重“招商引资”轻“产业转移”,担心“产业西进”“外资外迁”,忧虑“产业空心化”,认为产业转移是“自废武功”,产业合作是“引狼入室”,对产业转移仍然顾虑重重。
步入新时代,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合作,应当通盘谋划,统筹推进,选准产业互动的结合点,寻找地区之间共促点。
突出顶层设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合作发展推进机构,以利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指导协调基层开展对外战略合作、结对共建、产业交流、科技合作等工作。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有关规划,科学编制沿江地区间产业转移与合作的愿景规划及行动方案,推动产业空间布局由城市扩张向产业互补、产业互动过渡。三是优化产业布局。立足本地产业基础,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区位状况、产业功能、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以及施策特点等因素,合理调整、优化重点产业布局,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推动主导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提速、特色产业提质。
把握正确导向。一是坚持绿色优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要求,扬州应加快产业转移与合作模式的绿色转型,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企业通过产业转移与合作渠道畅进畅出。二是坚持东西并重。向东继续强化与上海、苏南的产业合作,再承接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向西加快转移优势富余产能和制造环节,嫁接新的产业发展平台。三是坚持转引并举。综合运用“飛地”合作、雁阵合作、产业链合作、多业融合、高端承接和轻资产承接等方式,加快“腾笼换鸟”步伐。
坚持内优外拓。对内强基固本,扬州应全面融入“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以区位优势汇聚产业凝聚力;用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等城市名片,以文化内涵扩大产业影响力;加快推进开发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园区转型升级,以综合平台提升产业承载力;积极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发展增强产业开放力;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以优质服务提高产业吸引力。对外拓展空间,确定一批产业互补性强、关联度高、合作前景广阔的产业转移与合作重点目标区域;着力引进优质创新资源,加大补短板力度。
抓好重点工作。一是打造“战略联盟”。立足扬州优势产业,综合运用“政府搭桥、园区携手、企业结伴、部门呼应、协会抱团、技术机构帮扶”的运作模式,采取多种市场化运作手段,打造合作共建联合舰队。二是建设“两大平台”。建好产业合作服务平台,利用平台统筹做好优化产业布局、指导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转移、加强产业合作等工作,利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产业转移与合作信息。建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需求,优化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引进和支持创新载体,以创新要素集聚促创新主体发展,更好推动产业转移与合作。三是构建“三大机制”。构建多边联动机制,密切与沿江节点城市间联系,设立城市间产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晤交流,促进规划方案、要素配置、资源保障、信用体系、政府服务等层面的对接合作,促进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构建互利共赢机制,以市场为引领,以项目为纽带,以经贸旅游节、产业推介会、科技产业合作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巩固与节点城市的产业合作关系。构建园区对接机制,支持开发园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独资、参股、共建、托管、顾问、“飞地”等多种形式,与合作地开发园区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
(作者单位:扬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