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福
【摘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确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十五年”阶段性历史任务起着决定性、全局性的影响,是党和国家确立自身主要任务的依据。积极探寻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解决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回顾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总结规律性的认识,是用发展的观点积极探寻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路径的前提。
建国之初,虽然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三座大山”,但是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6年,我国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党的八大决议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问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狀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问的矛盾。这一时期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和处理是基本正确的。1957年,阶级斗争被扩大化,1966年,这一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偏离了党的八大的正确轨道,开始搞“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直到今年召开十九大36年未发生改变。社会主要矛盾正是基于科学准确的判断和一以贯之的坚守,我国正在逐步甩掉社会生产落后的帽子,GDP名列世界第二,工业产值超过美日之和,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向往的对美好生活具有全面性。人民需要的美好生活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从物质文化的领域向美好生活的跃升和转变,人民群众需要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品质层次在不断提高,生存需要正在向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拓展,物质需要正在向精神需要、社会需要拓展;二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现状得到极大改变。我们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GDP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到了现在的80万亿元,增长了217倍。社会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升,社会生产的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复杂,分工更合理;三是“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关键。在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得到基本解决之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凸显: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是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全党工作重心和关键所在。
毛泽东的《矛盾论》强调,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和次要之分。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告诉我们,始终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探寻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路径的关键。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始终把握的主要矛盾,其他所有的矛盾只能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对其它矛盾而言,它起着非常关键的领导支配性的决定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矛盾具有复杂多样性和极具挑战性,如国内国际和平发展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形势不容乐观而且长期存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在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矛盾对立性等都属于次要性的从属矛盾,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问题,什么时候也不能弱化主要矛盾,更不能将次要矛盾吹捧成主要矛盾,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会受到重大损失甚至毁于一旦。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做好随时军事斗争准备是维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的《矛盾论》强调,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极大地能动性,凝聚形成“改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的强大发展动力。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由党的性质和神圣使命决定的。积极探寻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路径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构成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领域、区域和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内涵是包括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发展程度和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没有充分转变、依法治国没有充分推进、精神文明没有充分提升、社会事业没有充分发展、生态环境没有充分改善等;“不平衡不充分”集中表现为结构性失衡问题,“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不平衡”会反过来加剧“不充分”;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更需要政府发挥更好的调控作用,即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和政府对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坚强领导,领导方式要注重金融、行政、法律等多样化手段,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就是一次量变的过程。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仅得到圆满解决,而且一定能迈上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的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