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村支书眼中的农村产业革命

2018-04-12 07:31彭奇伟
当代贵州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村支书人大代表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彭奇伟

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杜朋城 张丽

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贵州如火如荼进行。农民是这场革命的主体,他们如何理解和推进这场革命至关重要。在全国两会期间,本刊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4个典型村庄的“领头人”左文学、文正友、周绍军、余必丽。

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说,老办法解决不了贵州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关键在于产业和人,最紧迫的是村一级的产业结构调整。

如何理解和推进这场革命,在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住地,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4个典型村庄的“领头人”左文学、文正友、周绍军、余必丽。

左文学:争做“智慧塘约”

塘约村,位于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2017年底,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12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增长到11200元。

而4年前,塘约村还是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经济不足4万元的国家级二类贫困村。

“经过投票,我们决定把资源统起来,走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抱团取暖的发展模式,确定了土地确权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模式。”全国人大代表、塘约村支书左文学介绍说。

芹菜、羊肚菌、莲藕、西红柿……规模化的产业成为了塘约村发展的“顶梁柱”。2015年,塘约村集体经济达80万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超过200万元,2017年更是超过300万元——村子越来越富裕。

2018年2月,塘约村调整了2190亩四季可种的精品蔬菜,把常规蔬菜品种进行了调整。“我们新增了波姬红无花果、无核甜柿、映霜红桃、黑珍珠樱桃4种观光采摘水果。今年预计调整后将实现产值6190万元。”左文学说。

“智慧塘约”,是左文学“三步走”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实现“智慧塘约”的支撑是“产业结构调整”:2018年将在第一产业稳定的基础上拓展第二产业,比如今年新增的羊肚菌深加工生产线、蔬菜深加工生产线、来料加工等;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底,利用好森林资源、泉眼、河流及乡村文化、温泉开发等资源整合发展第三产业。

文正友:给种植结构调整“算笔账”

海雀村,位于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拔2300多米。

“一山挨着一山,一山高过一山。”由于地理环境原因,海雀村只能种植旱季作物。曾种过当归、红花、半夏、党参、茶叶等经济作物,均告失败。

“全村适宜种植的土地面积约为1200亩。近年来,海雀村一直沿袭种植玉米和土豆等传统产业,分别约500亩、700亩。”全国人大代表、海雀村支书文正友说,“怎么种,也富不起来。”

怎么脱贫奔小康呢?经过反复调研、考察、试验,海雀村委会达成一致意见:种植500亩山东苹果。

文正友算起了账:原来的500亩玉米,每年收成400斤/亩左右,按照市场价1.2元/斤计算,土地亩产为480元,全年算下来毛收入是24万元。700亩土豆,每年收成3000斤/亩左右,按照市场价0.6元/斤计算,土地亩产为1800元,全年毛收入是126万元。

丰收且市场稳定,两项种植全年的总收入约为150万元,人均增收1724.14元。

②全国人大代表、海雀村支书文正友。

③全国人大代表、大屯村支书周绍军。

④全国人大代表、鹧鸪园村支书余必丽。

种苹果的收益是调整前500亩玉米和700亩土豆增收人均水平之和的3倍多。

“三年后,每棵树的挂果数将是第一年的3倍。也就意味着,仅苹果种植一项,即给全村人均带来1.74万元的增加额。”文正友说。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减种玉米、调整结构呢?”文正友告诉记者,2018年底,海雀村的人均收入预计将突破1万元。

周绍军:“人均一亩茶”

大屯村,位于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2005年以前,除了400亩老茶园外,该村95%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红薯、油菜等传统作物。

“我在浙江打工时,看到那里的老百姓通过种茶过上了好日子。”全国人大代表、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当时就在想,大屯村海拔高、云雾深,又有很多古茶树。“为什么浙江的茶能成为产业,能使当地老百姓富裕起来,我们却不能?”

2005年,恰逢小村并大村,大屯村同接壤的神仙庙等7个村合并为一个大村,土地面积扩大了7倍。周绍军将村干部分成几个工作组,一家一户地作动员,扩充老茶园、建设新茶园。

几年的精心经营,大屯村的茶园逐渐繁忙起来,村干部也逐渐成为茶产业“土专家”,党员成为了茶产业发展的“示范员”。

“现在,通过发展茶叶,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了9000元,过上了以前想象不到的好日子。”周绍军高兴地说,“到2018年底,我们村将实现‘人均一亩茶’的目标。”

曾经只有零星茶园的大屯村如今有了2230亩大规模茶园,省级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也在昔日荒山蓬勃兴起。

余必丽:种大棚蔬菜脱了贫、致了富

鹧鸪园村,位于黔西南州兴仁县李关乡,是李关乡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其中174户、近1000人是2011年10月易地扶贫搬迁来的苗族村民。

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吃粮靠救济,喝水靠人背,用钱靠借贷”是村民生活的真实状况。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4964元,贫困发生率为14.6%。

“我们村的发展变化,是村委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干出来的。”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鹧鸪园村支书余必丽开篇就说,“当时村民的传统种植观念深,他们都说,我们是吃饭饱,不是吃菜饱。听了这话以后,我就下定决心,白天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晚上加班加点管理大棚。”

为了转变群众的种植观念,余必丽用种植大棚作为培训基地,现身说法、手把手教学种植技术,还把种植出来的蔬菜免费送给群众。

在余必丽的示范带动下,村里大部分人家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脱了贫、致了富。

“现在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0125元,家家都当上了万元户,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5%。”余必丽兴奋地说,村里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绿色有机蔬菜吸引大批“农超对接”“农校对接”订单,农业逐渐发展起来,“乡村振兴”让村民们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村支书人大代表
村支书化身主播网上卖农货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四位村支书:“我们的‘两山’实践”
韩明年人均收入有望破三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