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印象

2018-04-12 16:46周博林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珞珈珞珈山梅园

周博林

我第一次听闻珞珈山,是因为叔叔去上大学的缘故,当时我十分惊讶,中国竟然还有一所名叫珞珈山的大学。后来我才知道,珞珈山指的就是武汉大学,因为它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湖畔珞珈山麓,因此,珞珈山便成为武大的别称。

出于好奇,我特地查了一下,原来珞珈山原名是罗家山,亦名落驾山,是当时武大的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因“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以此二字来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珞珈山,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它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我迫不及待想去探个究竟。我曾多次往返于武大,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深深陶醉。

第一次感受到珞珈山的静美是在一个初秋。我摊开书,静静坐在梅园小树林里等着叔叔。参天的大树把淡蓝的天全给遮盖了,星星点点的阳光透过青叶洒在清凉的石阶上。树叶在秋风中轻轻摆动,斑驳的阳光活跃在铅字上,像极了麦穗上的蚂蚁。梅园的鸟儿也不怕人,叽叽喳喳地吵闹不停,还不时在石台上来回走动,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书的我,像极了害怕学生偷懒的老师,甚是可爱。蓝色的鸢尾花,恰是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环绕在我周边,和着书里的情境,那感觉甚是美妙。

小树林的旁边是梅园小操场。听叔叔说,上学的日子,每到周五的晚上,梅园小操场都会风雨无阻地放着露天电影。延续至今,已经六十多个春秋了。伴随着手机电脑成长的我一直对露天电影有着一种莫名的好奇感。这种好奇感或许是源自我的父母每每谈到露天电影时脸上流露出的兴奋激动的神情。所以梅园小操场的露天电影我是绝对不能错过。恰逢周五,我和叔叔早早就来到了梅园小操场。在入口处仍然一如既往地张贴着一张白纸,上面用红色毛笔手写着今晚将要放映的电影名字。七点的时候,天已黑,电影即将放映。我环顾了一下四周,依坡而置的木凳和下面的操场上全都坐满了人,有穿着军训服的大一新生,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还有带着孩子过来看电影的年轻爸妈。放映小楼里闪烁着忽明忽暗的光,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爆米花的香味。大家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头顶着星光,吹着晚风,伴随着不同场景的电影情节,或凝神,或捧腹,或悲伤。这一刻,不管身边的你我是否相识,今夜的你,今夜的我,今夜的电影和漫天星光,共同成就了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故事。我突然明白,原来露天电影看的是一种情怀,承载着的是我们对青春故事的记忆。

在梅园小操场的另一边,隔着一条小路,有一个斜斜的坡,被称为“樱花树下的家”,这里的曲径通幽和繁华的樱花大道相映成趣。初秋的日子,这里漫山遍野开满了彼岸花,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绯红的云烟,美得恍如仙境。但当你闭上眼,想要闻闻它的香气的时候,闻到的却不是彼岸花的味道,而是桂花。因为满园子的桂花都开了,金灿灿的一片。我竟然还看到了橘红色的丹桂,长像朴实,但香味实在霸气,甜而不腻,鼻子真是享受了一顿饕餮大餐。上下起伏的山路旁,银杏叶儿渐渐青黄,缓缓飘落的枫叶也未到红胜火的时候,也有着一番别样的美。

提到武大,就不得不让我想起樱花了。三月的樱花大道是最美的,因为樱花开了。为了躲避汹涌的赏花大潮,叔叔带着我天微亮就爬起来往樱园赶了。我料想樱花定是浪漫的神物,果然,远远略见樱花大道上那片粉色的云,羞答答地醉。橘柔的晨光洒在樱顶老图的绿瓦上。粉白的樱,含蓄内敛,带着水露的清香,摇曳在老斋舍的朱窗前。微凉的晨风轻抚着软软的花瓣儿,一片一片,在罗马拱门前缓缓飘落,犹如朝阳下的雪,漫天飞舞的粉蝶。站在绵延到尽头的百步梯上,一端是美得让人窒息的珞樱,另一端是古朴的老图,这一刻,我只希望时光能够静止,希望自己能永远沉醉在这片花海之中。三月的天孩子的脸,樱花盛开的日子未必每天都是艳阳高照的。游客们有些泄气,熙熙攘攘的人潮去了多半。我倒庆幸起来,因为春雨浸润后的樱竟然更美,粉瓣儿上的雨珠,活生生泪汪汪的眼儿,樱花带雨惹人怜啊!我得意地吟起了打油诗:惊鸿一瞥娇羞醉,粉白似雪淡妆宜。与风叙来飘香雨,徒留枝头鹅黄蕊。

樱花大道之上依山而建的便是老斋舍了。这是一座仿布达拉宫琉璃瓦的建筑,每栋每层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命名,分为16个斋舍。伫于老斋舍的拱门之下,我仰头看到了拱门上古老的花纹。拾阶而上,日字斋前的我,倚靠在灰色的墙壁上,伸手去触碰那暗红色的木门,试图去感受历史的温度。这个神秘而又深邃的暗红木门,里面曾经走出一个个手捧书本、齐耳短发的蓝衣少女。如今时光荏苒,历史的记忆只剩下墙上那些斑驳的痕迹。高远处青色的瓦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不由地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直爬到了樱顶。

樱顶,其实就是老斋舍的屋顶。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老斋舍的屋顶上是平坦坦的一片。叔叔告诉我,这便是武大的教育理念,蕴涵着“地不平天平”的理想追求,即虽然众生起点不一,但通过努力学习,都会达到一样的成就。这就是教育的智慧,既承认众生先天不平等的事实,又肯定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站在樱顶,层林尽染的珞珈山与古香古色的行政楼遥相呼应,听说天气晴好的日子还能看到东湖。我想这应该是欣赏武大最好的角度了吧。

樱顶之上就是老图书馆了。它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则陪它一起见证着历史。清晰的轮廓、流畅的线条、飞翘的脊檐、恢宏的气势,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东西交融的文化氛围足以让每一位观赏者为之倾倒。穿过古色古香的门廊,步入到明亮高穹的大厅,体会着老图的庄重与和谐,宁谧与典雅。在夕阳西下时,踏进老图,宽大的老式落地窗斟着红红的暮色阳光,洒在红木桌椅上,洒在一个个埋头苦读的学生身上。那该是怎样一种空灵飘逸的感受!

与樱顶老图遥遥相望的便是珞珈山。对我而言,珞珈山简直是多面而又神秘的吉普赛女郎。先说说她恐怖的一面吧。听叔叔说他当时住弘博,每次从弘博出发,都会穿越珞珈山的防空洞,大约几百米长,坠着几盏昏黄的灯,阴冷潮湿。叔叔告诉我,武大的学生自己曾在那里拍过鬼片,吓得我穿过防空洞的时候总觉得背后有东西跟着,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影子。所以我倒愿意多绕一些路,走珞珈山的环山公路。这里的珞珈山好像是另一个世界,没有了万林博物馆前的喧嚣吵闹,没有了行政楼前的车水马龙,也没有了防空洞里的阴森恐惧。这时候的她,倒更像是一个安静的小姑娘。满眼净是耸入云霄的参天大树,路上还时不时蹦出一两只小动物,每次走过我都有进入了森林公园的错觉。沿着环山公路走,走到北区的时候,一抬头就可以看到隐藏于林间的一栋栋红顶青砖、民国风格的别墅。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栋。在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周恩来......无数名人教授都曾在此居住过。抗日战争胜利后,武大把这些别墅重新粉刷作为教授们的住宅。后来,教授们嫌住在山上不方便,于是下山住进了新公寓里,别墅大多就此空了下来。如今曲径幽幽,倒成了鸟儿和小动物的乐园。

环山而下,有一条路通往东门。东门之外便是那一片东湖了。记得叔叔第一次带我去东湖边,从来没见过那么大湖的我,惊讶得哇哇直叫。这哪里是湖呀,简直是海了,辽阔得没了边际,还翻着白花花的浪,层层叠叠,我兴奋得好想跳下去游上一會儿。可惜我不会游泳,只能干坐在栈桥上,脚踩着翻滚的浪花过过瘾。夕阳洒在水面上,水波漾起无数碎金子。不远处,一群小青年光着身子正扑通扑通地下着饺子。一位头带草帽的爷爷,拿着绿色的渔网使劲打捞着漂在水面上的那些英年早逝小鱼崽。远处的磨山此时也成了一抹墨绿色的风景。

每次过来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也都能有不同感受。有人曾形容它是一幅精美的画,一本厚实的书,一首昂扬的歌。而我却觉得,山如其名,珞珈更像一首让人惊喜不断的诗。一次次关于珞珈山的记忆汇成了这首绝美的诗。“珞珈山上走一走,老图书馆坐一坐,樱花城堡住一宿,梅操电影看一场”。

我想,我的这首绝美的诗仍未完待续,期待下一次相遇。

猜你喜欢
珞珈珞珈山梅园
梅园春色渐显
来自珞珈山上的春消息
珞珈一号01星数据与应用服务
卜算子·游武汉东湖梅园
珞珈山的春天
远方
“汉服仕女”敖珞珈:胖妹妹也有春天
梅园即景
春到珞珈
她迎着世上最好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