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徐晖/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双双跃居世界第一,发展的质量也快速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国风电已累计装机1.88亿千瓦,同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更是呈现加速之势。2017年海上风电实现新增装机11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均居于全球第三。新增出口装机64.1 万千瓦,累计出口容量达到320.5 万千瓦。根据各省已发布的海上风电规划,仅福建、广东两省规划总量就已超过8000万千瓦,项目开发也呈现出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特点,国内海上风电已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中国海上风电在海洋工程、产品可靠性、远距离电力外送、运行维护等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
近日在福州举行的2018年海上风电领袖峰会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指出,在我国海上风电的下一阶段发展中,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开发,逐步摆脱对补贴的依赖,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加快行业发展,由此讲好海上风电的“中国故事”,并着眼于未来和全球,为海上风电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周茂平提出,海上风电正在经历从量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在资源配置、价值创造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抓住海上风电发展的历史机遇,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必须培育出标准的、完善的、有竞争力的海上风电体系。
而对于目前海上风电存在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施工和运维经验不足、软硬件配套设施有待提高等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在海上风电方面,第一是政策环境亟待优化。首先,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彼此间协调困难,造成审批手续复杂、时间长,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其次,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还不完善,难以为工程勘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程全过程提供有效指导,给海上风电建设带来潜在风险。第二是必须强化创新力度。一方面,我国海洋环境复杂多样,虽然目前整机以及施工配套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但仍然难以真正满足下一阶段大规模开发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成本依然偏高,面临着巨大的降本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全产业链的创新,借助数字化技术等手段提升整机性能和可靠性,提高施工、运维和管理效率。第三是需要高度重视样机测试、认证工作。对于海上风电而言,一旦批量安装后出现问题,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必须扎实推进前期工作,遵循先安装样机再批量安装的原则,做好认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