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538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和效益比较

2018-04-18 12:37:22韩娟英
中国稻米 2018年2期
关键词:机插种量单季

韩娟英

(余姚市种子种苗管理站,浙江余姚315400)

机插和直播是当前余姚市单季稻栽培的主要方式。同时,随着籼粳杂交稻的推广,由于其插种密度小,每667 m2只需插1.0万丛左右,手插重新被部分农民接受。本试验拟通过比较甬优538作机插、直播、手插栽培时的产量表现和种植效益,为甬优538单季栽培方式提出合理建议。

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6年在余姚市陆埠镇郭姆村进行。选择排灌方便的相邻3块田作试验田,其中,机插田面积721 m2,手插田面积847 m2,直播田面积907 m2。参试品种为籼粳杂交稻甬优538。

手插5月17日播种,6月16日移栽,移栽规格25 cm×25 cm,每丛插2株左右。机插5月17日播种,9寸秧盘,每盘播种量折合干种子60 g,6月17日移栽,机插规格30 cm×21 cm,每667 m2插18盘左右。直播6月6日播种,播种量0.75 kg/667 m2。

其他田间管理基本一致,每667 m2施复合肥25 kg作基肥,每667 m2施尿素15 kg、复合肥25 kg作追肥。水稻生长后期进行室内考种。11月11日实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机插和手插同期播种,但手插生育进程快,8月31始穗,9月3日齐穗,分别比机插早1 d、2 d。但对成熟影响不大,机插、手插都于11月6日左右成熟。直播由于播种迟,始、齐穗期迟,比手插迟6 d,但也于11月7日左右成熟。

2.2 穗粒结构

从表2可知,有效穗数以直播最高,达17.3万/667 m2;机插和手插在14.0万/667 m2左右,差异不大。每穗总粒数以手插最高,达291.9粒,比机插多5.3粒,但机插结实率高,最终每穗实粒数比手插多2.0粒。直播田由于有效穗数多,穗型明显变小,每穗总粒数只有254.3粒。千粒重以机插最高(21.8 g),直播次之(21.7 g),手插最低(21.6 g)。

2.3 产量

从表2可见,3种栽培方式均获得了较高产量。其中机插产量最高,达832.5 kg/667 m2,手插次之为802.9 kg/667 m2,直播为779.6 kg/667 m2。

3 不同栽培方式效益比较

3.1 不同栽培方式的种植成本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农户采用机插时实际用种量在1.25 kg/667 m2左右,按每80元/kg计算,种子成本100元/667 m2;机插育秧盘0.3元/张,每张用泥1.0元,用20盘,计26元/667 m2;流水线播种6人播种、6人摊盘,1 d作业6 000张,折合成本5元/667 m2;插种时2人起秧、1人运秧、1人插种、1人加秧,1 d插种20 000 m2,折合成本30元/667 m2;补秧1人补2 000 m2计40元/667 m2。以上合计机插实际成本为200元/667 m2,目前杂交稻机插服务费300元/667 m2,即机插户实际成本200元/667 m2,小户机插成本300元/667 m2。手插用种量少,只需0.5 kg/667 m2,种子成本40元/667 m2;一般1人1 d能插667 m2,插种成本150元/667 m2;合计成本190元/667 m2。直播用种量按0.75 kg/667 m2计,种子成本60元/667 m2;田板平整10元/667 m2,播种10元/667 m2,除草20元/667 m2;合计成本100元/667 m2。机插、手插育秧及直播秧苗期管理虽有差别,除直播多一次苗期除草作业外,其他成本差异不大,后期管理成本差异也不大。

表1 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比较

表2 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经济性状、产量比较

表3 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效益比较

3.2 效益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甬优538单季直播栽培虽然产量低于机插和手插,但只要把握除草关,是最省工的栽培方式,单位面积效益高。手插栽培因种子成本最低,若农户利用自己的劳力不计成本,则是最省本的方式,并且手插栽培的田块更有利于后期管理,因此,近几年随着籼粳杂交稻的推广,手插重新被部分农户应用。但作为大户,由于劳力紧张,并且手插、直播每日可完成的工作量远低于机械化作业,还是选择机插为佳。

4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机插栽培时产量最高,手插次之,直播略低,但均超过750.0 kg/667 m2,并且甬优538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其长相长势、株型结构均较好。从种植成本看,直播栽培最省工节本,是大部分小户选择的方式;手插栽培由于用种量少,种子成本低,加上种植密度小,手插速度较快,成本不高,且后期管理方便,也是小户种植不错的选择。但作为大户,由于劳力、季节紧张,还是选择机插为佳。

本次试验中甬优538作直播有效穗过多,理论产量最高,但实际产量却是最低,在生产中要注意及时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控制群体,增大穗型。

[1] 张国平,周伟军.作物栽培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 蔡仁祥,孙健.粮油生产知识读本[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机插种量单季
立春后,瓜豆播种忙
湖南农业(2024年1期)2024-04-08 17:11:36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南粳51不同机插密度试验初报
2015年临江镇烟后稻机插与手插简比试验小结
武运粳24号水稻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临川区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不同用种量试验初报*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紫云英翻压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