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潮 辽宁省绥中县动物检疫站 125200
影响母牛繁殖率的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营养水平、繁殖技术和生殖疫病等都对母牛的繁殖率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科学提高母牛的繁殖率,是广大畜牧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1)母牛过瘦导致不孕。母牛过瘦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水平有关,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上必须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特别是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营养不良的母牛外观瘦弱,即使怀孕也容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甚至发生流产。
(2)母牛过肥导致不孕。营养过剩或运动不足会造成母牛过肥,影响卵泡的发育,并阻碍胚胎进入子宫,影响妊娠子宫的扩张机能,引起难产和产后酮病的发生,造成繁殖率降低。
所以,在对后备母牛的饲养过程中,应当加强营养,避免初情期的延长。对体弱和偏瘦的经产母牛,可采取短期优饲的方法提高其体况,以达到配种要求。如果体况较好或偏肥,可在配种前进行维持需要的营养水平饲养。因此,保持母牛中等体况是发挥其良好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
做好发情鉴定是提高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的前提。所以要准确掌握母牛的发情期和排卵期,适时配种,避免空怀。
(1)发情表现。母牛在发情初期表现兴奋不安,对外界变化敏感,左顾右看,前肢刨地,哞叫不止,主动靠近公牛,频频举尾,两后肢分开。
(2)发情周期。正常母牛的发情周期为18~22天,平均21天。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掌握其发情周期,确定其是否正常发情,并适时配种,减少空怀,从而提高母牛的繁殖率。
(3)正确的人工授精。准确掌握母牛的发情期和排卵期,适时进行正确的人工授精。提高受精率是提高母牛繁殖率的重要环节,做好消毒工作,避免造成生殖器官感染,影响其繁殖率。
(4)做好早期妊娠诊断。通过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及早确定母牛是否怀孕。对受孕的母牛加强保胎的饲养管理,避免个别母牛孕后因假发情而误配造成损失。预测好分娩日期,对于没有妊娠的母牛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配,以减少空怀时间,缩短产犊间隔。
在高产母牛群中繁殖障碍、乳房炎、营养代谢疾病和肢蹄病非常普遍,因此及时预防十分重要。
(1)乳房炎的防治。每次挤奶前进行乳房按摩,挤奶手法要轻柔,每次挤奶时要将乳池里的奶挤净。做好挤奶的卫生消毒工作,同时做好乳头药浴。
(2)胎衣不下的预防。母牛分娩后超过12小时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胎衣一般在产后3~5小时内排出,如果胎衣不下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剥离。
繁殖障碍在公牛和母牛中均可发生,表现为繁殖能力的丧失。不孕症的主要表现为母牛屡配不孕或久不发情,往往造成空怀。后天获得性不孕多由生殖器官疾病、饲养管理不善、过肥过瘦、气候剧变、繁殖技术失误和老弱久病等所致。针对不孕的原因进行因病施治,尽早消除繁殖障碍,如果无法治疗要及时淘汰。
(1)不发情。因卵巢机能遭到破坏或扰乱所致,包括卵巢发育不全、卵巢静止、卵巢萎缩、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等。针对上述几种不发情的繁殖障碍,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对各类不发情母牛每日适度按摩卵巢,每次5分钟。还可以用试情公牛刺激其性机能,在卵泡发育期到黄体形成期切勿使役过重。饲料中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预防卵巢机能失常。使用促黄体素诱导排卵时剂量要足够,避免卵泡囊肿或卵泡黄体化的发生。瘦弱牛应首先改善饲养管理,不可单靠药物催情。
(2)卵泡囊肿。在生产过程中,发情后应及时配种,或停喂精饲料,加强运动,避免造成卵巢囊肿。用激素治疗卵巢囊肿,可肌注促黄体素200~400单位,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2~3次。
(3)慢性卵巢炎。该病是由急性卵巢炎转变而来,可用大剂量磺胺类药物或抗菌素治疗,直至卵巢无硬结,痛感消失,局部无明显痛感。隔直肠壁适度按摩卵巢,增强使役,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消退。
(4)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该病首先应改善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药物治疗应重在恢复子宫张力,促进渗出物外流和控制再感染。在发情期进行子宫冲洗和注入药液,常用的冲洗液有1%生理盐水、0.5%来苏儿消毒液、0.1%高锰酸钾和1%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