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供应链柔性研究

2018-04-15 20:09:26苗濛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库存柔性供应链

苗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物资装备部,北京 100000)

0 引言

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对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供应链所面临的挑战已由传统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演变为敏捷性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多样化需求和动态不确定环境成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特征和现代竞争环境下的重要标志。在“互联网+”的业态中,充分利用近些年来我国在电子商务发展领域中取得的跨越性进步,提升供应链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供应链柔性的内涵

对供应链柔性的研究发源于制造领域,早期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增加制造单元的柔性来生产多样化的产品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在供应链情景下,柔性的边界从企业内部外延到企业之间,对于柔性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涉及到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互动,还需从客户和供应链网络的视角来全面审视供应链柔性。早期的研究方式显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

1987年,Slack N于首次提出了供应链柔性的概念。国内的马士华教授也指出,供应链柔性是双方共同制定的一个合同要素,对于需方而言,它代表着对未来变化的预期,而对供方而言,它是对自身所能承受需求波动的估计。

供应链不仅连接了供需之间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还发挥了价值链的作用。所以,对供应链柔性内涵的理解还应从价值增值的系统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作者认为供应链柔性的内涵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工具与体制机制,整合供应链成员间的各种资源, 应对供应链系统内外发生的不确定性,保持供应链系统稳定并自适应,使其满足各方需求的能力。

供应链柔性主要包括产品柔性、时间柔性和数量柔性。产品柔性是指供应链在一定时间内引进新产品的能力;时间柔性是指供应链响应顾客需求的速度;数量柔性是指供应链应对顾客需求数量变化的能力。

2 电商环境下提高供应链柔性的方法

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供应链的柔性化奠定了底层技术基础。通过使用新技术,可有效避免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各系统单元集成有效性显著提升,总体反应能力充分提高,一体化竞争优势充分发挥。

2.1 加强柔性时间管理

构建柔性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系统中,需要对供应链参与方的订货、生产、交货、配送、销售等时间节点进行重点关注与认真协同,具体方法为。一是构架各节点企业间的双多项订单系统,通过电子化标准数据传输与接口完成电子订单。二是建立企业自身的柔性制造单元,实现以销定产。三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实时物流跟踪系统,向推送物流信息,减少因多方反复确认进程、进度而造成的效率降低,并利于相关方合理安排街卸货及出入库时间,实现高精度生产协同。

2.2 采用延迟化策略

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引发的订单不确定、生产不可控等风险,可采用产品延迟化策略和物流延迟化策略,即待需求明确后再开展相关生产活动,即人们常说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产品延迟化策略是指,先对产品结构、生产过程等进行模块化分析,将整体拆分为若干功能模块,依据相对确定需求进行模块化的拼接与改进,最终实现通过模块组合实现产品功能的灵活变化,由此实现对产品实体特征差异化的推迟实现。物流延迟策略是指,将物流活动延迟到订单确认之后,即是采取以订单拉动的物流运作模式。

2.3 实行联合库存管理

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节点企业间对供应链系统中共通性物资共享库存资源,以优化库存规模,减少库存资金占用。联合库存管理既可以是实物型联合库存,也可以是基于库存信息的虚拟型联合库存。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电子商务系统能力灵活选择。

2.4 充分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作用

按照经典供应链理论,供应链核心企业应在供应链中发挥协调作用。作者认为在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运营中,核心企业还应在利益分配中充分考虑为提升系统总体柔性和效率做出贡献的优秀企业给予更多合理收益。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某种机制,使有利于供应链柔性的行为可获得的额外收益显性化。通过此种方式,进一步打破各节点企业间的“山头主义”倾向,实现供应链收益共享与风险共担。

3 提升供应链柔性的若干思考

3.1 提升中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供应链的柔性是由许多的要素共同决定的,如能对所有要素进行同步提升固然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制于时间、资金、人力、物力、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相关要素进行优化提升。即便对目前认识到的所有显性要素进行了提升,也会存在未发现的隐形因素存在。这就要求最高管理者能够根据供应链类型、产品类型间的匹配关系选取最重要的一至二项进行优先提升。应采用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在问题中前进”的方式,切不可走入“木桶理论”的片面误区。这种方法论也完全符合《孙子兵法》的《虚实篇》中“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思想。

3.2 合理兼顾柔性提升与成本效率提高

柔性提升与成本效率提高组织间竞争的标准,实现二者的平衡与兼顾许多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者一直以来的愿望。有些观点认为效率和柔性是排斥的, 也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可以相容的。作者认为柔性提升与成本效率提高间的关系类似于空间中两个正交的向量。在供应链运行时间中,应时刻注意把握供应链存在问题的主要方向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分别发挥效率型供应链和柔性供应链的优势,做到供应链类型与产品类型相匹配。

3.3 明晰供应链柔性与供应链弹性的区别

供应链柔性重点关注供应链系统的应变能力,强调通过系统内部的机制、措施、方法提升对不利影响的化解。具有较高柔性的供应链可以对自身进行结构、流程、规则进行调整。供应链弹性则着重强调以不变应变。当供应链面对巨大冲击时,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功能。供应链弹性更为注重采取措施快速减小不利影响。如当发生供应中断,能够快速完成寻源或供应资源替换。

4 结论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供应链是一个对各节点企业信息高度开放与透明的商业生态系统,具备较以往更为广阔的柔性提升空间。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企业更为关注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在此走入各节点利益孤立的误区,更需要关联企业间的相互理解、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生命周期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供应链类型、所处的周期、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确定供应链柔性战略要素间的匹配关系及供应链柔性战略的决策。

猜你喜欢
库存柔性供应链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石油沥青(2021年5期)2021-12-02 03:21:18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3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