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水电站泄洪建筑物布置及消能形式研究

2018-04-16 19:09:47钦震杰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8期
关键词:表孔底流排沙

钦震杰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434)

1 工程概况

玛尔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AJ&K和旁遮普省交界处的Jhelum河上,总库容1.54亿m3,电站装机容量640 MW。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本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挡水、泄洪、引水及发电等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

2 泄洪消能规模及特点

1)泄洪消能规模。玛尔水电站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方案,挡水、泄水建筑物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按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应的洪峰流量分别为18 506 m3/s和23 300 m3/s;下游消能防冲建筑物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的洪峰流量为11 000 m3/s。

2)泄洪消能特点。吉拉姆河流域位于季风区,在夏秋季季风季节,降雨集中在流域的南部和西部,并有强暴雨。坝址段河谷为一纵向谷,河谷两岸山体雄厚,呈近对称的“V”型谷,河床宽50~60 m,滩面基岩大多裸露。岸坡岩性由砂岩及泥质岩组成,岩体受构造应力挤压作用强烈,岩体裂隙发育。下游消能区河床抗冲能力差,两岸边坡稳定性较差。电站入库输沙量主要受河道天然来水来沙影响,上游规划建设的科哈拉电站和在建N-J水电站,库容小,建成运行对玛尔水电站入库泥沙影响有限,玛尔坝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 027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21 kg/m3。该工程具有“泄流量大、泥沙量大、库容小、地质条件复杂、消能区岩体抗冲能力较低”的特点。

3 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原则

1)该工程水库库容小,调节能力小,枢纽泄洪频繁,泄洪建筑物需运行灵活,安全可靠,选择泄洪设备规模及技术难度,宜控制在国内外已有的技术水平之内。

2)该工程泥沙量大,排沙建筑物规模应满足排沙的要求,需设置较低高程的泄洪排沙孔或(和)排沙洞;排沙建筑物宜与电站进水口靠近布置,有利于电站进水口“门前清”。

3)因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泄洪消能建筑物采用坝身表孔和中孔联合泄洪的方式,其中,中孔的作用主要为排沙、泄洪和降低水库水位,方便检修电站进水口等。

4)综合考虑消能区岩石的抗冲能力等问题,合理研究消能方式,合理设置消能区的防护规模。

5)综合考虑施工方便和节省工程量等因素。

4 泄洪建筑物布置

该工程具有河谷狭窄、泄水量大、水库泥沙问题突出、坝址两岸山体边坡稳定性差,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有条件将泄水排沙建筑物布置在坝身上。泄水建筑物采用溢流表孔和泄洪排沙孔联合泄洪,其中溢流表孔担任主要泄洪任务,泄洪排沙孔除担任排沙任务外,兼顾泄洪及水库放空。结合枢纽布置方案,溢流表孔布置在主河床偏右岸坝段,共5孔,单孔尺寸15m×22 m,堰面采用WES型曲线,堰顶高程563.00 m,溢流坝段总宽109 m。泄洪排沙孔采用有压坝身泄水孔,设置在溢流坝段左侧,每个坝段设2孔,共4孔,底坎高程为540.00 m,出口弧门尺寸为5.5 m×8 m。泄洪排沙孔集中布置在主河床,便于经常开启泄洪排沙,泄洪排沙水流顺直归入主河槽,水流形态较好,排沙条件较优,同时,靠近电站进水口位置,有利于电站进水口的“门前清”作用。溢流表孔可根据地形高低,分为靠河床的3个表孔和右岸2个表孔两组,两者之间采用导墙隔开,右岸2个表孔底板可抬高,以适应地形条件。施工期可在右岸两个泄洪表孔位置设置明渠导流,减少了导流工程量。

5 消能形式的选择

玛尔水电站最大坝高88.4 m,设计洪水时下游水深约为32.93 m,校核洪水时下游水深约为36.47 m,下游水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幅约为22.47 m,下游最大水深约相当于溢流坝堰高的41.30%。校核洪水时上、下游水头差约39.19 m。玛尔水电站泄洪流量大,泄洪单宽流量较大,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较差。这些因素均影响了其消能方式的选择。

5.1 泄洪排沙孔消能型式

底流消能具有流态稳定、消能效果较好、对地质条件和尾水水位变化适应性较强、泄洪雾化轻微等优势,能够适应不同水头。并且,泄洪排沙孔布置在进水口坝段右侧,若采用常规底流消能方式,泄洪排沙孔纵向隔墙可以隔断表孔与厂房尾水,避免泄洪时下泄水流对发电尾水出水造成影响。因此,泄洪排沙孔宜采用常规底流消能方案。

5.2 溢流表孔消能型式

该工程下游水位变化大,且下游河床和岸坡抗冲刷能力较弱,面流消能和戽流消能对该工程适应性较差。

对于挑流消能方式,根据玛尔水电站具体情况,会存在下列问题:

1)溢流表孔堰顶高程为563.00 m,下游最高水位为548.16 m,挑流消能方式布置较困难,且挑流水头差较小,小流量泄流时不能起挑变成跌流,而大流量泄流时下游水位又淹没挑流鼻坎。

2)挑流消能方式能量集中,需开挖较大的水垫塘,而玛尔水电站河谷狭窄,预挖水垫塘会产生的支护和开挖量较大。

3)河床抗冲刷能力较弱,且表孔泄洪时易冲刷边坡。

4)狭窄河谷大泄流量下雾化严重,需进一步采取工程措施来保证安全。

5)挑流消能会产生较大的水面波动,对下游河道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冲刷、淤积问题。因此,溢流表孔也不宜采用挑流消能。

从地形、地质、工程布置和水力学条件方面初步分析,表孔采用底流消能方案适应性较好。底流消能在具体布置上有不同型式,考虑以下4种型式进行对比研究及选定:

型式1:常规底流消能;

型式2:跌坎+底流消能;

型式3:宽尾墩+底流消能;

型式4:宽尾墩+跌坎+底流消能。

①型式1:常规底流消能。底流消能是比较传统的消能方式,消能机理和效果均得到大量工程的实际验证,主要运用在中、低水头的工程中。国内的水电工程,伴随高水头泄洪建筑物数量增多,受各方面因素制约,采用底流消能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像吉拉姆河这样大流量,大单宽流量的河流,为保证消能效果,消力池的尺寸会很大从而造成工程量增加,并且高速水流会在底板上产生较大的脉动压力。

②型式2:跌坎+底流消能。跌坎底流消能主要为解决消力池临底流速较大的问题,在体型设计上考虑在收缩水深的部位形成一跌坎,使得高速水流像射流一样进入下游水体,主流仍然形成水跃,底流由于有水垫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消力池临底水力学指标,国内的高坝中,向家坝水电站就采用这种消能方式。这种消能工仍为底流,可有效降低消力池的临底流速,但在跌坎后主流触底区,消力池底板的脉动压力会增加。跌坎消力池的跌坎高度对水流流态比较敏感,跌坎高度较低,高流速水流容易触底,临底流速与脉动压强减小幅度太小,跌坎高度较高,主流容易上移,增加尾坎高度同时,尾坎后水流容易形成二次跌落现象。

跌坎底流的消力池消能比较充分,消能率和常规底流消力池基本相同。消力池长度与常规底流消能理论计算的消力池长度基本一致,但是由于跌坎的存在,消力池底板高程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消力池的工程量。

③型式3:宽尾墩+底流消能。表孔宽尾墩底流消能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消能型式。通过形成三元水跃使池中水流紊动剧烈,大量掺气,旋涡破碎,水面升高,紊动剪切作用增强,消能效果理想,消能工的第二共轭水深和跃长比常规的二元水跃消力池大为减少,一般减少长度为平尾墩消力池的1/3左右,消能率大为提高,而且由于池长缩短,工程量也有较大的减少。但是如果下游消力池水深不足,或消力池底板以上总水头偏高,这种消能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表现为:①宽尾墩水舌对池底板形成的动水冲击力比较大,实测宽尾墩水舌在底板形成的脉动压强比普通平尾墩要大;②水垫深度不足,引起宽尾墩三元水跃淹没度不够,导致消力池底板近底水流流速偏高,高流速很容易使底板产生磨蚀破坏等问题。

④型式4:宽尾墩+跌坎+底流消能。该型式是型式2和型式3的综合,同时具有布置宽尾墩和跌坎的优点和缺点。

综合比较以上4种消能型式,每种型式都各有利弊。从消能效果来看,只要布置合理,四种型式消力池消能都比较充分,型式3和型式4的消能率大于型式1和型式2。从工程投资来看,型式1由于消力池较长,工程量较大;型式3消力池可以缩短1/3的长度,工程量较小;由于跌坎的存在基本不影响消力池的长度,却使消力池底板高程降低,因此,型式2工程量稍大于型式1,型式4工程量稍大于型式3。从运行安全来看,型式1消力池临底流速较大,消力池底板的脉动压力较大,且高脉动压力影响范围较大;型式2可有效降低消力池的临底流速,但在跌坎后主流触底区,消力池底板的脉动压力会大幅度增加,可能给底板的安全稳定性带来隐患;型式3如果下游消力池水深不足,或消力池底板以上总水头偏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型式4临底流速也较小,但也存在下游消力池水深不足,或消力池底板以上总水头偏高引起的问题。综合上述因素,该工程溢流表孔拟推荐采用消能率较大,工程量最小的型式3,即溢流表孔宽尾墩+底流消能+泄洪排沙孔底流消能组合方式。

5.3 水工模型试验研究验证

为论证泄洪消能建筑物整体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几何比尺为1∶60的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研究,进一步提出枢纽布置、排沙孔和消力池的体型布置、减轻下游冲刷的消能工等优化改进方案。模型试验中选取消能防冲流量、设计流量和校核流量等5组典型工况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经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和分析,推荐的泄洪建筑物布置及消能方案水力学条件总体上较好,泄洪建筑物布置方案较合理,泄流建筑物泄流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溢流表孔宽尾墩+底流消能+泄洪排沙孔底流消能组合方式能较好地对下泄水流进行消能。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优化了宽尾墩及消力池形体及尺寸,试验结果显示各种工况下水面线测试结果与流态相对应,消力池内流速有效降低,溢流堰面、溢流表孔后消力池、泄洪排沙孔及其消力池时均动水压力均未出现负压,动水压力整体上沿程逐渐增大,基本与水面线变化趋势相符。优化形体后的消能防冲建筑物在各工况下流态较好,消能效果较好,并且出池水流平顺,水流归槽也较好,对下游左岸坡及河床没有造成较大冲刷。

6 结语

该工程泄洪消能具有“泄流量大、泥沙量大、库容小、地质条件复杂、消能区岩体抗冲能力较低”的特点。采用溢流表孔和泄洪排沙孔联合泄洪方式,泄洪排沙孔集中布置方案,布置紧凑,运用灵活方便,适应该工程特点。采用溢流表孔宽尾墩+底流消能+泄洪排沙孔底流消能组合,提高了消能效率,减少了消力池长度,节省了投资。经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论证表明设计是合理的,有效解决了复杂条件下的泄洪系统布置及消能防冲问题。

猜你喜欢
表孔底流排沙
旋流排沙渠道排沙特性试验
金沙水电站泄洪消能设计研究
表孔位置对弧门支承结构应力的影响研究
拜耳法赤泥底流与烧结法赤泥滤饼混合预处理试验
山东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 09:09:18
跌坎型底流消力池的水力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
刘家峡水电站排沙洞岩塞爆破口上淤泥层稳定性试验研究
排沙系统金属结构重点技术问题探讨
底流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数值模拟研究
曲线形底流消能工设计应用
亭子口水利枢纽表孔弧门及液压启闭机的安装
水电站设计(2015年3期)2015-12-10 03: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