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郭探微
2018年11月11日24时,2018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35亿元。京东、苏宁易购、网易考拉等多个网络销售平台也纷纷“刷新”了自己单日的销售纪录。更早的时间,国家邮政局就发布了数据:预计今年“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8.7亿件。
“双11”购物,逐渐成为很多人的消费习惯。据本刊与问卷星联合发布的调查显示,85.45%的网友都在“双11”加入了“买买买”大军。
当时钟指向00:00时,深圳的魏小姐紧张地盯住手机屏幕,不断刷新登录天猫的信息,终于在3分钟后买到了自己早就放入购物车的心仪商品,她长舒了一口气,觉得今夜终于可以踏实去睡觉了。
作为天猫商城的资深会员,早在2008年,淘宝商城第一次推出“双11”活动的时候,魏小姐就尝到了甜头。“我记得买的第一件商品是羽绒服,平时要500多元,打完折200多元就买下来了,特别划算。”那年魏小姐还在北方上大学,秒杀到的羽绒服,陪伴她度过了好几个寒冷的冬季。
十年过去了,魏小姐购买的商品从上学时必备的衣物,变成了包包、化妆品等轻奢商品,又变成了今年抢购的某知名品牌吸奶器,可以说,买的东西在变,但每年“双11”抢购的习惯一直未变。
调查中显示,85.45%的网友选择了在“双11”中“买买买”,14.55%的网友觉得“没有必要非要等到这一天购买商品”。在“最受欢迎的网购产品”中,衣物、护肤品、彩妆等产品排名第一(58.18%),洗发水、纸巾等日用品排名第二(26.36%),零食、各地特色食品等排名第三(10.00%),数码产品排名第四(5.45%)。
一方面是网友们对“双11”购物的热情高涨,另一方面不少网友也认为“双11”促销的“套路太多”,优惠打折显得“雷声大雨点小”。
魏小姐就表示,和最初“简单粗暴”全场5折的促销方式相比,这几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规则越来越复杂,“红包”“满减”“集赞领券”等促销活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魏小姐说,希望“双11”促销能少些花哨的套路,多些明明白白的实惠。
消费者郝女士则反映,11月1日她在千百度的网店上看中一双鞋,标注的“双11”到手价是612.4元。当时这款商品的页面还推出了一项活动,提示消费者在0点至1点支付可以享受8折,还能叠加使用店铺券。不过,第二天上午,郝女士再次打开商品页面的时候发现,这双鞋的报价已经改为738元。据郝女士观察,两天里,这双鞋的优惠活动前前后后改了好几次。
在调查问题“你觉得今年‘双11’优惠力度大吗”中,近半数网友给出了否定答案,38.18%的网友认为“促销力度雷声大雨点小”,11.09%的网友认为“价格和平时差不多”。
和让人眼花缭乱的“促销套路”相比,更让网友们觉得“有点受伤”的是,自己熬夜到凌晨,拼手速买到的商品,到手后发现,有部分标注着“电商专供”等字眼,而这种商品和真正想买的商品在质量上并不完全相同。
《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11”预警报告(2018年度)》中就指出,消费者应防范“双11”购物时的十大信用风险,其中就包括“电商专供”差别供货的风险。
在调查问题“对于购买‘双11’商品,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中,61.82%的网友担忧“商品质量不如平时”,36.36%的网友担心“退换货遇到障碍”,1.82%的网友担心遇到“冒充电商客服欺诈”。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双11”购物时,要小心谨慎,理性消费,一旦遇到“霸王条款”、上当受骗等情况,要积极通过正当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