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晓亚
(商丘工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新创建地方本科院校是适应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而设立的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本科院校。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广泛共识。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均拟定了措施和方法并且实施,迈出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步伐,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其培养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环节是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要部分,不能只是依靠加大实践比重,延长实践时间。实践教学应渗透到培养过程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要重视校企合作和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
对于新创建不久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其科研实力较弱,科研水平也无法与重点大学相比,而在办学资金来源、办学自主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加强新创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近年来,商丘工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围绕学校适应经济发展的战略,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内外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前提就是学生要学好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只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即巩固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有效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之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工科专业,实践性很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积极贯彻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的思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出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遵循了如下原则和依据: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我们需要修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严格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且通过校企互动来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关起门来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是达不到企业用人要求的。现代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需求、职业岗位需求为根本的出发点。产学结合,我们要重点了解“产”,并以“产”为主提出的人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与具体教学计划,产学结合要使学校和专业紧密依托产业与企业,紧密贴近产业与企业,并且通过多种形式使产业、企业介入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了解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根据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技能目标,确定学生的实践内容,合理安排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相辅相成。就单从实践教学来说,实践的各个环节从基础到全面、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专业,实践的内容也是从难到易,从此可以看出实践的形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要考虑各实践环节的类型、要求和难易程度,进行优化组合,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
实践教学的环节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各有特点,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特色。商丘工学院的服务是面向中原经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中原的IT行业,所以在实践教学安排中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
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应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体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培养过程。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以适应校企合作和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需要。我们把实践课程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七个类别”。“四个层次”是指学生应获取基础实验和认知能力、初步设计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四个层次;“七个类别”是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题训练、各类实习、毕业设计、参加创新和职业培训等七个环节。
一名优秀的IT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必须有过高的职业素养。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靠一套教学计划、一组课程,而且需要发挥专业团队和企业等多方优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学生的业余时间学习,专业团队应发挥主导作用,与企业相互协作、配合,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实践教学渗透到各个方面。还应建立激励专业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并把专业团队建设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应从一年级开始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进入团队进行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业余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由各团队负责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于适应行业需求的IT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不同于软件学院或高职院校,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受到各种条件限制,难以建立大规模的长期合作机制。因此,必须结合学校特点和企业需要寻找合作的切入点,建立多种合作方式。
(1)立足校内,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创新中心。利用教学具备的场地和环境优势,吸引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践基地和创新中心,将日常教学环节和学生的自主业余学习纳入进来。同时将一些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项目作为科技创新项目,由团队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和解决。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2)面向就业,以课程置换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应选择一些信誉度较高的知名企业或培训机构,本着自愿的原则通过置换一些综合性实践环节学分的方式选送一些同学参加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培训质量和学生的利益。
(3)内外结合,建立联合培训基地。在校内和企业(校外)分别建立培训基地,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以及业余时间在校内基地完成前期培训,之后在毕业设计阶段让一些有兴趣和条件的同学到企业进一步开展职业培训。这种方式既方便学生学习、培养职业兴趣,又有助于前期企业形象的建立。
(4)以企业冠名方式,开展专业竞赛。这种方式实践起来非常简单,通过企业冠名在学校开展诸如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统计等专项竞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企业宣传和发现潜在的人才。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地结合,从根本上推动高校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社会的多赢。
在大学一年级应开设计算机专业导论课程,并采用“分段式”教学方法。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进展由相关专业团队负责人进行授课,逐步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方向,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进入团队,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活动。除要求学生小组自治之外,对学生强调要求以下两点:
(1)坚持汇报会制度。兴趣小组应定期召开汇报会。除了小组内对项目进展进行讨论、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外,还要轮流、定期面向相关教师和学生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学习和研究见解等,并接受教师和学生的提问。汇报的文档和材料由学生自行准备。
(2)组织或参加团队的各项活动。由相关专业团队负责,参加专业团队举办的学术交流、技术服务、文体以及职业道德讲座等各项活动,全面锻炼综合素质。
加强校企合作,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有效实施。实际上,我们的许多做法来源于我们学校的政策以及领导的重视。我校一直坚持,不断加强校企在学术、业务、科研、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发展,为商丘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统计,我校计算机专业2014届毕业生,两年中15人进入团队学习,8人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15人以课程置换方式参加了职业培训,这些学生总人数占到毕业生总数的70%。这部分学生已全部签订了就业协议或就业意向,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与往届学生相比,本届学生在IT企业就业的比例将有大幅提高。有理由相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将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建强,谢向东.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6(3):323-327.
[2]黄少波.工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8):368.
[3]赵新生.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J].社会科学论坛,2005(3):52.
[4]周启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