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90后“空巢青年”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租自己的厨房,坦言因为一个人吃饭太寂寞。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有数目不少的“空巢青年”,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條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2月28日《扬子晚报》)
“空巢青年”出租厨房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满足精神诉求与情感需要。对于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既要承受“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生存压力,也要承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孤独与寂寞。出租厨房只不过是这位“空巢青年”无奈的“自我救赎”,我们没有必要戴上“有色眼镜”。
陈全洲,38岁,虽然已结婚但独自一人在北京做生意。“我觉得我也算是个‘空巢青年,每天就是在家呆着,要么就拿手机玩,来北京10年也没去过长城,我现在就是想多赚点钱在县城买套房,那样孩子读书也方便。”
孤身一人来到异乡,脱离了原有的熟人圈子和社会网络,“空巢青年”在大城市难以得到社会支持与精神慰藉,孤独寂寞在所难免。与乡土熟人社会的人情味相比,大城市的人际关系变得生硬、冰冷——即使是邻居,也通常有名无实。
高大的建筑、穿梭的车流与拥挤的人群,让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渺小与微不足道;钢筋水泥建构的城市森林,建构了形形色色人为的藩篱,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与隔阂感。缺乏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空巢青年”,成为一个原子化、个体化的孤立节点,犹如“美丽世界的孤儿”。
如果说老人们的“空巢又空心”是一种无奈之举的话,青年人的“空巢”却包含主动选择的因素——小地方虽压力更小、更安逸,但大城市却有着更多价值实现的通道和人生出彩的机会。因此,虽有不少人已力喊“逃离大城市”的论调,却依然有不少的年轻人踊跃进入大城市成为“空巢青年”。
同样的单身和独居,有的“空巢青年”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将“空巢期”视为“奋斗期”;有的“空巢青年”却存在着“精神荒漠”,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私人空间;缺乏社会联结纽带、社交圈子萎缩的他们,精神诉求没有找到合适的出口。
“空巢青年”犹如孤寂的苔藓,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很容易被忽略。年轻人的奋斗之路,既需要他们努力成为更加强大的自己,也需要整个社会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城市融入。只有“阳光照万物”,才能让“空巢青年”的青春不必为“自来”而嗟叹;只有健全公共服务、提供人文关怀,“空巢青年”才会有更温暖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