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文
〔摘要〕挫折生花,百炼成钢。班主任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化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挫折体验;教育;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0-0063-02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凡事太顺当,人生太享福,反倒容易好逸恶劳。百炼成钢,班主任不妨多设置些“障碍”,让孩子多“苦心志,劳筋骨”,进而培养起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我认为,只有开展系列化、多元化的吃苦耐劳教育,用丰富的活动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每日一则“名言警句”启心智
每天的黑板右上角都很醒目地展示着由值日生摘抄的一则名言警句,学生进入教室后,第一眼就能看到,边读边记,并摘抄到笔记本上,熟读成诵。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不停地读着记着,日积月累,慢慢地就读进去了,吃苦耐劳的意识也就慢慢地内化于心了。
每周一次“夸夸你”引向善
书本或影视上吃苦耐劳的励志故事固然很多,也很有教育意义,但绝不如身边的榜样更直观更感人。我安排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挖掘班级内肯吃苦同学的先进事迹,撰写感悟,每周班会课上,推荐五名同学登台演讲,夸夸身边的好同学。留守儿童王芳家在离学校十余里的农村,每天天不亮,就独自骑自行车往学校赶,两年来从未迟到过,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王芳的同桌小刚在演讲中,充满敬佩,赞不绝口,声情并茂地介绍小芳的事迹,感染了全班同学。
身边的榜样,无穷的力量。各种各样的榜样,如旗帜、标杆、镜子,释放出无形的感染力,引导着同学们见贤思齐、向善向上。
每月一书“最是书香”能致远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我每月都给同学们推荐一本励志书籍,尤其是人物传记。阅读,让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上个月,我们师生共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1969年,十六岁不到的习近平只身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在这里度过了七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住窑洞,睡土炕,吃玉米团子,打坝挑粪,建沼气,在这里入党,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并被推荐入读清华大学。
“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惊不变,克难而进。”习总书记的教导被同学们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要像习爷爷学习,以苦为乐,勇敢向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会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
每学期一次“远足体验”练意志
奚公山纪念园是我校的爱国教育实践基地,十千米路正是学校开展远足活动的宝贵财富。我們班级每学期都进行一次这样的“吃苦教育”。从学校出发,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歌,顶着烈日,或冒着寒风,兴致勃勃,没有一个叫苦喊累。
冬天越是严寒,春天越是樱花烂漫。半天时间,来回二十多千米,对城里的这些独生子女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但是同学们是好样的,经受住了磨炼。远走不仅能锻炼同学们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意志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爱心、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收获难能可贵的人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每学年一回“社会体验”明事理
社会体验不仅带给学生视听冲击,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每学年,我都会带领学生到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紧张繁忙的建筑工地、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营去。去年,我班去法院旁听了“少年法庭”的庭审。庄严肃穆的庭审氛围,走上犯罪之路的声声忏悔,警示教育着孩子们。今年麦收时节,我带着孩子们来到田间,一到目的地同学们什么活都想试试。在大人的指导下,他们割麦子、拾麦穗,干得不亦乐乎。同学们虽然有时累得腰酸、背痛,手上划破了口子,白嫩的皮肤晒黑了,脸庞也瘦了一圈,但是却增强了体质,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等道理;也耳闻目睹了农民稼穑的艰辛,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加尊重劳动人民,更加怜悯弱小。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体验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方式。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军营,走进农户——多彩的生活给孩子最美的体验。
“黄金需要红炉炼,细玉需要妙手磨。”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今天的吃苦耐劳是为了明天的幸福,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奚仲中学,枣庄,277000)
编辑/赵 磊 终校/丁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