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琛
尽管上海自贸区不是国内唯一的自贸区,但其金融创新绝对是所有自贸区中最有代表性的。
早在上海自贸区成立3周年前夕,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曾对“金融成绩单”给予了肯定:“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浦东金融开放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在金融服务业开放、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批创新成果迅速涌现并得到复制推广。”
今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自贸区建设进入第5年。
2月22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主持召开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推进2018年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工作。“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阶段,关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应勇指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的要求,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实现重点改革任务新突破,以更大的作为彰显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接下去上海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成为“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和全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
从上海自贸区挂牌算起,金融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从DOS系统升级到Windows系统”。
“1.0版”确立了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总体政策框架,推动了金融改革的顺利起步。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后,“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出台了支持自贸区建设的51条意见(简称“金改51条”)。
其中,人民银行的30条意见涉及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风险管理六方面内容;银监会的8条措施主要是支持中外资银行入区经营发展,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证监会的5条措施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保监会的8项措施侧重于完善保险市场体系,促进功能型保险机构的聚集。
同时,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上海银监局、证监局和保监局先后出台了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外汇管理等十余项实施细则。这些意见和实施细则共同构成了上海自贸区前两个阶段金融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2014年5月,自由貿易账户(FT账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可以接入这个系统,实现与境外金融市场的融通。从此,上海自贸区金改进入了“2.0版”时代,其标志是围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融改革政策全面投入实施、以自由贸易账户为核心的强大的风险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在这个阶段,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业务得到全面发展。
2015年2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及2015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的《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改新40条),被认为是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3.0版,主要任务是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有管理的自由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