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近年来,“故事新编”这一写作形式以其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深刻的立意、丰富的想象、诙谐的语言等优势,在各种考试中被一部分考生所运用,备受评卷老师的青睐,堪称考场作文的“制胜法宝”。
所谓故事新编,是指作者充分利用名著、名篇佳作或课文,并对原文进行改编,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原作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用原作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来反观现实生活,从而揭示主旨的一种创新作文文体。故事新编的写作技巧和主要特点有如下三点:其一,选材多取自于古典名著(包括中外作品)以及流传较广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成语典故等;其二,截取的史事多以戏仿的形式加以改编,其间插入一些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典型细节,用以讽喻现实,针砭时弊,彰显主旨;其三,语言诙谐,形式新颖,笔法犀利,想象奇特,情节生动,意旨高远,发人深省。
运用故事新编的写法,可根据文题材料及要求来分析,然后确定截取某部古典名著或名篇中相关的细节加以戏仿和改编。从立意来看,一般是戏仿史事,讽喻现实。由此,我们可以将这类文章的主题确立为:借古讽今,针砭时弊,观照社会,关注人生。写作时,要力求从历史名著的人物及故事中展开想象,赋予古人以现代人的思想理念及行为处世态度,将人物的时空错位,让古人出来饰演“现代戏”,进入现代人的角色。文中主人公以及相关情节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加以变换和改编,通过对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的真实描绘,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主题。
故事新编中的人物是从古典名著或其他作品中借来的,人物的言行、性格必须与原著里的一致。因此凡是新编故事,就必须熟悉原著,对原著所述故事、所写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仔细越好。只有这样,新编出来的故事人物才能与原著中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新编的情节才能与原著中的基本情节续连得上。再者,故事新编就是借古人说今人,表面上写的是古事,实际上是折射现实社会。所以故事的新编,要依据名著(篇),融入生活气息,不能空谈,要有内容,要能反映生活,更要能揭示生活的内涵。总之,写这类作文,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但又不能天马行空;二要挖掘出新意,决不能泥古不化;三要和话题挂钩,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四是要和现实发生“关系”,最好能带点“刺”。
宋江打虎
◎李乙隆
梁山泊交通要道有猛虎出没伤人,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立即成立打虎辦公室,宋江挂帅,任主任,吴用任副主任。
“打虎办”开了9天会,制定了81条措施,便开始行动。宋江、吴用观阵,众喽啰轰出老虎,鸣锣助威,武松和李逵上前打虎,两人都不愿尽力,只想让对方拼命打虎,反正把老虎打死后,奖金是两人平分的。结果那虎得了空,叼走一个喽啰,跑到林子里去了。
吴用看出武松和李逵二人的心思,提议调走他们中的一个,请宋主任定夺。
宋江正为调走谁左右为难,这天收到一封匿名信说,武松在家时与其嫂潘金莲关系暧昧,潘金莲与西门庆有奸情,武松吃醋,演出了杀嫂的闹剧。
宋江看罢此信,随即将武松调离“打虎办”。
不久,宋主任又带人去打虎。那老虎见过这阵势,并不惊慌。它一眼看中肥头肥脑、大腹便便的宋江,一展雄威,扑了上来。宋主任吓得昏倒在地。李逵为救宋江,错失机会又没把老虎打死。
两次失败,宋江十分懊恼,要吴用快想个办法。
“办法倒有一个,只是……”吴用卖起关子。
宋江好不耐烦:“别婆婆妈妈,快说!”
吴用上前同宋江耳语。宋江听后两眼发直:“什么?要黑旋风做毒饵?用牛羊不行吗?”
吴用摆了摆手说:“现在招安在即,李逵他不服管,将来不好对付;况且又要竞选了,卢俊义也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儿!两次打虎失败,对你很不利……无毒不丈夫!”
宋江沉思良久,最后一咬牙说:“罢,罢,罢!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这天,宋江和吴用请黑旋风李逵饮酒,直把他灌得晕晕乎乎。李逵醉后,宋江命众喽啰轰出老虎,让李逵上前打虎,李逵挥舞双斧,刚拉开架式,就毒性发作,哪里还有什么劲儿,一下就被老虎扑倒在地上,成了老虎的盘中餐。众喽啰见主将已死,一哄而散。宋江、吴用爬上一个高坡,等待老虎中毒。
过了一会,老虎中毒身亡了。宋江把死虎当活虎打,骑在虎背上打起来,好不威风。吴用立即打电话给电视台,记者迅速前来现场采访,录下了宋江打虎的场景。
当晚,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插播了这条新闻:“在替天行道的光辉思想指引下,在宋江主任的英明领导下,梁山泊“打虎办”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次打虎,李逵酒后误事,葬身虎腹。宋主任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把虎打死,乃真英雄也!”
李逵之死更显宋江之勇,这条新闻影响很大,宋江威名大震。
过后宋江总觉得对不起李逵,便追认他为烈士,发给家属一笔抚恤金。李家人感激涕零,称赞宋江是“及时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这是一篇以古讽今、切中时弊的小小说。文章选材新颖,而情节安排又在情理之中。作者精要地截取了《水浒传》中关于“打虎”的典型情节,大胆地想象和改编,将个性化的人物和典型事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理念之中,让古人到现实中表演。作者围绕“打虎”这个中心环节,通过叙述武松和李逵在“打虎”一事中的遭遇和结局,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中的某些当权者作风官僚、好大喜功、损人利己、糟蹋人才的罪恶行径。文章想象奇特,笔法犀利,语言幽默,主旨深邃,是一篇极富创意的“故事新编”类的典范之作。
谁是打虎英雄
◎王 双
话说宋江等一百单八将在梁山泊建立了“抗宋革命根据地”,威震朝野。
一日,宋江召集各路头领在“忠义堂”前开了一个表彰大会,奖励了一批在各个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好汉。表彰大会上,武松荣获了“打虎英雄”的美称,并得到了一枚金光闪闪的勋章。宋江还号召大家向武松学习,学习他“一不怕虎,二不怕死”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这下,梁山泊可热闹了。各报社、电视台的记者都来采访武松,山东卫视还聘请他做了《英雄在线》栏目的节目主持人。接连一个星期,武松每天都要召开记者招待会,教人们怎样打虎。为此,他还出版了一本名为《打虎365招》的著作,该书被人们抢购一空,一版再版,畅销一时。后来,一位大导演读了该书,并将它改编为一部名为《英雄》的45集电视连续剧,在每晚黄金时间播出,剧中的主角由武松扮演。该剧播出后,收视率创下全国电视剧收视率史上最高的记录,武松成了名噪一时的“明星大腕”。
再说同样有着打虎功绩的李逵早已气得怒发冲冠了。他想:当年,俺在沂岭一下子杀了四只老虎,可我的功劳怎么就抵不上武松打死一只老虎的功劳呢?他越想越气,便上山抓了两只野兔径直来到宋江家。李逵红着脸道:“哥哥,我上次在沂岭杀死了四只老虎,而武松只打死了一只,为什么我没评上‘打虎英雄,而他却评上了?”宋江若有所思地拍拍脑门道:“瞧俺这记性,明天给你补评个‘特等英雄如何?”李逵道:“谢谢哥哥!这两只野兔留给哥哥补补身子。”说完,李逵搁下野兔,兴冲冲地走了。
这天,武松听说了此事,便带上几盒“脑白金”,开着他刚买的奔驰车来到宋江家。宋江笑嘻嘻地迎了上来。武松道:“听说您近日来忙于料理山寨之事,日夜操劳,不免劳心费神,小弟特意从京城买来了‘脑白金献给哥哥。”宋江一见“脑白金”,便忘了李逵的兔子,忙道:“兄弟,你既然来了,咱们就来个一醉方休!宋清,拿酒来!”武松道:“慢!哥哥,我已经在家摆好了宴席,还是到我家喝个痛快吧!”宋江也不推辞,坐上武松的车,一溜烟儿就来到了武松新买的别墅——“天泽花园”前,几个迎宾小姐把宋江迎进客厅,装修豪华的客厅里早已摆下了丰盛的宴席。宋江被拥入上席,几杯“茅台”下肚,宋江就满面红光了。武松恭维道:“哥哥,我那‘打虎英雄的称号多亏了您啊!”宋江摆摆手道:“小菜一碟,不值一提!”两人推杯换盏,直到天黑方才散席。
第二天,李逵等不及了,又找到宋江家询问。宋江冷冷地说:“你的事我昨天开梁山大会研究过了,大家没通过,‘打虎英雄称号还是归武松!”李逵傻了眼:“为什么?”宋江道:“第一,武松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而你是用板斧砍死的,算什么英雄?第二,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打死一只还可以,而你一下子杀了四只,我没追究你的责任、没罚你的款就不错了。第三,武松打死老虎后,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大家用酒肉来招待他,而你杀了四虎后,还被人捉了去领赏。你说说,到底谁是打虎英雄?”李逵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气冲冲地跑出门,从腰间抽出那两把大板斧,三下五除二,就砍下了那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
后来,一个叫施耐庵的人写《水浒传》时,删去了这一段有趣的故事,虚构了一个与此无关的李逵“砍倒杏黃旗”的故事。
湖北当阳市庙前中学
这是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新编故事。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两个水浒故事巧妙地串连起来,合情合理地掺进一些“油滑细节”,通过一场“谁是打虎英雄”的明争暗夺,深刻地揭露和鞭挞了现实社会中某些掌握实权人物的阴暗灵魂和错位的价值取向。比如,在评比、晋升、表彰以及人才选拔任用等方面存在的“热捧名人”“行贿受贿”“权钱交易”“不凭实绩凭关系”等不正之风。文章立意新颖,主题深刻,情节生动,语言诙谐。此外,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原著的相吻合。整体而言,这是一篇闪耀着创新风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