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珏
“我希望自己的创新作品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年幼时,看到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一女生徐书晗就产生了利用科技改变世界的梦想。如今,她渐渐长大,正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步向自己的梦想靠近。
虽然才上高一,徐书晗却拥有许多引以为傲的发明成果:升降鞋、电热水壶超重报警装置、可调节平衡跷跷板、方便开启的瓶盖、可调节角度鼠标垫……在她看来,科技创新的灵感往往源于生活。“比如,生活中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就会思考怎样改进才能解决或避免它。”
2015年11月,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驻城的一起交通事故给徐书晗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时,一个初中生在街道拐角处等红绿灯时,不幸被疾驰而过的工程车卷入车底。大型工程车存在视野盲区,伤人事故频发,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产生?
寒假期间,徐书晗冥思苦想,对目前的工程车进行改进,设计了一辆智能安全工程车。“我在工程车车身装上了自动刹车装置、防卷入装置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徐书晗告诉记者,拐弯时,这种智能安全工程车的智能模式会自动开启,利用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内轮差内有没有行人。当检测到有行人时,便会执行降速指令,并发出警报,提醒司机与行人注意安全。
“在工程车轮子外面安装防护罩,这样就能防止行人在被车体刮倒后,从车体后轮的前方或侧方被卷入车底,最大限度地保护行人。”徐书晗坦言,智能安全工程车是自己最喜欢的发明。这项作品也获得了第十二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第22届全国发明展青少年发明金奖。如今,她正在为这件得意之作申请发明专利。
上数学课时,徐书晗发现老师在黑板上画圆必须先用尺子量一下半径,而且圆规的圆心很容易打滑。能不能改进一下?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她通过在圆心处增加磁铁和可移动滑尺,设计出一款能使圆心不滑动,方便测量半径的磁性便携式圆规,它既能画圆,也能画线和圆弧等。2017年12月,这项作品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徐书晗不仅对发明有着浓厚兴趣,还对机器人情有独钟。她曾四次走出国门参加各类机器人大赛,然而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年赴韩国参加的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
当时,徐书晗以中国区比赛第一名的成绩信心满满地来到韩国参赛,现实却给了她一个晴天霹雳——机器人搬运赛中,韩国队的成绩大多在22秒左右,而中国队的最好成绩是1分27秒。
“我们每次训练时都很努力,赛前也很有自信,但最终成绩却很不理想,这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韩国队的机器人性能比我们的好。”这一点对徐书晗的触动非常大,从那时起,她又有了一个梦想——让中国科技占领世界科技的至高点!
巨大的挫折反而激发了徐书晗的斗志。她冷静地思考如何在赛场上扬长避短。“尽管韩国队在搬运赛上有绝对优势,但我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很强,在一些注重临场发挥的比赛中很有竞争力。”果然,在机器人擂台赛等项目上,徐书晗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14届机器人奥林匹克国际赛擂台赛一等奖、第16届机器人奥林匹克国际赛个人挑战赛一等奖、第17届机器人奥林匹克国际赛最佳技术奖……
在国际比赛中,徐书晗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比赛不仅仅是队员之间的比拼,更是国与国之间研发能力乃至科技实力的较量,这更加激发了她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的欲望。
做做小发明,玩玩机器人,科技创新活动看起来轻松又有趣,但那仅仅是表面现象。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有超强的抗压能力。
要想取得好的竞赛成绩,就得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每天放学后我要留在学校,从下午五点半训练到晚上十点,说不累那是假的。”徐书晗介绍说,每次机器人比赛前都要集训两周以上,赛前的几天需对机器人进行严格的调试和检测,熬夜加点早已习以为常,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机器人训练必须要经过刻苦的编程练习和多次重复拆装,而发明过程中的失败就像家常便饭。“我希望白昼长一点,再长一点,这样我就能在俱乐部、创造室待的时间再久一些。”每一个科技项目都对徐书晗充满了无穷诱惑,几乎填满了她学习之余的所有时间。
徐书晗的坚持也有了回报,如今她已取得6项国家专利证书,获得国内外各类大赛奖项近30个,还被评为“齐鲁小名士”“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現在,徐书晗升入高中,学习十分紧张,但她已经定下计划,利用节假日做研究和探索,合理安排时间,继续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比赛等项目,力争学习、参赛两不误,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绚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