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丰亚
泥沙、石子、水等材料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深受孩子的喜爱。我们经常看到孩子玩泥沙、石子和水时那一脸兴奋、流连忘返的样子,可是大人们又往往因为卫生、安全等原因而制止孩子们快乐地游戏。
这一次,幼儿园里专门开辟了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不仅有泥沙、石子、水,还有轻质砖、木板、木箱、铲子、推车等,孩子们戴上了安全帽、手套,成为了一群快乐的“小小建筑师”……孩子们会用这些原始的材料演变怎样的故事呢?
给爸爸妈妈的启示
沙、石、水等自然材料和孩子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家长可以利用院子、阳台或者其他合适的空间,给孩子提供这些材料,并提供一些铲子、勺子等工具,还可以邀请三五个小伙伴,让他们一起尽情地玩沙、玩水。当然,爸爸妈妈不要忘记让孩子戴上手套、穿上雨鞋和防水的外套等,这样不仅充分满足孩子玩沙、玩水的游戏需要,也避免了卫生、安全方面的担忧。
这样的游戏场的创设价值要远远超出价格高昂的玩具的价值,不仅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欢乐,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游戏 搭建克鲁队的家
这段时间,中四班的男孩子特别流行讲铠甲勇士的动画片,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克鲁队的故事。这不,哲哲、牛牛和阳阳等几个男孩子商量着一起搭建“克鲁队”的家。
哲哲一个人在搭建“克鲁队”的房子,有点无聊;牛牛、阳阳等另外几个男孩在旁边搭“炮”。男孩子们自然分成两组,各玩各的。
哲哲一边玩,一边说:“我还要搭个克鲁队。”他去拿瓦片回来时停下来观看牛牛他们,过了一会儿,哲哲又回到牛牛组,并不断恳求:“牛牛,我想加入你们!”牛牛没有搭理他,哲哲的表情有点不开心,很无聊的样子。
解读
孩子虽然事先有过商量,要共同搭建“克鲁队”的家,但事实上在真正游戏时,又忘了开始时商量的计划。这说明,中班的孩子还缺少分工合作的意识,对计划的目的不理解。哲哲两次离开并恳求加入牛牛一组的活动,可见他搭建的兴趣有所下降。两组幼儿相互之间很少互动,各玩各的,哲哲想加入牛牛这组也没有得到回应。游戏基本没有什么情节,也许任其自然的话,这个游戏到此就结束了。
给爸爸妈妈的启示
三五个小伙伴一起游戏,为孩子们学习计划、合作、协商、坚持等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家长要注意的,一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很有可能因为争抢材料或者工具而发生争吵,这时候家长不必着急介入,当“娘舅”帮助解决,只要没有安全问题,家长可放手,给孩子自己解决的空间。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不仅孩子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更能促进社会交往技能的提升;二是当孩子感觉游戏不怎么有趣,玩不下去的时候,家长也不能直接去教孩子怎么玩,或者要求他们怎么做,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陪同孩子一起玩,也可以以游戏中的某个角色参与游戏;三是关于游戏计划的问题,缺乏计划意识和计划的坚持性这是中班孩子发展阶段的特点,家长不必着急干预,可在今后持续的游戏过程中慢慢引导和渗透。
游戏 带着小牛来做客
哲哲离开了,“克鲁队”的家空无一人,快成为“烂尾楼”。教师带着一个“小牛”玩偶来到了“克鲁队”的家门口。这时,宝宝走入了“克鲁队”的家,说:“这也是我的家!”教师假装敲门并大声说:“这是克鲁队的家吗?”宝宝有点害羞地回答:“对。”教师又说:“我带着小牛到你们家来玩好吗?”宝宝点了点头。教师以客人的身份走了进去,并问:“门在哪里?从哪里进去?”突然到访的客人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好几个孩子围了过来,热情地介绍房子的结构,教师询问着:“怎么这么奇怪,房子怎么还少一面墙呀?”哲哲大声回答:“还没造好呢。”教师说:“等你们把墙造好了,我再来你们家做客哦。”
解读
●教师带着“小牛”来做客,以游戏角色介入指导,重新引起孩子对“克鲁队”的家的关注(带着小牛是为以后的游戏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增加游戏的媒介物),特别是激发了哲哲的搭建兴趣,也再次提醒孩子们自己商量的游戏计划是要搭建一个“克鲁队”的家。
●教师的有意询问帮助孩子梳理了有关房屋结构的经验。比如,门开在哪里,四面墙要围合起来,家里要有坐的地方等等。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给爸爸妈妈的启示
中班孩子普遍存在“泛灵心理”的现象,他们常常把事物看成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常把玩具当作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这样的特点,在游戏中充分运用动物玩具,使孩子与这些玩具发生丰富的互动,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动游戏进一步发展。同时,成人以“客人”等角色介入幼儿的游戏时,要将指导的内容渗透在游戏语言中,使得指导不露痕迹。这样的介入指导方式,一方面能指导孩子搭建房子,引发其持续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不干扰孩子的游戏。
游戏 大功告成
哲哲不断搬来砖块,重新燃起了对搭建的兴趣。宝宝也加入了搭建,并告诉一旁的老师“快搭好了”,“就算没有墙,克鲁队还有这样的……”哲哲在一旁专注地搭着,并说:“那里还有墙。”哲哲一直在专注地搭着,其间他用木箱放在墙边,把它当成沙发。这时,阳阳走过来说:“我来搭。”哲哲边回应说“好”,边抬头对一旁的老师说:“老师,还不能参观,墙还没造好呢。”哲哲拿起一块砖和阳阳开始搭墙,阳阳动作熟练地将半边墙围了起来,并拿来了一旁的木板。哲哲将木板一块块铺在地上,轻声说了两次“大功告成了”。教师由衷地说:“现在房子的四面都有墙了!”
孩子们又为门应设置在哪里争吵起来。最后哲哲妥协了,阳阳顺着木箱搭了一扇门。
这次,孩子们主动邀请教师去“克鲁队”的家参观做客。
解读
这次哲哲持续搭建时间近20分钟,但是始终没有完成四面墙的围合,后来,阳阳、宝宝的加入使得事情有了转机,终于完成了“克鲁队”的家。这说明孩子们慢慢有了共同搭建和合作的意识。哲哲说出“大功告成了”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很有成就感。
給爸爸妈妈的启示
孩子在创造性的搭建过程中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比如获得围合的经验、小组合作的技能、协商的意识、语言的发展等。比如,为“门搭在哪里”的争吵,就有极大的价值,孩子们在争吵过程中学习表达自己的意见,体验在怎样的情况下要和同伴妥协等。而这些不是由成人直接告诉或者教会他,而是需要孩子们不断地实践,在游戏中去体验,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经验。但是,孩子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长也要注意观察,不能让游戏变成“放羊”。因为一是考虑到安全因素,孩子的活动不能脱离家长的视线,家长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二是家长也要学会捕捉孩子的发展节点,以便以合适的方式支持和推动孩子在游戏中的发展。
“克鲁队”家的故事还会继续,“建筑工地”上一定还会有新的故事发生。我们所需要的是随时给孩子鼓励,学会静静等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