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摘 要:仪器设备是实验室最重要的资源,作为实验检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仪器设备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数据以及最终的成果,做好该项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检验工作的进行,增强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最终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严格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内容,强化管理环节,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维修;维修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5-0080-0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是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检验工作有效开展。仪器设备管理需要专业的制度,合理的方法以及認真负责的态度。在增强仪器设备管理的同时强化整个实验的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规范管理内容和条例,增强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仪器设备的管理涵盖很多内容,大致包括:建立仪器设备资料的录入档案、登记购买的仪器设备、检验仪器的真伪、相关资料的校验与审核、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此外,在仪器设备出现问题时,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登记,联系相关人员进行维修,申请报废、停用及重新购入等相关内容。对于仪器设备的强化管理,体现了质量监督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对于检验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仪器设备的购置、检验、使用、维修、报废的全过程的分析,进行相应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有限的寿命周期中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在仪器寿命周期的整个环节中,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修护是最重要和关键的,直接关系到检验效率及最终的数据与结果。因此,想要从整体上提高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给予支持。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安全的购置渠道、严格的验收标准、正确的使用方法、健康的运行环境,以及使用专业人士通过专业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等。
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大维修和保养力度,严格规范相关的检查标准,最大程度的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使设备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可以在借鉴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陈出新,规范工作程序,简化工作环节,强化管理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终提高工作效率,使检验数据更加客观准确。管理制度包含很多的环节,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出比较实用的制度。比如:设备维修制度、技术检测技术制度、责任人制度等,使仪器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加大维修经费的投入,提高设备完好率
在实际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仪器设备损害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维修费用的紧张。很多企业和单位在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前期投入,希望以一次性的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后期的检验和维修投入,这样在经费上出现短缺,导致设备的完好率降低,缩短了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寿命周期,对于企业来讲是不划算的。很多可以重新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因为缺乏必要的维修,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检测工作的推进,最终损害实验的数据和结果,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在于加大设备维修经费的投入力度,最好成立专门的小组,根据设备的折旧情况对设备进行不同程度的拨款,让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更加有保障。提高设备的完整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的维修队伍
在任何时候,拥有了强大的队伍和人才,就等于向成功走近了一步。既然了解到仪器设备在企业和单位工作中的重要性,就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首先,增强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在很多企业和单位的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作用和维修的重要性认识模糊,导致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不到位。同时因为缺乏专业的考核标准,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成了一项出力不讨好的额外工作,错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专业仪器设备维修人员的积极性涣散,在仪器设备出现问题时,不是自己动手处理而是报备申请更换新的设备。长时间下去,不仅浪费了资源,导致维修经费紧张,还会削弱技术人员的实力,不利于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因为缺乏及时的维修,一些设备在发生故障后仍然“带病工作”,直接影响了最终的实验数据和结果的精确性以及严谨性。
其次,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应该配备专业人才,增强管理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就中国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和单位的维修队伍都不是非常的专业,维修力量整体比较薄弱。专业知识贫乏、知识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技术人员少,队伍老龄化,积极性匮乏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了增强工作的适应性,必须要创造条件及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对管理维修队伍的建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人才和加强培训。通过丰厚的报酬和完善的福利制度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或者在内部开办培训会,加强在职人员的技术水平。这些措施都可以缓解因维修力量匮乏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4 强化在职人员的维修知识结构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维修队伍是分开的,而一些实验室的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了解不够,有时当仪器设备出现问题送到维修中心时,办公室人员不知道仪器设备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甚至有些人连最基本的故障都解释不清楚,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或者微小的故障,其实并不用送到维修中心,自己动手就可以快速解决。然而因为知识的匮乏和相应的措施不完善,导致了维修工作出现困难或者维修时间延长,造成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所以,加强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定期考核、薪酬奖励等方式让实验室人员扩充维修方面的知识,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和学习关于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检验、保养和维修等一系列知识。对于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争取做到自己维修,小的问题就地解决,大的问题快速解决,在思想和具体行动上克服长期以来对维修人员的依赖。规范维修步骤,参与到维修工作中,缩短维修时间,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周期,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与使用率。
5 通过改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虽然很多企业和单位都意识到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正常运行工作的需要。比如,会出现仪器设备陈旧、零件松散、工艺落后、结构冗杂等问题,对于一些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如何自力更生,减少设备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周期,用最少的成本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成本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改进仪器设备就显得尤为必要。改造仪器设备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日常的实验情况请在职人员给出自己的建议,可以请专业人士在了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加工改进,也可以让相关的技术部门制定出专业的改进方案等。对于仪器设备的改造不能冒进和盲目,一定要在充分了解仪器设备和日常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性的改造。在改造方式上,可以对某一部件进行替换,可以对某一材料进行加工,可以对某一原理进行重复使用。总之,在保证仪器设备原有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延长使用寿命,既节省了资金,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6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涵盖了很多的环节和步骤,是一个由多种环节构成的专业管理工作。技术的专业性、知识的专业性、人员的专业性决定了这项工作必须采用整体管理和分步实施的方法来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这个专业的管理工作和项目中,必须将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严格落实并且细致检验,同时加强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态度,提高在职员工积极性,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坤,李彦启.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1):280-283.
[2]落巨福,田鹏.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设备配置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5,(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