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
团团转
我有一辆非常破旧的自行车,车体构架锈迹斑斑,关节零件无不松动。骑这辆车,有两大不舒服:一是吵,它只要一动,立刻嘎嘎作响,大轮嘈嘈,小轮切切,每天上下班行走在长安街上,总觉得破坏了肃穆庄严,惹得值勤民警无不侧目、神情复杂。二是累,它链条老化,蹬起来重得不得了,自长椿街至闹市口,二百许米,汗出如浆,气喘如牛。因为用了好多年,敝帚自珍,未便淘汰。后来架不住夫人三番五次劝说,换了一辆新车,感受果然不一样,身轻如燕,电掣风驰,一路只闻清风过耳,且再不为呕哑嘲哳烦恼矣!
感慨之余,想人生也大略如此。人这一辈子,也需要依着世易时移不断更换思想,否则也未免“吵”和“累”。
所谓“吵”,就是愛发牢骚。爱发牢骚的人,大多思想保守,因他曾经沧海,所以总觉眼下不好。他的嘴边每每挂着两句言语,一曰“古已有之”,二曰“今不如昔”,这两句话,非常要命,因为“古已有之”实在是阿Q转世,心底里的潜台词,就是“我们祖上比你阔多啦”;而“今不如昔”,则是九斤老太附体,动不动就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
至于“累”,一是自己活得累,因为他总强调老眼光老经验老惯例,看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二是别人和他合作,也觉得累,因为他总觉得整个世界都和他不对付,所以不肯“量凿而正枘”“克己以尊人”,总之是缺乏团队精神。
这种不能与时俱进的思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特别是上了几岁年纪、有了些许经验,更容易下意识地关闭起欣赏的目光和包容的心态——首先是排斥新事物,比如鄙夷信息技术,“我从不用微博微信”;其次是排斥新潮流,比如批判当代艺术,“乌七八糟都是垃圾”;再次是排斥新变化,比如感慨世风日下,“我们当初做得多好”。
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非常有害的。因为长此以往,他早晚会遭时代抛弃。等有一天落入了历史的垃圾堆,那时可就真应了铁镜公主说杨四郎的话头:“你那眼泪还在腮边,现揩可来不及了!”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旧的总会过去,新的总会到来。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切工作都展现出新面貌新气象。“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假如我们跟不上新时代前进步伐,还在那里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怎能拿出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又怎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占据主动?所以说必须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明白这一点,做人、工作、生活,都有进益。勉之哉,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