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禹同
看这部电影是在八月末的上海。散场时间是下午六点半,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我骑着共享单车回两公里外的住处,胃里空空如也,心里却揣着一个故事。路口红灯还剩20秒,临街小店的音响里飘出歌声:“我在他乡,望着月亮……”
与威廉·肯尼迪的名作《紫苑草》一样,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同样关于无心之过以及痛苦、出走与试图回归。
主角李·钱德勒半夜出门买啤酒时忘了给壁炉加防火屏,归来时房屋已成火海,三个年幼可爱的儿女葬身于此。妻子悲伤过度,离他而去,他在警局里试图拔枪自尽而被制止。李从此搬离故乡曼彻斯特,成为波士顿一名拿最低工资、住狭窄地下室、在酒吧买醉打架的公寓管理员。多年之后,哥哥乔因心脏问题猝然离世,将李再度召回曼彻斯特。
并非所有人都有办法与过去和解。
本来打算待一个礼拜就离开,谁料乔在遗嘱上将自己16岁的儿子帕特里克托付给了李。叔侄俩分别得太久,早就找不回当年乘小船出海垂钓、一路上开玩笑时的默契,他们的重逢成了一個重新认识彼此的过程。
当故乡已成他乡,李便成了游走在他乡与故乡之间的异客。在曼彻斯特的街道上,李与前妻兰迪不期而遇。面对她的泪水与道歉,他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匆匆拒绝了“一起吃午饭”的邀约,然后颤抖着逃开。
其实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赎罪:兰迪自责于当初对丈夫的过度责怪,她沉浸在悲伤里,忘了李也承受着丧子之痛与更深的悔恨;李甘愿逃亡,将自己彻底放逐于没有故知的异乡,对新的爱情毫无兴趣更毫无打算……
电影的镜头运用非常隐忍。远景、全景用得最多,中景其次,表现强烈感情的近景和特写几乎没有。剪辑方面则毫无时下流行的快速凌厉之感,就连闪回也有几分不经意的迟缓。大景别与平静的镜头切换营造出个体渺小、世事无常的氛围,辅以大片空白的雪地、海水,使之更富有生活气息。音乐亦参与了叙事,如葬礼上高亢的圣歌配合纷乱的人群,一方面暗示乔为人的严谨细致,另一方面突出李归来后的孤寂和无所适从。再如,开头三人有说有笑出海钓鱼时哼唱的歌曲在电影接近结尾时再次成为背景音乐,这时从男孩儿长成少年的帕特里克一个人走在初春冰雪即将融化的街道上,用树枝戳戳土壤看是否足够松软、能不能让他那在冰柜里呆了一个冬天的父亲入土为安。
观看这部电影,流泪几乎成了观众的本能,正如影评人所说:“不刻意煽情,也不矫揉造作,你会觉得自己和讲故事的人有着同样的脉搏。”
最后,逝者葬矣,生者终于深情相拥,可是那有什么用呢?帕特里克的船有了新的发动机,他本人也不必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李去另一个异乡生活,依旧住小房子、拿低工资,做着公寓管理员的工作。故乡啊故乡,终究只是一个让他想起来就会颤抖和悲伤的地方。一切几乎不变,因为一切再度归零。
异客如李,自然会选择再度流浪。毕竟,“他乡遇故知”当然幸运,而没有触底也没有反弹的“他乡无故知”,或许才是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