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研华嵌入式设计论坛在北京召开。今年论坛的主题是“迈向AIoT时代”,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结合在一起探讨!大会还邀请了来自微软、英特尔、ARM等公司的专家,一起来讨论人工智能盛宴下物联网的未来发展!
研华科技IoT嵌入式平台事业群总经理许杰弘先分析了AI发展现状。据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AI市场规模达2700亿元,中国AI市场2017年增速超过40%,全球的22%的AI企业在中国,并且政府也在不断推动相关支持政策来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经过分析研究发现,AI 产业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目前中国企业投资集中在应用层和技术层,而美国主要集中在基础层。
许经理介绍,物联网发展其实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嵌入式平台,主要体现为单个独立的物联网产品;第二阶段为搭建物联网集成解决方案平台,这一阶段会加入更多的传感设备;第三阶段是物联网云服务提供商不断出现。当然,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的成熟时期,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依然在起步时期。
研华利用已有的技术积累再结合现在的物联网发展新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X86和RISC平台的创新嵌入式物联网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无线通信和感测平台服务、AI加速模块与解决方案、IoT PaaS和软件服务以及边缘计算和智能方案。机器视觉占据了AI应用的42%,研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解决方案满足这一最大AI市场需求。
研华希望凭借自己在嵌入式产业的领先优势,依靠物联网集成解决平台、AI云服务和AI加速模块等促进AI和物联网的结合,推动企业的数字转型。
微软首席技术顾问徐玉涛介绍,到2020年会有200亿设备联网,即使每个设备的数据量很小,但是一旦海量设备进入网络,总体的数据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原来靠设备端MCU来计算处理的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如果把所有数据上传到云端处理,会产生很大的延时,这时边缘计算应运而生,微软称之为“智慧边缘”。
物联网发展到现在,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实时性好、支持离线、对通信带宽有限制、安全性要求高等。在这种需求驱动下,微软推出了Azure IoT Edge 边缘计算服务,主要将基于云的分析和定制的业务逻辑转移到边缘设备,使企业能够专注于洞察商业机会而非数据管理,这些设备现在就能够立即采取实时数据行动。借助开源的Azure IoT Edge,开发人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边缘解决方案,以及运行或调试时的问题。
Azure IoT Edge支持Docker兼容的Moby容器管理系统。微软还将扩展针对物联网的 Azure 认证,包括针对边缘设备的软件和硬件认证,以及运行时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性。为了解决Azure IoT Edge大规模部署的安全问题,Azure IoT Edge深入集成了设备调配服务,以安全地配置数以万计的设备和Azure IoT Edge安全管理员,这些管理员可以用来保护边缘设备及其组件。自动设备管理可以基于设备元数据将大型物联网边缘模块部署到设备。
徐顾问还介绍到,Azure Sphere OS是专门为IoT的安全和MCU的敏捷性而生,包括安全认证的微控制器、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和安全服务。
据英特尔物联网营销部行业销售经理谢青山介绍,在大数据浪潮扑面而来的时代,边缘设备处理了超过40%的物联网数据,英特尔针对物联网市场的技术、应用条件和开发周期进行“量体裁衣”,其物联网产品市场策略遵循以下原则:支撑负载整合的芯片、引领边缘设备负载整合、边缘设备实现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
谢经理还介绍了英特尔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看中的几个垂直细分市场,包括医疗健康、零售、智慧交通、智能制造和智能楼宇,其中医疗健康所占比重最大。谢经理强调,虽然物联网应用在英特尔营收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增长率却是非常高的,再加上与人工智能结合,其市场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Arm嵌入式资深市场经理耿立锋介绍,现在大部分智能设备中都包含有Arm技术。众所周知,市场上的大部分MCU都是基于Arm架构的。物联网时代,安全性至关重要,即使MCU没有太大的计算承载量,但是Arm还是希望将安全这一重要功能集成在MCU中。
Arm TrustZone技术与Cortex-A处理器紧密集成,通过AMBA AXI总线和特定的TrustZone 系统IP块在系统中进行扩展,可以保护安全内存、加密块、键盘和屏幕等外设,从而可确保它们免遭恶意软件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