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制”护出“四好”公路

2018-04-13 01:02尹邦明
当代贵州 2018年9期
关键词:石阡县路长鸳鸯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尹邦明

铜仁市石阡县从2017年起探索“路长制”养护公路机制,设县乡村三级路长,把县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通道、村组公路纳入全县“路长制”统一管理,实现全县公路“路长”全覆盖,这一做法被评为2017年度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在地处武陵山区的铜仁市石阡县,路承载着脱贫致富的希望,也为石阡的跨越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早些年,“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在石阡深入人心。如今,“振兴乡村从路开始”也是石阡人民的不二法则。截至2017年底,石阡省道、县道、乡道、村道总里程达到3000多公里。

受“河长制”启发,石阡县从2017年起探索“路长制”养护公路机制,设县乡村三级路长,把县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通道、村组公路纳入全县“路长制”统一管理,实现全县公路“路长”全覆盖,这一做法被评为2017年度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村庄美了

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进入五德镇新华村,满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在茶山中穿插而过。

在公路旁的墙上,不时出现有关茶的文化标语,或“品茶悟道”、或“竹韵茶香”,浓浓的茶文化萦绕新华村。

新华村是石阡苔茶的发源地之一,素有“石阡苔茶加工一条街”之美誉,春茶采摘时节,来来往往的茶商络绎不绝,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对茶商的意义不言而喻。

正月初这几天,石阡县五德镇新华村支书王飞每天带着村民对所属道路两旁及村寨周边的白色垃圾、臭水沟进行清理。

去年5月,王飞被任命为五德至坪山县道新华村境内公路的路长,他每隔两天都骑着摩托车对近7公里道路进行巡查,对巡查中发现道路周围有垃圾,他就组织当地村民及时进行清理。

五德镇新华村境内有一条主干道,自设立“路长制”以来,新华村为彻底整治道路两旁及村寨的环境卫生,村支“两委”决定将本村范围内的通组路也实行路长负责制,让村民参与道路管护。

如今,新华村道路两旁变得越来越干净了,村寨的环境也变美了,走进村里,茶韵十足,赏心悦目。

村民娄俊才说:“以前我们只管打扫自家的卫生,公路两旁没有哪个管,自从实行了‘路长制’以后,通村路、串户路这些都有人管了,人人都参与打扫卫生,生活环境就变得干净了,这个方法还不错。”

近年来,石阡县大力建设内联外通的交通运输网络,但遍布城乡的公路管理单一、群众参与度低、管护合力不够、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时有发生,路的功能与发展需求难以适应。

2017年5月,石阡创新试行“路长制”,以县委书记为总路长,对全县所有公路管理负总责;37名县级干部为一级路长,负责开展“路长制”工作督查、考核,统筹协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0名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二级路长,村干部为三级路长,负责所辖公路及周边环境的监督协调、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日常巡查,形成“一路一长”的长效治理网络。

“推行‘路长制’,就是要让每一条路都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产业化。”石阡县委宣传部部长、一级路长杨玲说。

产业活了

正月的石阡县白沙镇羊角山,一大片茶园翠绿如故。

安徽茶商许德平几年前来白沙镇搞起了茶产业,但由于交通不便,直到2016年底,他还在担心上千万元的投入是否能收回成本。

随着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县政府把产业路修上了山,修进了茶园,并实施了硬化。“按当前每斤2000元的市场行情,这片茶园见效益后,每年可加工5000斤茶叶,产值就有1000万元。”许德平信心十足。

产业路修好了,养护路也需尽心。

如今,走在羊角山的路上,不再是坑坑洼洼,也不再单调乏味。路旁种植了桂花、香樟等绿树,与两旁茶园相映成景。

同时,当地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的理念,把茶园当着景区来打造。记者见到,工人正在忙着建设观光步道、观景台等。

“羊角山上的景美路宽,为我们上山种茶、下山卖茶提供了便利。”许德平坚定地说,只要顶住目前的压力,要不了两年就能从投入变为盈利。

许德平还计划,结合园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自家的黄金茶园也打造成为生态旅游景点,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

石阡县把公路建设管护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与产业发展布局融合起来,在公路沿线布局茶叶、果蔬、苗圃等产业,打造公路风景线,推动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布满产业的乡村路,让乡村经济活力足。石阡县目前已围绕公路布局茶叶、烤烟、果蔬、药材等产业80余万亩;已拨付公路管护资金493.97万元,帮助4000余名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带动900余户家庭脱贫致富。

村民富了

石阡推行“路长制”后,枫香乡鸳鸯湖景区主干道干净整洁。(石阡县委宣传部供图)

“‘路长制’为村里开了财路,两公婆开农家乐一年赚七八万元纯利没问题,比过去外面打工好。”贵州省石阡县枫香乡鸳鸯湖村村民蔡庆文认为,石阡的“路长制”改革改变了整个村庄的面貌和村民们的“钱途”。

鸳鸯湖村因辖区内的鸳鸯湖内栖息着数千对鸳鸯而闻名,但曾经一度,交通不便导致鸳鸯湖很少有人问津。

从吃“农业饭”到试着吃“旅游饭”开始于2012年。那年,一条通往鸳鸯湖的旅游公路从蔡庆文家门前穿过,改变了原来公路上“雨天一摊泥,晴天一路灰”的状况。

“电视里都在说要搞乡村旅游,我当时就决定开一家农家乐试试看,但连续几年生意并不好。”蔡庆文认为问题还是出在路上。

“有的人把公路当成了垃圾场、晒谷场,坍塌了没人修,结冰了无人管……没有路,没法发展;有了路,管不好、用不好,同样没法发展。”枫香乡副乡长陶永福回忆起数年前的路况时说,很多游客都是来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公路重建设、轻管护与旅游业发展大势相脱节,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之一。

石阡“路长制”改革打通了这个瓶颈。去年5月开始,景区里的十来公里路由“路长”负责管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安全巡视等。

记者在石阡县多处看到,城区干道、乡村道路边上都树立一块牌匾,上面载明了该路段的一级路长、二级路长的姓名和电话、起止位置、里程等。“二级路长负责日常巡查、宣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向上报告,一级路长负责对突出问题进行协调处理、组织考核等。”石阡县交通局公路管理所工作人员王强说。

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维护、运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说∶“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大力推进‘路长制’改革,把农村公路建成安全路、生态路、产业路、文化路、致富路。”

猜你喜欢
石阡县路长鸳鸯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太子参白绢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脚比路长
“作秀”的鸳鸯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