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周涛 韦学飞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古韵悠长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凝结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文化,穿越时间长河,在岁月的的洗礼中日渐成长壮大,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重新散发光明,熠熠生辉。铜文化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人类文明中的光辉宝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致力于发展创新传统文化。本文针对地域文化特色铜工艺品传承与创新的影响。
關键词:地域文化;铜工艺品;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的铜文化最早以青铜文化的形式存在,发源于黄河流域,从古代的夏,商,周朝代开始,青铜文化的发源与出现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与消亡,记录着国家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败,与灭亡,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初期,虽然工艺较粗糙,但是器具胜在精美绝伦,品类繁杂;中期,以河南地区的铜器为领衔,此时的青铜文化已经与奴隶制国家息息相关;鼎盛时期,金文甲骨文等文化伴随着青铜文化出现,极大丰富了铜工艺品的地域特色。现如今,在今天,铜工艺品的发展提升不光要承袭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还要紧随着时代潮流,创新发展。
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1传统铜文化的创新发展的必要。文化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并且融合进时代元素对文化进行转型升级,形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先进时代文化为底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时代文化发展潮流。如果铜文化一味守旧,坚持复兴古代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文化,固然能延续下去,可若是没有创新作为灵魂,便没有发展的活力,铜工艺品要结合地域特色,发展成为符合时代潮流需要,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工艺品,更好的传承文化。
2铜工艺品的现状。目前,我国铜工艺市场并不乐观,销售量持续低迷。原因有以下,第一,铜工艺品普遍使用冰冷的机械模板制作雕刻,缺乏传统工艺的灵魂;第二,样式老旧,大多铜工艺品是古代的仿制品,缺少现代元素的融入,尤其缺乏地域特色,各地区销售的铜工艺品大多雷同,这使得购买者丧失购买欲望,以至于铜工艺品的滞销,寄存,,甚至于整个行业的萎靡,衰败。
3铜工艺品发展的展望。实地勘察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民生,把地方风土人情及民俗民生融入到铜工艺品的制作手法与款式创新。使得各地生产的铜工艺品带有明显清晰的地方特色,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之一,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文化生产力,使得铜文化更具有生命活力,重现古代铜文化的鼎盛时期,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铜工艺品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实例
铜陵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铜陵,地处安徽境内,以铜得名,因铜而兴,素有“中国铜古都,当代铜基地”的美称。从商周开始,这里的铜文化便起源兴盛,在汉唐,更是达到兴盛之势。青铜文化是铜文化的最早存在形式,精美雅致的青铜给了铜工艺品发展的启示,将青铜器模型模刻在工艺品上,同时运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制作方式,对原有的同产品进行加工和创新升级。其次,运用当地的人文特色景观,以铜陵凤凰山金牛洞的神话传说,为铜工艺品渲染上神秘的色彩。
在创新方面,铜工艺品的制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3Dmax这一软件技术,辅佐以计算机平台,采用流媒体形式的设计图案,将三维空间融入到铜工艺品的制作当中去。同时,铜陵政府也积极发展其他铜工业形式,依托地方特色,铜陵兴起了珐琅设计,彩铜工艺,彩金工艺画图等新兴制铜工艺,嵌入西方文化元素,使得铜陵铜工艺的制作与生产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总结:
学悠悠古国文明,潺潺文化流淌。铜陵的制铜工艺与地方融合的产物,云南斑铜在经过现代技术改造后的焕然一新,都是鲜活铜文化融入地方特色的表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浪潮正在翻云覆雨,迭起不休,时代的惊雷也在想起,电闪雷鸣之间必然孕育出新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必然以其本身优秀文化为底蕴,结合地域特色融入时代色彩,让传统铜工艺制品,重新迸发出鲜艳的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更为广大而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汪洋,何建波.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铜工艺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黑河学院报,2017,8(01):196-197.
[2]黄俊.现代铜工艺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特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3):56-58.
[3]邹红媛.铜文化之传承与创新研究——基于铜在家居产品中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5(15):84-85.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
1.项目名称:文化石雕刻实训工作室,项目编号201610606024.
2.项目名称:手工艺品设计制作工作室,项目编号201810606111. 】