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核算原则与方法的具体分析

2018-04-14 17:59:28张金珠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36期
关键词:账簿会计科目记账

◎ 张金珠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遵循和贯彻会计核算原则,才能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只有应用会计核算方法,才能加强财务管理。笔者拟通过本文阐明要着眼于掌握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基本内容,是贯彻落实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基础;着力于应用会计方法,强化财务管理,实现会计核算、反映、监督职能。

一、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具体分析

一是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不加任何修饰。

二是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关,要求在收集、记录、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使用者决策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则此项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一项信息如果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方案,即具有反馈价值。

三是明晰性原则。原则要求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要求会计记录清晰,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要数字准确、项目齐全、勾稽关系清楚。

四是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第一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第二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单位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单位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五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单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六是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从性质方面讲,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

七是谨慎性原则。谨慎性会计核算原则要求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如果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二、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分析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会计对象包含的内容纷繁复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就是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正确、科学地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满足经营管理需要,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基础。

(2)复式记账。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法记录各项经济业务,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填制与审核凭证。为会计记录提供完整的、真实的原始资料,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审核后的并认为是正确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的依据。

(4)设置与登记账簿。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账簿,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簿籍。设置与登记账簿应以记账凭证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设账户,并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账簿记录就对会计凭证中分散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账簿记录的各种数据资料,还是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依据。

(5)成本计算。对应计入特定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正确地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计价,可以考核经济活动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程度,为在经营管理中正确计算盈亏提供数据资料。

(6)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财产、资金账面数额与实存数额不符的情况,应该及时调整账簿记录,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明确责任。清查中发现积压或残损物资以及往来账款中的呆账、坏账,要积极清理和加强财产管理。

(7)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是对日常核算的总结,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人们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一会计核算过程称之为会计循环。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其次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设账户。再次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凭证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最后要根据核实的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分析。会计分析要依照会计核算提供的各项资料及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运用分析方法,对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会计分析的资料将成为会计预测、考核、决策的主要根据。

3.会计考核。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与原定目标进行比较,来考核、检查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与原定目标有多大偏差,考核会计实体的经营业绩,监督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4.会计预测。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与市场环境诸因素的相关性,运用定性或定量预测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会指标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测算、预计和估计。

5.会计决策。会计参与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已成趋向。

猜你喜欢
账簿会计科目记账
燃烧的账簿
记账类APP
记账类APP
大账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2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农家参谋(2019年2期)2019-09-10 03:54:02
用友U8软件预置会计科目的维护
电子测试(2018年22期)2018-12-19 05:12:56
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
交通财会(2018年6期)2018-10-26 07:05:28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代理记账:会计“工学结合”的新动向
浅谈会计科目扑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