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杨
说到北京的美,不得不提著名的“燕京八景”。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于燕京八景的保护,则是绿色发展的践行。从金代经元、明、清七百余年,“燕京八景”第一胜景就是居庸叠翠。居庸叠翠,是指昌平境内以居庸关为中心的居庸关景区。居庸关长城集雄、奇、险、峻于一身,如鲲鹏展翅,是青山绿水的杰出代表。
绵亘万里的长城上分布了200多个关口,其中尤以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玉门关、嘉峪关这九大关最为著名。居庸关因直接拱卫了大明王朝的京师,在九大名关里自然名列前茅。
居庸关长城位于昌平县城以北,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这条沟谷就是著名的关沟,因为居庸关城设址于此,故而得名。关沟是古代“九塞”之一,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关沟都是交通要道。它是北京通往大同、内蒙古等地的必经之路。此外,关沟两侧皆高山耸立,峭壁都不可攀。正是这种险要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居庸关的设关位置。整个居庸关关城位于关沟的中部,南北两座雄伟高大的城楼将两山长城(即关城的城墙)连成一体,城楼上高悬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关城就在关沟这种雄险的地势之中,扼控着南下北京的通道。古代的军事家也称这里是“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
相传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遣大将蒙恬领兵30万北伐匈奴,后北筑长城,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汉代沿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作为北京西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众多朝代的交替和变迁,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居庸关设立关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1900多年前的汉朝,居庸关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在经济贸易交通运输方面已经非常发达。居庸关最早修筑长城的历史始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到了北齐天宝六年又征集了180万人修筑长城。自此,居庸关才与长城相合,并成为长城上的重要关口。在北齐年间,居庸关也曾名“纳款关”。这证明当时居庸关不仅有军事作用,而且在经济贸易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272年,忽必烈迁都北京。1279年,最后灭亡南宋,使中国归统于元。从此,元代皇帝经常往返于大都(北京)和上都(今内蒙古多伦)之间,这样,元代的居庸关成为了皇帝经常通过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他们途中的驻跸之地。在这一时期,居庸关的经济、文化出现了一个飞跃。作为行宫,居庸关的建筑也有了一个空前的发展。当时,居庸关内建有花园、寺院和皇帝住宿的地方,并在峡谷的南北口建了两道大红门,作为居庸关的南北大门。
元代时,居庸关已经有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过街塔,有气势宏伟的永明寺、穹碑、花园,还有“旁舍棋布”,像棋盘一样排列整齐的房舍和皇帝及随行人员居住的宫室建筑。这些建筑与峰峦、山川、树木互相辉映,形成皇家驻跸的胜地,成为盛极一时的地方。
现存的云台是元代修建的过街塔台基,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据说云台的文物价值甚至超过了居庸关长城。云台四角分别刻有佛教四大天王像,雕刻非常精美。云台券洞上雕刻有佛教图像和梵、藏、西夏、维、八思巴、汉等六种文字的经文,其中西夏文最为珍贵。由于历史原因,西夏灭亡,文字消失,至今已不能辨认和破译,成为“绝国文字”。是研究元代佛教、古代文字和各民间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史料。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此后在台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仅存云台。台顶上的柱础,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宇的遗物。云台地面由近120块巨石铺成,历史上行人和牲畜不断从券洞内穿过,石块被磨得光滑圆润,地面还留下4道明显的车道印痕,光滑的地面和深深的车辙仿佛在告诉人们,历史上的居庸关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到了明代,居庸关进一步成为了军事重镇。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一直没有停止对长城的修筑和加强长城的防务。朱元璋灭元之后,元顺帝虽然被赶出了大都,但仍想卷土重来。而居庸关是他南下的必经之路,所以加强居庸关的防御设施是必要的。洪武初年,朝廷派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修筑居庸关城。此后历代都有修建,特别是景泰年间又将关城扩大加固,设水陆两道门,南北关门外都筑有瓮城,现南北关城券门上的匾额就是当年修居庸关的真迹。在明朝时,居庸关城建筑设施达到了最为完备的程度。
在此之前,居庸关历经了汉、唐、辽、金、元数朝,皆为军事重地。当年成吉思汗伐金,就是从此关口进入。康熙御驾亲征葛尔丹,曾留下《入居庸关》;乾隆北巡归来,也留下《经居庸关》一诗。
居庸关形势险要,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而位于居庸关以北的八达岭在当年只是居庸关的前哨,也被称为“北口”。从关口的军事角度看,居庸关比八达岭的规模要完整得多。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历时4年、耗资上亿元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居庸关不仅地势险要,而且风景宜人。从南口进入关沟以后,两侧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春、夏、秋三季植被繁茂,山花野草郁郁葱葱,登高远眺,好似碧波翠浪。
当年的金章宗皇帝完颜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喜爱游历和文学,与京师近在咫尺的居庸关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当他自南口缓缓北行,山形、地势渐次升高,两边山峰崖层分明,互有进出,宛如层层石阶,错落有致。他登上叠翠山(今居庸关城东南5里处)放眼望去,一层山岩,一层松柏,岩松叠衬,蔚为奇观,于是就将此景命名为“居庸叠翠”。
清代,乾隆皇帝多次到此游览,并写了居庸叠翠诗:“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雄峻莫夸三峡险,崎岖疑是五丁穿。岚拖千岭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盛世祗今无战伐,投戈戌卒艺山田”。也许乾隆想对此景再称颂一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重写赋诗:“断戌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洗兵玉垒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并题写“居庸叠翠”,立碑于居庸关东南的大道旁。现已不知去向,只有碑座遗弃在公路的西侧。
1900年春,满清皇族后裔溥杰先生,题写了“居庸叠翠”,镌刻在居庸关北二里的巨石上,又增添了一道风景。
民间还流传关沟72景之说,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居庸叠翠乃关沟72景之最。引人入胜的众多景物中,伴随着一个个传说,向人们诉说着关沟漫长的历史。
居庸关以北,有一处地方叫五桂头,原名乱柴沟,历史上也是防守的重点区域。传说燕王朱棣扫北,带领几十万大兵,一路所向披靡,可是过了居庸关,便被阻止在“乱柴沟”道关口上,燕王十分恼火。有人建议说,附近有火家五兄弟曾在元朝当过小头目,独得一手施放火炮的绝技,可请来助战。很快,燕王便重礼聘请这火氏五兄弟出山。这火氏五兄弟不愧是神炮手,为燕王立下汗马功劳。颗颗炮弹飞向元军阵地,只一阵工夫,那坚如铁壁的防线被大炮摧毁,元兵弃关而逃。燕王做了皇帝后,对火氏兄弟很不放心,没过多久,就以“蒙古细作“的罪名杀了五兄弟,并将五颗人头悬于弹琴峡附近的路旁示众,人们就称此地为“五鬼头”。火氏兄弟无辜被诛,使许多投奔燕王又立过战功的人感到自危,人心浮动。燕王为安稳人心,又把火氏五兄弟封为“五显财神”,并立庙于关沟内,人们又改五鬼头为五贵头。修京张铁路时又将“贵”字改成了“桂”字,因此,这地方三易其名而终为“五桂头”。现在,在京张旧铁路山洞洞口的岩壁上,仍可看到刻着的“五桂头”三个大字。
进关沟不远的山峰旁有一根石柱,相传杨六郎追辽兵至此,大获全胜,曾在此拴过马,所以叫“六郎拴马桩”,现山峰虽在,但石桩已无。有关杨家将的故事在关沟内有不少流传,说明人们对杨家将的仰慕。
居庸关近年越来越受到关注,更因为其四季美景:花海的春、苍翠的夏、红叶的秋、落雪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