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峥
层次动作在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中的运用
牛晓峥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210014。
啦啦操世锦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啦啦操队伍的一种集体展示,是世界最高级别的啦啦操竞赛。通过对2015年世锦赛花球啦啦操前6名高水平队伍的成套分析研究,找出成套动作中层次动作的运用方法及规律,为创编出更好、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的成套动作以及项目的发展趋势提供可参考的价值,对国内啦啦操参赛队伍的层次动作在编排上提供见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得出层次动作在成套中的数量、动作类型选择、行进类与原地类的运用。结论表明层次动作次数要适度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成套排名,太少没有视觉冲击与艺术性,太多一致性与运动员身体素质会要求更高。
层次动作;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
啦啦操项目近几年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荼,我国在啦啦操项目上起步晚,随着各种赛事和与国外队伍交流的机会增多,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观赏性更是有显著的提高。虽然我国啦啦操项目发展迅速,但相对于美国、日本等这些啦啦操强国而言,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学者一致认为在花球啦啦操成套编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编排相对单一且不具新意,但关于啦啦操中层次动作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对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的层次动作展开分析与研究,对啦啦操运动项目中级别最高、水平最高、最有参考价值的2015年啦啦操世锦赛花球啦啦操前6名的参赛队伍进行动作观察分析,为我国啦啦操参赛队伍的编排上提供科学依据,为教练员们在编排中提供指导和调整改进提供指导意见。通过研究能提高我国花球啦啦操在层次动作编排上的能力水平,促使我国花球啦啦操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花球啦啦操中的层次动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花球啦啦操中的层次动作,专指按时间顺序标准划分次序,也就是指队员在成套动作中依次启动做的相同动作。例如反跨跳,第1个(组)队员在第一拍起跳,第2个(组)队员在第二拍起跳,第3个(组)队员在第三拍起跳,以此类推。花球啦啦操中的层次动作就参与人数来讲通常是集体共同完成的,也有一些是部分队员共同完成的;按动作性质来讲,花球啦啦操中的层次动作可分为操化类与技术技巧类;层次动作可在原地完成也可行进完成;一些层次动作出现的时候时常伴随着队形的变化,也有一些在原有队形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动作;不同队伍成套动作中的层次动作完成的时间也有所差别。因此,通过对以上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层次动作在花球啦啦操成套中的运用情况。
层次动作是花球啦啦操编排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将通过对层次动作出现的数量、动作类型以及层次动作步伐位移的距离进行研究分析。
层次动作的数量能反映出运动员能力与整体编排实力,层次动作是影响花球啦啦操成套艺术评分的重要因素,是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具体体现。通过层次动作出现的次数、参与层次动作的人数以及层次动作所占的比重来进行具体研究。
2.1.1 层次动作出现的次数 层次动作出现的次数是指一个成套动作中一组或以上队员在依次启动做的相同动作出现的总和。2015年世界锦标赛花球啦啦操前6名层次动作出现次数平均为8.67次(见表1)。
表1 层次动作出现次数统计表
一般将层次动作控制在8-9次为佳。但层次动作的多少也并不是绝对的。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控制一个中间量。而这个中间量既取决于编排思路又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与能力。纵观国内比赛,观看2015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第1名华东师范大学与第2名南京体育学院的花球成套动作,发现华东师范大学整个成套动作中只出现了1次层次动作,虽然动作整齐一致,但看起来成套动作没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南京体育学院的成套动作中共出现5次层次动作,可以说和日本队的编排相比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完成方面没有华东师范大学出色,看起来显得动作不太整齐。南京体育学院在花球啦啦操的编排层次动作的想法上还是比较前卫的,但是训练与队员们的身体素质还未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也反映出层次动作的编排不是越多就越好,层次动作多的同时成套动作一致性练起来较难,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要跟得上训练,这是创编者与教练员在花球啦啦操编排时值得借鉴的一个方面。
由表1所统计的数据可看出:美国队、芬兰队、墨西哥队、奥地利队在成套中所出现的层次动作较日本和苏格兰队更多,且作为第一名美国队的层次动作出现次数与世界前六名队伍平均出现层次动作次数基本一致,把控的非常好,不多也不少。相对有些队伍,则加强了层次动作的编排,远超出世界前6名的平均水平。以视觉观赏角度来看,比较吸引眼球,是丰富成套内容的一大精彩的亮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
2.1.2 参与层次动作的人数 成套动作中层次动作的明显与否与参与层次动作人数直接相关。2015年世界锦标赛花球啦啦操前6名层次动作中全员参与出现次数平均为5.33次,部分参与出现次数平均为3.5次,具体统计见表2。
表2 参与层次动作人数统计表
合理编排全员参与和部分队员参与层次动作,两种编排穿插在一起。由上表2所统计的数据可看出,第1名的美国队在是否全员参与层次动作中两种出现次数一致,差别不大,编排相对合理;而第6名的奥地利队全员参与的层次动作过多,比例有些失衡。完成层次动作时需要清晰的节奏感和层次感,全员参与的层次动作看起来整齐精干,让观众一目了然,但是全员层次动作看起来较为单调。而部分队员参与的层次动作,也就意味着有另一部分队员在做其他的动作,这样既有层次动作又形成了对比动作,视觉冲击感较强,但是层次动作看起来不会很清晰明显。美国队与苏格兰队选择部分与全体队员参与层次动作的编排上分布较均匀,通过分析可知要合理选用全员参与和部分队员参与编排层次动作,将两种编排穿插在一起,这样既不显得内容单调,又丰富成套动作内容。
2.1.3 层次动作在成套中所占的比重 在一个花球成套动作中,层次动作均选用4拍动作或者1×8拍动作来完成。以下是2015年世锦赛花球啦啦操前6名的层次动作完成8拍的使用情况。
表3 层次动作比重统计表
成套动作中的层次动作应多编排4拍可以完成的动作。由表3数据可知,花球啦啦操世界前6名队伍的成套动作完成层次动作时,更倾向于编排4拍完成的层次动作,一个4拍完成的层次动作会出现至多4个层次,除第1拍启动动作的队员其它队员至多会停止3拍,相对于1×8拍完成的层次动作停止开起来不那么明显,且4拍完成的层次动作更加容易做好,看起来更加流畅,密度更大,动作清晰又体现能力。
花球成套动作由操化动作、技术技巧、托举、配合等元素构成,其中层次动作会选用操化或者技术技巧动作加以编排。其中世界前6名层次动作选用操化类平均为7.5次。具体统计见表4。
表4 动作类型选用统计表
多选择操化类的动作进行层次动作的编排。由表4可知,美国队成套动作中的层次动作均以操化类动作出现,其他5个队伍的层次动作编排技术技巧类动作选用率也不高,最多也就占到20%,而操化类均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编排者在编排层次动作的时会尽量选择操化类动作,这样避免了整体队员技术技巧水平不一样,且操化类动作对于技术技巧类动作而言在层次动作的一致性上练起来也更加容易。由此可见,教练员在编排花球啦啦操成套时,尽量去选择操化类的动作进行层次动作的编排。
2.2.1 操化类 操化类动作主要由各种各样的臂动作组合而成,臂动作又分为对称臂动作和非对称臂动作,其中也包含一些基本手位变形的臂动作。欢呼、V、A、T、W、H均为对称臂动作,冲拳、K、L则为不对称臂动作。2015年世锦赛花球啦啦操层次动作中操化类的臂动作选用详见表5。
表5 操化类动作选择表
由表5可知,在用臂动作编排层次动作的时候使用率最高的是各类的冲拳动作,其次是L型的臂动作,如H类、W类、欢呼类使用率相对较低。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臂动作多为不对称的动作,相对于对称的臂动作,不对称臂动作更能带来视觉冲击。
2.2.2 技术技巧类 技术技巧动作分为跳步、转体、柔韧、翻腾等。一般花球啦啦操中跳步、转体、柔韧使用率较高,翻腾动作使用率不高,多以软翻为主,但不会编排在层次动作当中。下表为世锦赛前六名层次动作编排技术技巧使用情况。
表6 技术技巧动作选择表
6支队伍选择层次动作用技术技巧类的编排选用以上5个动作较为集中。层次动作的编排尽量不选择技术技巧动作。由表4、6可知,除墨西哥队以外,选择技术技巧类动作编排层次动作的队伍也只选择了一次且难度不大的技术技巧动作。技术技巧动作反映队员的整体能力,只有运动员水平相近,做出来的动作才整齐一致,一个队伍的运动员一定会有水平高低之分,所以就算用技术技巧编排层次动作也只会选择一些难度不大容易练习的技术技巧动作。
原地类层次动作指下肢没有发生位移,只有手臂动作;行进类指下肢有位移产生。具体统计见表7。
由表7我们可以看到6支队伍在成套中对层次动作的运用情况。据统计发现,世界前6名的队伍在层次动作编排上行进与原地动作类型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原地类动作。通过观察录像发现,原地类的层次动作出现时大多是紧凑的,下肢动作看起来更干净利落且富有立体感。
2.3.1 原地类下肢动作 只要有一只脚没有发生位移都视为原地类步伐。如马步蹲、半蹲、开立站、并腿站、锁步等等。
表8 原地类下肢动作统计表
由表8可知,双腿开立站是层次动作编排中原地类最常用的一种,开立站相对于其它步型可以说是姿势最舒服且重心最稳的一个步型,可以说是降低失误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原地类的层次动作编排更倾向于开立站姿。
2.3.2 行进类下肢动作 短距离移动的层次动作会选择一些简单的步伐,例如向侧滑步,向后转身撤步走等,而长距离的行进类一般会选择走步和小碎步到位。且行进类层次动作出现时常伴有队形变化。总而言之,花球啦啦操中原地类动作的运用远远超出行进类动作的运用,原地类的层次动作更加看重表现力与手臂的力度,而行进类动作主要运用于队形的变化。
层次动作的运用对成套得分排名有一定的影响,层次动作编排应适度,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成套排名,太少没有视觉冲击与艺术性,太多一致性与运动员身体素质会要求更高。适当控制层次动作出现次数,要在增加成套完成质量和成套一致性的基础上增加层次动作出现次数。在层次动作出现次数增加的同时,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水平也要有所提高。在层次动作编排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几支队伍的创编理念和表现形式,使成套动作的创编元素更丰富、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在层次动作编排方面,每个队伍各有千秋,其中美国队编排元素分配较均衡且节奏清晰流畅,在队员的身体能力上与其他5支队伍相比也具有明显优势与特点。
6支队伍层次动作编排中操化类动作运用多于技术技巧类,且多选用不对称的臂动作进行编排。啦啦操成套中层次动作和队形变化是该项目最具观赏性的因素之一,丰富的层次变化,清晰的节奏是该项目的发展趋势所在。建议国内舞蹈啦啦队在进行成套编排时多多借鉴,多利用不对称的操化动作编排层次动作且要有创新意识,能够跟上世界水平的步伐,努力向更好的队伍靠近,避免出现动作叠加、编排牵强、表演不流畅等问题。
啦啦操中层次动作主要是以臂动作的操化为主,下肢动作极为简单,且多以原地类完成居多,原地类层次动作看起来更加干净利落且有立体感但没有流动性;行进类流动性较强且时常伴有队形变化。臂动作对上肢手臂力量的要求很高,应加强手臂发力的训练。将行进类和原地类层次动作编排比例选择好,多原地类少行进类但也不能没有,这样成套层次动作元素才较为丰富。
[1] 李红运,孙金玲.高校舞蹈啦啦操套路编排的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01):142~145.
[2] 郭 淼,董文华.舞蹈啦啦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2(11):122~1123.
[3] 耿瑞楠.基于规则视角的啦啦操制胜因素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5.
[4] 徐 静.舞蹈啦啦操创编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 卢宁瑞.新规则下舞蹈啦啦操艺术编排的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6] 赵丽姗.中外集体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对化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7] 薛利利.对普通高等院校花球舞蹈啦啦操编排的探讨[J].内肛科技.2014:100~101.
[8] 李行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4,101.
[9]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31~232.
[10] 赵 阳,周美霞.论层次感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147~148.
[11] 郁 芳.2014年啦啦操世锦赛花球舞蹈成套动作结构及动作技术分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12] 孔馨雨,黄 鑫.花球啦啦操队形、层次、视觉对比的审美阐释[J].中国学校体育,2015(08):56~59.
[13] 于 平.舞路形态学学科研究之我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1~12.
[14] 杜 啸.第26届世界大运会有氧舞蹈项目成套动作技术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15] 谢 颖.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艺术呈现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16] 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J].体育科技,2003(02):40~43.
[17] 孙绍宁.从体育美学的视角探讨啦啦操音乐与动作的选编[J].体育科技,2011(01):51~53.
[18] 傅 强.音乐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02):75~77.
[19] 于亚南.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20] 郁 芳,张中印.世锦赛中美啦啦操花球成套动作创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06):107~110.
[21] 杨 莉,刘 浩.对影响花球舞蹈啦啦操编排因素的探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06):122~124.
The Application of Level Action in the Freestyle Pom
NIU Xiaozheng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4, China.
Cheerleading World Championships is the world's best cheerleading group show, is the world's highest level of cheerleading competi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op six teams of the top cheerleading championships in 2015 World Championships, we can find out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rules of the mid-level actions in the complete set of motions so as to provide a better, more entertaining and infectious set of 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ojec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value, the domestic cheerleading team level action in the arrangement provide insights. In this paper, I use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expert interview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thus draw the level of action in the complete set of the number of action type selection, the type of travel and in situ use . Conclusion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levels of action to be moderately too little or too much are not conducive to complete sets of rankings, too little without visual impact and artistic, too much consistency and physical fitness of athletes will require higher.
Level Action; Ball cheerleader; Set of moves; Choreography
1007―6891(2018)02―0087―04
10.13932/j.cnki.sctykx.2018.02.22
G831.3
A
2017-12-17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