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梅 普 杰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畜牧兽医站 666109
景洪市嘎洒镇某养殖户采用舍饲养殖模式饲养羊只约100头,已对羊群进行了严格的免疫,羊群生长情况良好。2017年5月20日,饲养户诉说羊群中有部分羊出现流泪和眼结膜发红情况,当时并未予以重视。随后羊只发病数量逐渐增多,采取药物滴眼治疗未见好转,而且愈发严重,遂求助兽医部门诊治。
经过现场勘查,发现该羊舍的卫生条件较差,通风不良,地面潮湿,粪便堆积,有浓重的氨气味。同时羊舍周围有大量蚊蝇。患病羊大多是2月龄以内的羔羊,发病初期病羊眼睛流泪,在强风和强烈光照条件下流泪更为明显。畏光,眼睑半闭而肿胀,眼内角流出黏性分泌物粘附在眼角。结膜充血,眼结膜中央出现轻度浑浊,最终整个眼结膜呈乳白色,病羊视力明显减弱。随后发生角膜炎、角膜浑浊和角膜溃疡,导致永久性失明。
无菌采集患病羊眼角分泌物和眼结膜,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上,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37℃培养48小时,然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普通平板上培养。钩取单个菌落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平板、鲜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分离到革兰氏染色阳性、多呈现丛状排列的球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表面光滑、中间隆起、边缘整齐、乳白色、不透明的菌落。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透明的溶血环,在肉汤培养基中均匀浑浊,有沉淀物。
生化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主要发酵乳糖、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产酸不产气,接触酶和凝固酶实验阳性,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取肉汤培养物0.5mL滴入健康羊的一侧眼内,接种3天内羊出现浆液性结膜炎症,眼结膜潮红。根据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传染性结膜炎。
确诊后立即将患病羊隔离,安置于黑暗处,避免强光照射。用3%硼酸液洗眼,将分泌物清除,待干后用经生理盐水稀释的青霉素溶液点眼,2次/天。对角膜浑浊的患病羊用青霉素20万IU、地塞米松2mL眼睑皮下注射,1次/天,连续使用4天。病羊眼结膜浑浊严重,可使用自家血液疗法。采集羊颈静脉血2~4mL,加入青霉素40万单位,混合后滴眼,1次/天。同时用板清颗粒拌料,每100g板青颗粒拌50kg饲料,连用3~5天。还可以采用硼砂、白矾、荆芥各10g,郁金、薄荷各20g煎服,1次/天,连续使用3剂。
通过采用上述措施治疗7天后,患病羊只逐渐康复。15天后随访,未出现新的患病羊,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适当投喂多种维生素,给予羊群充足的营养供给,确保羊只机体营养均衡,提高羊群免疫力。科学分群,控制好饲养密度,及时清理羊舍中的粪便,保持圈舍干燥;养殖户要做好羊舍环境卫生工作,定期消毒,避免羊舍内的用具和羊舍外的用具交叉使用。此外,鉴于夏季温度和湿度较高,蚊蝇大量繁殖,成为该种疾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夏秋季节,一定要做好蚊虫消灭工作,最大程度地切断该病的传播媒介,能够有效预防羊传染性结膜炎的发生。
(1)此次羊群发病正值温度和湿度较大的季节,加之羊舍内空气质量差、氨气浓重,极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同时养殖户疏于饲养管理,羊只机体抗病力下降而引发该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幼龄羊发病率高的特点,当羊群中出现个别患病羊后要充分引起重视,及早隔离治疗。
(2)羊传染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季节流行性,多发生于炎热、蚊蝇繁殖能力较强的夏秋季节。饲养密度大、圈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会加重该种疾病的发生。该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和角膜炎症病变,通常是患病羊单侧眼睛发病,严重的还会波及另一侧眼睛。该病主要侵害反刍动物,尤其对山羊危害最为严重,2月龄以内的羔羊发病率最高,一旦发病,1周之内可迅速波及全群,甚至呈流行性或地方性流行。
(3)日常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检疫,注重饲养管理,避免应激因素产生。定期消毒,可用百毒杀对羊舍和羊体进行喷洒消毒。做好预防措施,提高羊只的机体抵抗力,能够最大限度防控羊传染性结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