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高校专项计划的神秘面纱

2018-04-14 09:39魏莘欣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投档户籍贫困地区

魏莘欣

国家专项(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高校专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地方专项(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计划的实施,畅通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均衡和教育公平。全国每年有十几万名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三大专项计划,实现上好大学的梦想。

高校专项计划是三大专项计划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类型。是参照自主招生模式施行的一项针对划定区域农村考生的单独招生计划。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办学层次高,影响力大。投放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教育部专项计划年度指导文件要求划定范围并向社会发布。

究竟怎样可以通过高校专项计划上大学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参照自主,特定农村

高校专项计划是由实施高校单独发布招生简章。单独进行网报资格评审。单独组织考核并划定入选范围。单独进行录取的一种特殊类型招生,模式非常接近自主招生。可以说既具有“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的性质。又有“高校自主确定实施方案”的自主招生的性质。所以,考生不能模糊地等同于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一定要首先熟悉实施高校发布的高校专项招生简章。

高校专项报名的基本条件为:符合当年统一高考的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三年以上的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三年的学籍并实际就读。从以上三条来看:首先,并不是所有农村户籍的考生都可以参加高校专项计划。只有户籍在“实施区域的农村”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高校专项计划;其次,即使拥有实施区域的农村户籍,但是高中的学籍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如高中去了教育质量较高的县),也不符合高校专项计划的报名条件。这样可以切实保障贫困地区的考生得到专项的政策优惠。

很多高校招生简章中的报名条件除了学籍和户籍限制外,也可以提出一些成绩、家庭情况的附加条件:部分高校对考生总成绩或单科成绩的年级排名有具体要求。低于排名范围的考生不能申请和被推荐;部分高校则对特困家庭、贫困家庭、建档立卡户家庭给予政策倾斜。这些家庭的考生可以优先获得相应的考核资格。

阳光报名,高校评审

考生除了参加本地统一高考网上报名外,还需要按照教育部和拟报考高校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在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高校专项网上报名系统申请报名。

在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报名时。考生会遇到限报学校数量的问题。按照报名系统的规则,考生选报高校数量以其中限报数最小的作为逻辑参数。假如考生有四所目标高校,其限报数量分别为2、5、3、10,考生如果坚持一定要选上设置了限报两所的高校,那就只能报两所高校,也就是除此高校外只能另报一所高校。

目前,高校专项计划实施高校的入选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直接网上评审报名材料确定入围名单,一种是网上审核+现场考核确定入围名单。网上评审报名材料主要是通过报名后台。对网上申请的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评比打分。按照招生简章公布的办法和比例划定入围名单,高校不再单独组织现场考试。合格的考生在高考后参照高校发布的高校专项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填报志愿。高校按照分省计划进行录取。

网上审核+现场考核则需要网审通过的考生再参加高校的现场考试,考试入围的考生才具备填报高校专项高考志愿的资格。这样的模式有利于高校优中选优,能够更加鲜明地体现人才选拔的意图。

优惠录取,单独投档

高校专项的录取优惠条件主要有:一本线投档录取。模拟线下延投档录取。按A/B两类分别优惠投档录取等三种方法。不论享有哪种投档录取条件,都会为高考成绩增加较多的分数优惠,为考生上好大學提供畅通的加分录取通道。

高校专项入围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定要认真了解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的高考志愿填报说明。在高校专项计划相应的位置填报高考志愿,否则将被视为主动放弃报考资格。

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统一录取环节,高校专项一般都会作为单独批次投档,而且多在本科第一批次投档前完成投档录取。从这一点来讲,高校专项计划能为符合条件的考生提供更多一次的志愿报考和投档录取机会,一本批次前高校专项计划未录取的考生还可以有本科第一批次投档录取的机会。

(责任编校/周峰)

猜你喜欢
投档户籍贫困地区
山西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录取普通批院校投档最低分
2020-2021年在晋招生第二批本科C类部分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0-2021年在晋招生第二批本科C类部分院校录取统计表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