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力”与绘画构图的关系

2018-04-12 16:03张月池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期

张月池

摘 要: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了“知觉力”。“知觉力”与“物理力”虽然都有“力”字,但是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一个是实际存在的物理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知觉力是付诸于人的视觉感受的,是属于创作艺术作品、观看艺术作品而产生的实际存在的心理上的力。以阿恩海姆“知觉力”为切入点,探讨“知觉力”与绘画构图的关系。

关键词:阿恩海姆;知觉力;绘画构图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我尝试用两张拉斐尔的作品导出此问题的含义。图1是拉斐尔早期作品,无论是从构图还是从人物情态刻画上来说还是略顯稚嫩。根据标题的内容,我只从构图上来阐释画面。图1《基督下葬》整个画面并没有像典型的古典绘画那样显得稳定,而是拥挤不堪,画面中两位抬基督的人物感觉很吃力。从姿势上来看,感觉他们要抬不起基督了,基督完全有掉下去的可能,尤其是画面左边的人物身体都开始倾斜,这使观众都为画中人物捏把汗。再者,画面抬基督的那位年轻男子所用的力,由于身体往后倾斜,所以在画面中所呈现出来的力量正好与左面年长男子相反,所以基督随时有掉下去的可能,这使整个画面显现得并不和谐。

再看图2《嘉拉提亚的凯旋》,此图为典型的圆形构图法,画面中虽然人物动势很大,但是各种动势所产生的力好像是物理力那样相互作用而抵消从而和谐稳定。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用四条直线横从嘉拉提亚头部穿过;纵为以最顶端小丘比特、嘉拉提亚为中心的线;其余两条为对角线。在人物的安排上是分组安排,“重力”相似,这样一来,各种力通过各条直线消解于四条线的焦点也就是视觉中心,画面得到了平衡。

这两幅画虽然都是拉斐尔的作品,但是由于其画面“力”的不平衡与平衡,虽然这并不是物理力,但是人可以通过视觉感应出来。我所举例阐释的力就是本文要阐释的问题。阿恩海姆把这种“力”称之为“知觉力”。为什么称之为“知觉力”呢?阿恩海姆认为:“我们可以肯定,这些信息并不是由理智能力得到的……同样,这些信息也不是由情感能力获得的。”这是在光的作用下大脑皮层对形象直观的反应,是不掺杂着情感体验的一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由于有种类似于物理力的心理力的参与而称此力为“知觉力”。

知觉力的大小与物理力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知觉力并不像物理力那样可以测量出来,知觉力无需测量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出。所以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并不会像科学那样通过计算获得数据,而是以一种感觉式的创作方式来进行构图,甚至艺术家并不知道画面中充满着一种力,艺术家也不会盲目地用理性去解析画面,所以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对于这种“力”的判断是凭借着一种感觉性质而判断的。正如阿恩海姆所说:“这种态度,也许艺术家本人完全意识不到。”

画面平衡时艺术品所呈现出来的符合人内心感受的一种重要方式,格式塔心理学称两者之间相呼应为“异质同构”,这也就解释了大多数优秀的艺术品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平衡的状态。换句话说,艺术家之所以追求平衡也就是人内心需要这种东西。如此说来,“知觉力”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平衡”。而知觉所带来的力的平衡则是一种非理性的原则。以蒙克《呐喊》(图3)为例,画面可以分为三部分,桥以及桥上的人物为一部分,河面为一部分,天空为一部分,三者相区别又相互统一为一整体。画面中心为一捂耳呐喊之人,该人物站一桥上,桥在画面中只是截取一截表现,由右下角开始消失于左上方,前方中心人物的力量明显往下方,后方人物往观众这面走来,蕴含的力沿着桥的扶手向右下角倾斜。从外观看,画面并没有因为中心人物向下的力以及桥向右下角的力而使画面失去平衡,而这主要功劳在于画面中部那深沉的色彩,使得整个画面的下部的左右变得平衡,再加上上部火红的色彩让上部的力有向上之势,使得整个画面不显得下部过分偏重而影响整个画面效果。从画面中我们可知力是可以通过色彩控制,并且承载力的形象并不是有规律的形态,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这类“力”是通过视觉而感知的,并不能通过量度来度量得到。所以“知觉力”影响到艺术家的构图是通过一种感觉来得到的。

在上述我们提到了艺术作品的平衡性,这是由于人本身需要平衡这种状态。那么人为什么需要平衡?阿恩海姆认为:“一个不断地从事于追求和运动的人,总是要设法把构成他生命状态的那种相互冲突的力量组织起来,尽量使它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在生活中,需要和义务,总是各持一端,互补相让,这就有必要将二者协调起来。因此,他必须不断的在与他一起生活的人之间进行周旋和调解,以便使对立和摩擦减小。”阿恩海姆试图阐释人需要平衡的原因所在,但是他并没有阐释人需要平衡的根本性质所在。我认为,要想解释人为什么需要平衡用生命哲学解释能更好地把握其实质性。

我在此试举例说明。当小孩子要玩玩具车而得不到时内心总会伤心或者由于伤心而哭泣,当小孩得到玩具车时,内心是欢喜的,内心的伤心瞬间恢复了平静。大人亦是如此。从而我们可知,人总是在索取中而最终达到平静,人从生到死就是到“静”的回归。所以“静”是人生根本的追求,也是人的根本状态,好比是道家所言“万法归一”。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内心是充满着力量,要传达出内在情感来,当传达到画面上后艺术家内心的感受也就恢复到了平静的状态。当艺术家进行艺术构图时亦是如此,由创作欲望激发出来的“动”使画面不够和谐、稳定时,艺术家的视觉感知也会不和谐所以艺术家就会改变这种状态让自己的视觉感受回归到平静的状态,自然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平衡的。

梵高的内心是火热的,对生活、对上帝都充满着无限的爱。他的艺术作品表现也是如此,如图4《星月夜》,画面中笔触虽然纵横飞舞,但是整个画面却是和谐稳定的,没有因为画面的狂放而显得倾斜不安。从这说明,不管你内心是多么的狂热、挚爱,你的视觉感受都是需要平衡的,因为人本身的状态就是静的,如果不静,那么就需要像那颗松柏那样夸张、变形,让画面达到稳定。

“静”是人生来就有的,这就造就了人的知觉力需要平衡,如果不平衡就打破了人的生理状态,人就会变得不舒服,人们就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这样变形、夸张也就成了使画面达到平衡的一种手段。

总的来说,知觉力并不是一种物理上的力,这种力是凭感受而获得的,所以在构图中由于感受能力不一样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构图方式;再者,知觉力所呈现的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因为人的生理构造是静的,人的追求也是求得静的回归,所以知觉力所影响下的构图方式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美]阿恩海姆,滕守尧.艺术与视知觉[M].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