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县二十二团 841301
牛的人工授精技术(AI)是利用专用器械采集公畜的精液,再利用器械将处理过的精液输送到母畜生殖道的适当位置使之妊娠,以此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的一种科学的繁殖配种方法。人工授精能够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畜的种用价值和繁殖效能,防止人畜共患病及种畜间的繁殖疾病的发生,同时可降低繁养成本,实现多养畜,减少本交公畜数量的要求,并可选择性地控制品种改良方向和使用目的。
(1)人工授精技术上世纪70年代小范围使用于牛羊等家畜,当时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主要是采集鲜精经稀释后输精,也就是现采现用。缺点是精液保质期短,无法实现异地输精,具有局限性。在生产中需要一定数量的种公畜,良种扩繁速度过慢,仅限于局部小范围的品种改良。为了达到一个育种方向,需进行几十年的繁育基础工作,效果缓慢。
(2)2000年后,兵团与北京奶牛繁育推广中心进行技术合作,在各团场推广奶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其方法是将检验合格的精液装入吸管工厂化批量生产,冷冻于-196℃的液氮中,便于储存和长距离运输,能够保存几十年精液品质不下降。而且可以做到随用随取,具有很强的推广性。该冷冻技术同样广泛应用于羊鹿等家畜配种工作中,彻底解决了精液保存和运输问题。
(3)上世纪90年代,二十二团存栏奶牛不足800头,主要是70年代引进的一些北京花(荷斯坦)后代,由于优质种公牛的缺乏,出现了利用土种牛和未经鉴定的公牛的现象,造成后代出生重减轻、泌乳减少、体高体尺下降、抗病力减弱的状况。针对上述情况,二十二团畜牧兽医站通过近20年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对全团所有能繁母牛进行品种改良,良种纯繁,并通过级进杂交重点提高奶牛泌乳量和乳脂率,将个体产奶量提高到7500kg,某些个体达到10000kg。乳脂率由3.2%提高到3.6%,产犊数由过去的5年3胎、3年2胎,转变为1年1胎。通过品种改良,奶牛的产奶量得到提升,改善了我团职工群众的饮食结构,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的营养方向发展。努力实现“每天一杯奶,强壮每个中国人”的目标。
(4)通过奶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冷配辐射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对270户的奶牛进行了改良,养牛受益户户均增收5.3万元,达到了牧工增收、农业增肥的效果。通过饲养奶牛,改变传统养殖习惯,由简单放牧转为圈养舍饲,实现长草短喂、短草精喂、饲草过腹还田的生态养殖模式,彻底解决了农牧和林牧矛盾。
(5)奶牛良种繁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本交带来的繁殖系统疾病的问题,杜绝了某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布病的检出率由上世纪的5.3%,下降到目前的0.72%。结核病的检出率下降到0.05%。
(6)二十二团奶牛育种工作前期以“龙之子”、“黑星”为主配精液,既改良体质,又改良乳质,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品改,形成生产性能稳定的种群,泌乳牛一个周期平均泌乳5.5吨以上,高产者可达7.5吨,给养牛户带来丰厚的收益。从2015年6月开始引进德国肉乳兼用型“弗来维赫”牛,法国“蒙贝利亚”牛冻精对全团奶牛进行品改,重点改良体质向肉乳方向发展,同时降低体细胞数提高抗病性,初生牛犊表现为初生重、体格健壮、生长快和抗逆性强。初生牛犊可卖5000元比普通乳肉荷斯坦牛犊多卖2000元。品改效益明显,已推广到周边地方乡镇,促使奶牛人工授精工作全面开展。
(1)明确奶牛的品种改良方向。根据养殖户的需求利用乳肉兼用型荷斯坦、肉乳兼用型弗来维赫和蒙贝利亚与本地奶牛进行杂交,提高产乳产肉性能。随着技术的成熟,将逐步实现胚胎移植。
(2)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二十二团畜牧兽医站在抓好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疫病预防与治疗等基础工作的同时,专门划出土地修建养殖小区,划拨饲料地,退耕还牧扶持养牛业。积极为养牛户拓宽服务项目,在牛奶销售,饲草料收储,牧业信息提供等方面与养牛户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与三宇、瑞缘奶业沟通,在22团团部设置牛奶收购点,在22团14连养殖小区修建鱼骨式挤奶厅,彻底解决卖奶难的问题。
(3)不断提高饲养技术。根据二十二团人多地少,草场资源短缺,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现实情况,当前首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生产阶段的饲料配方,积极推广犊牛补饲,舍饲分段饲养,强度育肥,以及奶牛饲料微贮、青贮和非蛋白氮的利用等技术,从技术层面推动养牛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