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从三叩九拜到打拱作揖

2018-04-16 08:59李楠楠盘玮等
畅谈 2018年4期
关键词:张幼仪金花徐志摩

李楠楠 盘玮等

“见面齐声道贺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清末以前,普通老百姓见官员仍需行繁琐的跪拜礼,但随着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废除跪拜礼后,即便是见官员,老百姓也如上面所描述一般,只需打拱作揖表示礼貌即可。

跪拜礼的废除,是对森严等级制度的挑战。辛亥革命后清风一缕,寻求人性自由的思想,使得这些陋习逐渐瓦解,移风易俗风潮此起彼伏。

叩拜分9种 民国变鞠躬

“跪拜礼”是中国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到了清代,仅跪拜就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膜拜”等格式,各种不同级别人员在不同场合将选取相应礼仪。政府官员之间、民众与官员之间,除了要称为“大人”或“老爷”等外,更要行磕头跪拜之礼,其中“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礼;地位相等的人们之间通用“顿首”;“吉拜”则在祭拜祖先时使用。

这种现在看来是体现尊卑和臣服的礼节,在当时也不断受到质疑和冲击。唐玄宗期间,白衣大食(今叙利亚一带)遣使者来访,朝见皇帝时平立不拜,唐朝官员以其无礼欲治罪。即便到了较近的1805年,沙俄格·戈洛夫金使团来华,入境后即表示不行跪拜礼,引起清廷不满,只到达张家口,便原路返回俄国了。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便上书要求废除跪拜礼,当时的无政府主义者也附和认为,跪拜礼“卑躬俯首,生气毫无”,而“点首鞠躬最便宜,亦足示敬,且出于自然”。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等级制度也随之瓦解,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逐渐传播,取消有辱人格的跪拜礼势在必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废除跪拜制度,用鞠躬代替跪拜。此后,改革礼仪习俗己成风潮,打拱作揖、鞠躬握手逐渐成为见面礼仪。

对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移风易俗,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现代礼仪知名学者琴石表示,中国传统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跪拜礼,古代人以“三叩九拜”为至高大礼,但国人行跪拜礼其实也有一定客观原因。在明朝以前,普通家庭都没有所谓的凳子和椅子,老百姓在家中都是双腿蜷曲、臀部抵着脚后跟而坐,如有客人来访,在聊天过程中为表示礼貌便用欠身顿首表示礼仪,相当于现代人所称的“跪拜礼”。古代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随着阶级演变便成为一种表达臣服的礼节。

这种礼仪体现在清代最为明显,礼仪习俗也最为繁琐,清廷将满族的一些礼仪习俗融入到汉族中,这种交融使得传统礼节习俗出现了一个高峰。

废旧婚礼 反抗包办婚姻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新思潮的涌入,反迷信宣传和介绍科学成了重要特色,也使得不少民众开始觉悟,变革迷信习俗。有些地方出现变寺庙为学堂学会以及分寺庙财产等现象,有的则出现轻视鬼神的情况,甚至官方对部分迷信习俗也加以干扰和限制。

婚礼是普通民众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旧式婚礼不仅渗透封建意识和迷信色彩,而且大户人家娶亲要行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在内的“六礼”。纳采即行聘,男方要备好求婚礼品送到女家,请求采择;问名则是男方要具庚帖,写上姓名、出生年月日时送到女家,女方也以同样内容回复;纳吉即为正式订婚仪式;之后女方如无意见,男方才选定吉日请求女方同意,这称为“请期”;以上程序过后,便可进行最后一个环节迎亲,随后举行旧式婚礼拜堂成亲。

传统婚姻礼俗还推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清末留学生也带来西方及日本婚姻观念,成为婚姻自由、婚礼简化的最早实践者。1905年7月5日,留日学生王建善在《时报》刊登征婚广告,公开姓名、学业、住址等,并建议通过通信结识、结婚。8月2日,他又登报阐述“男女配合,以专一为贵”的婚姻观念,领时代潮流。

在婚恋自由观念的冲击下,一些民国文人对父母包办婚姻说不,徐志摩便是其中的代表。

1915年夏十月,由家庭包办,他与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但是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一直是鄙弃张幼仪的。他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评论他的未婚妻:“乡下土包子!”婚后更是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结婚后,张幼仪很快怀孕生子。

而自认完成了传宗接代任务的徐志摩,却迫不及待地离家去北京求学,之后赴国外留学并遇到了林徽因。他疯狂地迷恋上了她,丝毫不顾忌自己有妻有子的身份并迅速要求与张幼仪离婚。

“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徐志摩如是说。

徐志摩义无反顾地打响了反抗传统婚姻的第一枪,象征着包办婚姻的张幼仪无辜躺枪。徐志摩不需要管这个女人是美是丑、是疾病是健康,是才华横溢是大字不识,只要是包办婚姻,这婚就要离。

西式婚礼走进百姓家

清末,在南方的不少城市已开始举行西式婚礼,青年人也多公开自由戀爱,拒绝媒人言婚,反对父母包办婚事。1905年8月13日,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吴晋与承志女学堂的顾姓女子举行西式婚礼,来宾多达200余人。清末学者徐珂记载了当时“文明结婚”情况称,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据《清稗类钞》)。

到了民国时期,广东个别地方政府开始设法干预旧式婚俗,号召青年参加政府主办的集体婚礼,同时可获得“婚姻注册许可证”作为合法婚姻依据。

人们对旧式婚礼的摈弃,除了摆脱繁杂的习俗外,新式婚礼特别是西式婚礼中浪漫的气氛,也赋予了结婚典礼新的内容。据介绍,在清末时期,随着传教士在沿海活动频繁,越来越多的天主教徒选择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

作为天主教区在广州最宏伟、最具特色的教堂,坐落于一德路的石室圣心大教堂始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在老广州人心目中,圣心大教堂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其建筑规模宏伟、为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有着“远东巴黎圣母院”之誉,还因它也是一百多年来保存得最完整的天主教堂,由于整个建筑以石材为主,所以老广州人更喜欢亲切称其为“石室”。正是这座石室,见证了清末到民国时期诸多西式婚礼诞生。

当年婚纱要租借 现在婚纱满街卖

家住石室旁的胡荣星婆婆谈起当年在石室看到西式婚礼的“威水史”,仍记忆犹新。“东山少爷西关小姐,那时到石室举行婚礼的都是有钱人,看到新娘穿着长长婚纱,我们就跟在后面追着跑,觉得很好玩。”胡婆婆回忆称,当时很多亲戚都羡慕他们住在石室旁边,一有“婚声”就能马上去围观。不过胡婆婆表示,上世纪30年代在广州举行西式婚礼的还不是很多,但整个社会风气已带动起来了,“多数已采取新式婚礼,不再像清末以前要走很多礼仪,还要穿着大红衣服敲锣打鼓迎新娘了。”

胡婆婆称,她听上辈人说起,石室落成后便可接受举办西式婚礼,但刚开始来申请的人寥寥无几,随后才逐渐增多,而到现在却要排队。据介绍,现在凡计划到石室圣心大教堂举行婚姻典礼,需要提前半年(至少三个月)提交书面申请,并完成婚前辅导课程,经过考核合格,方能在教堂举行婚礼。

让胡婆婆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家旁边就有裁缝店专门租借礼服给举行西式婚礼的人,也常会发生因租借后弄脏弄坏产生冲突的事情,“整个广州城也没有多少家裁缝店能租借到婚纱礼服。”胡婆婆称,当年最常看到的景象是,新郎新娘穿着西式的西装和婚纱,但宾客中很多是穿着旧式服装,更多是穿着长衫马褂。

时隔多年后的今天,新式婚俗己成潮流,即便不是天主教徒,也几乎一律穿着西装和婚纱举行婚礼,这在一百年前的广州几乎不可想象,因传统婚俗中要求结婚需“一身红”,穿着黑色西装和白色婚纱举行婚礼,被认为是很不吉祥的兆头。

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的观念,也催生了新产业的产生,以前婚纱基本靠借,现在则满街都可买。

在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北的广州婚纱一条街上,每天都络绎不绝有人前来挑选婚纱,而且对绝大部分市民来说,虽然一生只穿一次,但他们宁愿购买也不愿租借。“我们生意红火,其实也归功到当年的婚俗改革,如果还按照老一套婚俗来,婚纱哪里卖得出?”一位商户称,婚纱一条街已存在30多年,现在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支撑产业。

广州金花娘娘庙辛亥革命后逐渐消亡

国家一级作家,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也表示,很多迷信习俗也由于科学开明而逐渐消失。

民国之前,广州城到处都有金花娘娘庙,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广州人称其为“送子娘娘”,是广府^传说中的生育女神。据传,明朝时广州城一位官员的夫人,怎么都生出不孩子,有一算命先生告诉官员,只要找到一个叫“金花”的人,夫人自然能生出孩子。于是该官员派出很多人寻找金花,当金花被送入家中时,夫人也恰好诞下一婴儿。金花死后,便被百姓奉為金花娘娘,现在越秀区惠福路一带原本便有很多金花娘娘庙。

而在清末特别是辛亥革命后,西医传入中国,大家对生育和接生等都有了进一步认识,于是拜金花传统也慢慢消失。

广州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金花庙是黄埔长洲金花庙。据长洲金花庙负责人介绍,由于广州目前只剩这唯一的金花庙,所以来拜祭求子的仍不在少数,但与以前比起来已少了很多。“现在来求子的主要还是些年纪较大的人,年轻人比较少,当然更多的是来旅游观光的。”该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每年金花诞时,该庙都有举办相应活动,主要是通过这些旧典礼来促进旅游业,和以前的迷信求子有所不同。(资料来源:《信息时报》)

猜你喜欢
张幼仪金花徐志摩
完全诗意的向往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张幼仪:无缘徐志摩,照样活出自己的新天地
坐着也很忙
徐志摩自带铺盖陪蒋百里坐牢
金花银花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说不定我最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