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上海市高考作文从2006年的命题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到2011年的思辨类新材料作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再到近年来的现象类材料作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
从命题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低,考生有一个较明确的写作内容,但因为题目的限制,对考生的束缚也相对多些,且容易有套题作文出现。之后在上海盛行了很多年的新材料作文具有思辨的意味,例如2011年的“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再如2012年的“心灵的微光”,写作内容相对宽泛,但审题难度较大:什么是会过去的,什么又是不会过去的,“心灵的微光”到底比喻什么,这些是在作文中需要明确的概念,同时也是考生审题的难点。这些概念如果是模糊的、似是而非的,那么写出来的作文一定逻辑混乱,甚至偏离题意。此外,这类题目由于题意比较抽象,学习能力弱的考生只能机械地模仿所谓的“辩证”,而不能真正提高思维的含金量。因此,上海市从2016年出现的现象类材料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两种命题方式的不足。
来看一下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①自擬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这种作文题从表述上开始有意识地回避对考生立场、价值的引导与干预,不再仅仅要求考生证明题目表述的观点正确与否,而试图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与结果,让高中生走出自己狭隘的个人世界,为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个合格公民做准备。
上海高考作文的变化是可喜的,在这样的材料面前,考生与命题者地位相对平等,命题者不再高高在上,完全代表真理与正义,而是成为帮助学生思考的引路人。
到了2018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仍然继续坚持现象类作文命题方向,即使是在春季高考中。
我们再看2018年上海卷春季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在题目中,考生并不需要证明题目材料的正确性,因为这本来就是对生活现象的抽象概括,无论考生是否赞同,都不影响这一现象的存在,这一点正是现象类作文和以前的材料作文的差异所在。既然不需要证明材料所说内容的正确性,那么考生在写作时就需要换个思路考虑。既然这种现象广泛存在,那么它的存在就一定有其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社会的,如规章制度、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等,也可能是个人的,如心理、性格、成长环境等。写作时,考生需要调动日常生活经验。这些现象对于考生来说,既是熟悉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但又是陌生的,因为一旦被表述为抽象的现象时,就会拉开和考生的距离,需要考生还原这个抽象的情景。
2018年的“被需要的心态”则提出了人的自身价值与需要之间关系的话题。在题干中,人的需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身需要,二是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个题目的重点在第二种需要,即“被需要”。考生看到这类题目时,审题时要明确自己的写作内容,不是举例证明生活中的确有这类现象存在,从而证明题目的正确性,而是要思考人为什么会在被需要中体现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态度是否值得赞扬。
明确了写作内容后,考生可以思考关于被需要与人生价值的关系:被需要可以实现哪一部分人生价值,这种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否值得提倡,它的利弊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什么人更容易将被需要与体现人生价值挂钩,是否有不被人需要也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紧紧围绕这一现象及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等展开,这对考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又能做到不脱离实际,不使作文内容空洞无物。
当考生整理好思路后,回顾语文课本,会发现课本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这道作文题的论据。例如,《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教香菱诗词,《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为了生病的琼西牺牲自己画了一片藤叶,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因为被更弱小的人需要从而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周国平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则是对人生价值、人的独立价值的讨论。这些文本可以解读的内容很丰富,但从“被需要”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读出很多新意来。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复习课本非常重要。
被需要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文/上海一考生
人是群体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因而人无时无刻不需要别人,同时也被人需要。需要别人产生的是一种内心的感激,而被别人需要是一种付出,是一种被信任的快乐,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被需要实际上也是一种需要,当一个人被需要时,他获得的认同感就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被爱的人需要,会让人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当你被需要时,看似一种负担,可在你心里,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就是幸福感。你得到了对方的信任,这种信任会化成一种温暖,这种给予要比索取幸福得多。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爱,因此有机会为自己爱的人付出是一件幸事。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讲过:“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遗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有些人视被需要为麻烦,而有些人渴望被需要。对我们来说,需要和被需要虽是生活小事,可如若将这些小事都记在心上,不需要付出多少,哪怕一点点,人生中一定充满爱与善吧!
人在社会上越是被需要,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需要考虑自己对他人的贡献,这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础,也是个体价值的升华。被需要的背后是“我存在”,如此,你在社会上便不是一个孤独寂寞的人,你终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幸福感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在被需要时,你同样也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中,更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当下,很多人更关心自己的需要,而很少在意自己有没有被人需要。不少人认为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才幸福,在这种幸福感”的驱使下,人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人与人之间也会变得没有人情味。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如果你还没有感受到被人需要的幸福,不妨去找寻,相信被需要会比需要别人更快乐!
总之,被人需要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在这种幸福中,除了别人对我们的需要可以让我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之外,我们自身也同样具有为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此时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吧!
名师点评
人是社会性的,人的幸福与实现自我价值很难脱离社会、他人的需要而独立存在。这位考生能将人置于社会中来讨论被需要与自我价值的关系,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一问题,体现了较强的思维能力。此外,文章也从反面说明只关心自身需要的后果。文章结构清楚,有思辨力,论证比较严谨。
(柳叶)
被自己需要
文/上海一考生
生活中,我们不仅关注自身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身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很容易理解。被需要换言之也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人是群体性动物,被需要是人融入某个群体的重要标志。人们通过被他人需要追求归属感、认同感,同时,是否被他人需要也变成我们是否实现了自身价值的评判标准。被需要是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人们本能的心态。
然而,自身价值为何变为通过他人来实现呢?我们從被需要”这个词本身便能得出答案。“被需要”的行为主导方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他人。这就相当于,我们将自我价值实现的主动权交给他人。显然,这并不是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良好途径。
然而,被需要的心态时时刻刻包裹着人们。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我们对自我价值和个人目标比较模糊。自己都不明白自我价值是什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自然也只能通过“被需要”这种从他人角度出发的途径来找到所谓的人生价值了。庄子不愿被官场需要,只愿“曳尾于涂中”;《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不愿被俗世生活需要,只愿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梭罗不愿被纷扰的社会需要,只愿在瓦尔登湖畔悠然生活,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感叹。他们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便可不依赖于他人对他们的需要。然而,有多少人因为自身的糊涂,以至于在被需要的心态中,忘了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在被需要的心态中,盲目寻求毫无意义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人们的自卑感在作祟。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使我们需要通过别人,通过被需要的感觉,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同。这仅仅是肤浅地追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而无法上升到自己对自我的肯定,无法找到自我认同感。久而久之,我们便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依托于他人,忘了自己的真正价值。
尽管被需要的心态的产生情有可原,但在我看来,我们更应该牢记,我们自己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体。自我价值实现与否的评判标准,不应是“是否被他人需要”。我们要从追求被需要的心态中跳脱出来,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价值实现的途径。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追求,被自己需要,而不再追求被他人需要,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名师点评
文章立意新颖,认为人的价值不应该被他人左右,这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良好途径。确定立意后,考生从两个角度分析“被需要”心态产生的原因,指出被自己需要”才是对自己价值最佳的实现方式,并且提供多个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文笔流畅,思路严密,是一篇考场佳作。
(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