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琦
真正能成为游泳“苗子”的孩子实为少数,我更珍视的是她在这一过程中渐渐萌芽的乐观、勇敢、坚持的学习品质。
引导年幼的孩子学习,对家长来说是一种考验。
去年春天,陈经纶体校游泳队的教练来幼儿园选材,女儿自己争取来了报名表,要去参加选材班的学习。一拿到报名表,女儿就不断地憧憬着自己学会之后能如何如何,我的心里却不那么轻松,因为曾经听很多妈妈说,有的孩子没过三天就哭着喊着再也不肯去学了。因此,在正式报名前,我一直给女儿“打预防针”:“学游泳可是很苦很累的哦,吃不起苦还不如不要学呢!”可是女儿一直坚定地对我说:“我就是想学,我说到做到。”于是我和她一起去报名,一起去购买新的装备,一起憧憬着她学会游泳之后的情景。女儿兴奋地对我说:“妈妈,你不会游泳,等我学会了,你就不需要游泳圈了,抱住我,我就可以带着你游了。”
学游泳后的第三天,小家伙果然有情绪了——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不乐意了;学憋气,下了水害怕;每天回家都要练习动作,玩的时间都被占用了;别的小朋友都有幼儿园的同班同學一起来学习,她就只有一个人,而且上课时家长不能陪,她觉得有点孤单;同班的小朋友年龄都比她大,也比她学得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她却被点名批评了。“妈妈,我觉得学游泳没意思,我不想学了。”女儿说。“当初可是你自己说要学才来报名的哦,怎么就反悔了?你不是说‘说到做到吗?”我问。“可是,我们班其他小朋友也领了报名表,结果都没来。为什么他们可以反悔,我不可以呢?”“哇,恭喜你,班里只有你报名了,那你马上就要成为你们班唯一一个会游泳的小朋友了!”小家伙似乎有些被说动了。但后面几天,她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心里的不情愿——一到游泳馆门口就说“我肚子疼”。我只能针对她的问题想办法引导。第一,早上6点就开始播放一些她喜欢的音乐、故事,让她慢慢地自然醒来,减少“起床气”。第二,为了适应水中憋气,我拿出了许久不用的浴桶,装满水,在洗澡时先陪她一起玩水,等她玩得适应了,再练习憋气,每天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比前一天多憋5秒钟。第三,合理分配好时间,完成每天的动作练习,劳逸结合,还发动没学过游泳的孩子爸爸和她一起练习,让她教爸爸学习正确的动作。第四,有意识地引导她认识一起上课的同学,找到谈得来的同伴。第五,抓住某次老师表扬她的机会,放大她的优点,帮她建立信心,同时也发动家里人对她的微小进步进行鼓励。对于小家伙每天定时的“肚子疼”,我从一开始的一味回避、转移她的注意力,变为后来的正面回应,我告诉她:“肚子疼是因为你心里紧张,告诉你一个秘密,妈妈紧张、害怕的时候也会觉得肚子疼。”我还教了她深呼吸的方法,帮助她缓解紧张的情绪。尽管我用了那么多办法,孩子心理的转变也不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直到二十几天后,也就是学程过半,她才开始慢慢变得积极起来,尽管每天还是会喊一下肚子疼,但没再哭着不肯跟老师学了。到了最后十天,她已经在游泳班有了亲密的朋友,每天到了游泳馆就会去找好朋友,老师带进去时可以笑嘻嘻地和我说再见,上完课又笑嘻嘻地出来。尽管到了最后,小家伙还是没被选为“苗子”,但她说:“妈妈,如果明年还有游泳班,我还是想来报名。”
我感到非常欣慰,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学习,虽然其中有曲折,虽然最终谈不上多“成功”,但她坚持下来了,而且这一过程并没有磨蚀她对游泳的兴趣。事实上,真正能成为游泳“苗子”的孩子实为少数,而我更珍视的是她在这一过程中渐渐萌芽的乐观、勇敢、坚持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