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
去年7月,成都提出要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2017年8月24日,《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生态圈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产业生态圈的认识,创新产业生态圈建设模式、培育产业生态圈发展优势,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政策保障,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重点工作”。那么,从文创产业生态圈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呢?
着眼全局,优化成都文创空间布局
文创产业生态圈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文化生态系统。因此,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的构建,必须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高度审视文创产业的发展,才能对文创产业生态圈的规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一是文创产业生态圈的开放性特征与“有核无边”的空间布局。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必须与“圈外”随时保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换。因此,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的空间布局思维决不能拘泥于成都的行政区域内。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构建具有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特点的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决不能将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构建为一个受限于行政区划意识的封闭式产业生态圈。
二是文创产业生态圈的多样性特征与“同聚共生”的空间布局。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的主体不仅包括文创人才和文创企业,而且包括文创产业协会、文创信息平台、文创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文创组织。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的构建,要深刻理解参与主体多样性对于成都文创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至关重要性,决不能“嫌贫爱富”,而要主动维护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从而释放文创产业生态圈的最大生态价值和文化活力。
高效规范,提升成都文创服务水平
政府在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是服务。因此,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文创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足够空间。为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成都宜专门成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中心。该中心既是成都面向广大文创人才和文创企业的窗口、桥梁和平台,也是全覆盖、普惠性和高效率的政府文创服务体系。具体来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有三:
一是开展常态服务。提升服务的规范性、及时性和精准性。一方面,为文创企业服务要秉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和服务周到的“三到精神”。另一方面,要秉持“亲”“清”理念,主动交朋友、搞服务、解难题,让文创人才和文创企业感受得到来自成都的温暖、善意、支持和效率。
二是跟进政策实施。充分发挥密切联系文创企业的优势,坚持以文创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文创企业反馈的信息,系统梳理和评估前期文创产业政策,稳定有效文创产业政策,调整无效文创产业政策,加强文创产业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实质创新。
三是助力招商引资。作为成都直接服务文创人才和文创企业的窗口性单位,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中心直接代表着成都市的政府形象,直接影响到成都文创的“软环境”。因此,要积极正视和高效解决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中心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和反映的问题。成都文创企业的普遍“点赞”和做大做强就是成都对外招商的最佳广告。
统筹兼顾,加快汇聚文创人才资源
近几年,成都市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人才政策。然而,各地政府在人才扶持政策上总体偏向于高端科技人才,缺乏对文创产业中层骨干或特殊人才的激励和扶持。事实上,支持文创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除了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之外,还包括众多的中层骨干和偏才怪才。他们可能没有较高的学历,较高的职位和光鲜的“帽子”,因此往往被排斥在人才扶持政策之外。对于成都来说,这既是文创人才政策制定的难点,也从政策创新角度为实现文创人才要素供给创新提供了机遇。
成都文创人才发展战略,要以包容的宽松氛围和文创环境,从宜业和宜居、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中高端文创人才和“草根”文创客并重的角度出发,通过认真调查文创人才现状,仔细论证文创人才标准,出台针对文创人才特点的《关于加快成都市文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吸引、用好和留住传媒影视业、创意设计业、现代时尚业、音乐艺术业、文体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会展广告业、教育咨询业这八大产业的文创储备人才、文创骨干人才、文创领军人才,力争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创人才政策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真正实现通过创新文创人才要素供给,吸引文创人才汇聚成都,发挥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的“人才场效应”。
积极稳妥,发展成都八大重点产业
具有相对优势的主导文创产业集群是一座城市的文创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形成了具备比较优势的主导文创产业集群。因此,大力发展成都八大重点文创产业,是着力构建形成成都文创产业转型突破与文创产业生态圈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是园楼整合,提供优质产业空间载体。以“双核两带三片”为支撑,加大对成都各大文创产业园(片)区中文创产业链重点关节的扶持力度和文创产业生态圈生态失衡的优化力度。科学规划成都文创楼宇内的文创企业和行业结构,建立集上中下游为一体的文创产业链和文创微生态,激励文创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避免过度的同质化竞争。打造从文创种子仓、文创孵化器、文创加速器到文创产业化基地的文化创意—创新—创业服务链。
二是政府引导,扶持引导文创产业发展。成都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统一,做到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两手”抓。强化政府主导,抓好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的谋划建设、政策配套、平台招引、综合管理等工作。加强八大重点产业的专项政策供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八大重点产业的创意创新创业,为成都文创企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多样化的新型孵化服务。
狠抓重点,壮大成都文创市场主体
成都文创产业生态圈的最重要主体是以文创企业为代表的文创市场主体。成都文创企业的做大做强,不妨以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为指导,一方面,抓好优势龙头文创企业的发展和规模以上文创企业的培育。在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上大力扶持重点龙头文创企业,引导龙头文创企业聚焦于重点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和帮扶,积极培育那些企业特色鲜明、专业团队精干、创新能力突出,经過重点扶持有望实现管理上水平、产销上规模、效益上台阶目标,从而迅速成长壮大的小微文创企业。
一是制定“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扶持龙头文创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透明度的成都龙头文创企业“一企一策”扶持措施,对龙头文创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工作给予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类文创智库的决策服务功能,协助成都龙头文创企业根据文创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龙头文创企业发展规划。通过上述行动,使成都的若干龙头文创企业成为成都提出的“打造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战略目标的主角。
二是构建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提供高效的社会化综合服务。首先是建立和完善成都小微文创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以市场化的手段为成都小微文创企业的发展提供包括信息服务、辅导咨询、进修培训在内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社会化综合服务。其次是为成都小微文创企业的发展缩小“企业规模鸿沟”。通过政策宣讲、信息共享、专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尽力缩小龙头文创企业与小微文创企业在信息获取、经营条件和人才体系等方面的差距。最后是针对小微文创企业难以通过传统金融渠道和常规信贷模式获得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的现实困境,在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下,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文创支行及文创金融团队建设,疏通和拓宽文创风险投资、文创众筹融资、文创专项债券、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四板”等传统银行信贷之外的小微文创企业融资渠道。
(本文为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成都市小微文化企业培育机制与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